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护短?足协回应泰山申诉,惊人结论惹全网群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8 18:35 2

摘要:9月18日,中国足协公布了本赛季第26期裁判评议结果。这次评议重点回应了中超第24轮山东泰山与上海申花比赛中的两大争议判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上海申花队李可在禁区内与山东泰山门将王大雷的接触。评议组认为李可是在“做正常保护动作,其性质和程度不构成犯规”。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裁判评议结果,不仅没能平息争议,反而在中超球迷圈中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9月18日,中国足协公布了本赛季第26期裁判评议结果。这次评议重点回应了中超第24轮山东泰山与上海申花比赛中的两大争议判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上海申花队李可在禁区内与山东泰山门将王大雷的接触。评议组认为李可是在“做正常保护动作,其性质和程度不构成犯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赛回到9月12日的中超焦点战。上海申花主场迎战山东泰山,双方最终3-3战平。但比赛结果不是焦点,两次关键判罚才是争议的核心。

比赛第7分钟,山东泰山队发起进攻。刘洋传中球疑似击中上海申花队员马纳法抬起的手臂。主裁判麦麦提江没有判罚点球,VAR也没有介入。

第18分钟,场上出现更大争议。上海申花队汪海健主罚角球直接破门。这个进球过程中,山东泰山队门将王大雷在后退过程中与上海申花队球员李可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没能完成扑救。

慢镜头回放显示,李可确实有伸出双手与王大雷接触的动作。泰山队赛后针对这两个争议判罚提出上诉。球迷们期待足协能给出一个公平的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足协的裁判评议组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对于李可的动作,评议组认为:“山东泰山守门员争抢球时向后移动,与已经处于该位置的上海申花23号球员发生接触,后者做出正常保护动作,其性质和程度不构成犯规”。

对于马纳法的疑似手球,评议组表示内部意见分歧大。需要请示国际足联裁判专家后再做认定。这样的结论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知名博主徐江提出质疑。他说:“禁区里面门将不是应该被保护的吗?变成了进攻球员要保护!你哪怕说李可的动作轻微力量,不导致王大雷倒地,不构成犯规,都能让人接受”。

另一位博主“卖萌谁在行”直言不讳。他认为:“如果以王大雷肯定扑不到为理由算这个球进球有效,我觉得没有问题,但非要说李可上手推这一下是正常保护动作,那叫睁眼说瞎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东媒体《望岳新闻》对足协评议的权威性提出疑问。报道指出,在马纳法疑似手球的过程中,主裁判麦麦提江明显有与VAR沟通的画面。但中国足协的裁判评议却声称双方没有沟通。

转播画面显示:“6分38秒,视频裁判查看球点球,此时距离争议手球过去了26秒。转播视频显示,6分52秒,麦麦提江开始和视频裁判沟通”。

这明显与足协官方评议中“VAR未介入”的说法不一致。山东媒体提出疑问:“两人到底是在沟通什么,成为一个悬念”。

这不是中国足协裁判评议第一次引发争议。在今年9月的另一次评议中,韦世豪禁区内倒地未判点被认定为正确判罚。理由是“7号球员带球变向,造成双方腿部发生接触”,对面球员“无犯规动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令人困惑的是,在本赛季第2轮成都对天津的比赛中,周定洋的一个红牌动作,赛后足协的裁判评议给出的是错误判罚,认为周定洋不该被判红牌。

然而在“中国足协裁判培训管理系统”的学习视频里,这个相同的动作却被拿来当做经典案例。正确答案却是选项C:“红牌”。

这种前后的矛盾让人质疑中国足协裁判评议的公信力。评议存在的意义到底是让球迷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规则,还是只是一种糊弄大众的工具?

实际上,中国足协在2024年3月才开始公开裁判评议工作,这是一项新举措。过去,中国足协的裁判评议都是闭门会议,过程和结果基本不对外公布。

这次改革本意是为了应对“中国足球界、足球裁判界公信力缺失的严峻挑战”。2024年2月,中国足协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足球裁判公正执裁的若干措施》,明确将对评议过程进行全流程监督。

裁判评议组由七名资深裁判界人士组成。他们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投票判定判罚对错。评议会还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足协纪检部门干部、权威媒体代表列席旁听会议,全程监督评议流程。

但是良好的初衷没有换来理想的结果。从本次评议引发的舆论风波来看,中国足球裁判公信力的重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裁判评议公布后,山东泰山跟队记者牛志明表示无奈。他说:“评议组评了个寂寞,马纳法的手球是真评不了,还是想甩锅?”

更让人担忧的是,上海申花球迷已经因球队近期表现不佳而愤怒。球队近6轮仅1胜,球迷曾围堵董事长谷际庆的专车宣泄不满。

现在足协的争议评议继续火上浇油。公信力的重建需要更多透明和一致,而不是“睁眼说瞎话”的解释。

足球比赛需要公平的裁判环境。球迷希望看到的是精彩的比赛,而不是争议的判罚。裁判的公正性是足球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足球正在经历改革的关键时期。裁判公信力的建立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实质性的改进。每一次争议判罚都是对裁判公信力的考验。

希望未来中国足协能够进一步完善裁判评议机制。让评议结果更加公正透明,真正赢得球迷和俱乐部的信任。

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俱乐部、球员、裁判、足协和球迷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中国足球才能越来越好。

让我们期待中国足球裁判水平的不断提高。希望未来的比赛中,争议判罚越来越少,精彩比赛越来越多。

球迷们要的其实很简单:一个公平竞赛的环境,一场精彩激烈的比赛,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这才是足球运动最本真的魅力。

中国足球还在路上,裁判公信力的重建也需要时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制度,中国足球的明天会更好。

来源:旧识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