摘要:活动伊始,来自市地震局的老师系统科普地震的成因、类型及危害等基础知识,并揭秘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地震发生后,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小,横波破坏力大但传播慢,预警系统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发出警报。”老师的讲解让志愿者们打破对地震预警的认知盲区,为后续应急处置
为有效提升志愿者队伍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9月18日,团市委联合市地震局举办地震预警与避险主题活动,40余名志愿者
通过培训补足理论与实操技能
,为防灾救灾工作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伊始,来自市地震局的老师系统科普地震的成因、类型及危害等基础知识,并揭秘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地震发生后,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小,横波破坏力大但传播慢,预警系统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发出警报。”老师的讲解让志愿者们打破对地震预警的认知盲区,为后续应急处置奠定理论基础。
在实操指导环节,老师结合团市委活动场地实际,详细传授“伏地、遮挡、手抓牢”室内避险要诀,以及“远离建筑物、避开危险物”室外疏散技巧。同时,针对“地震时要躲在桌子底下”“盲目跳楼逃生”等常见知识误区,
展开剩余40%进行
逐一纠正,通过现场模拟演示,让志愿者们熟练掌握正确避险疏散流程,切实提升应对突发地震的实操能力。
活动最后,老师围绕“志愿者在地震应急中的角色定位”,列出“看、听、报”3项具体工作清单,现场指导志愿者们关注“吉林地震局”官方小程序,讲解地震预警信息接收、应急避难场所查询等功能使用方法。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干货满满,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应急知识,更明确了自身在灾害应对中的责任,未来将积极发挥青年力量。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深化与市地震局合作,打造“常态化+精准化”应急培训体系。同时,将组建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社区地震知识宣传、应急演练等活动,推动应急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以青年担当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初审 | 张 晓
复审 | 娄宇星
终审 | 李 响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