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平时时间不多,又要装修房子的新手来说,近几年兴起的全包整装无疑是懒人“救星”。但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全包整装”究竟是不是所见即所得,是否会有各种“增项”,笔者最近就实际体验了贝壳旗下“被窝”整装的服务。希望给准备入坑“全包整装”的朋友一点参考。
对平时时间不多,又要装修房子的新手来说,近几年兴起的全包整装无疑是懒人“救星”。但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全包整装”究竟是不是所见即所得,是否会有各种“增项”,笔者最近就实际体验了贝壳旗下“被窝”整装的服务。希望给准备入坑“全包整装”的朋友一点参考。
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它是贝壳旗下。说它是贝壳旗下倒也不是看重有大公司背书,而是购房合同签订完前脚刚迈出贝壳签约中心的会议室,后脚“被窝”的销售和设计师已经在门外等你了,这你受得了的吗。
我们买的房子是一个125平的二手房,因为面积比较大总价就高。和房子原来的业主几度拉扯。突然有一天对方松口愿意接受我们报价了,于是赶紧连夜在链家陪同下去签约。
尽管签约程序比我上次买房(2018年)已经便捷很多了,但还是从晚上7点搞到将近10点,就感觉脑仁像挤干了水的海绵。这时候在链家销售经理的引荐下,被窝销售和设计师呈上了他们的全包整装方案。
原本想第二天白天再做决定,但是拗不过对方软磨硬泡,以及当晚签约有套包内“部分选材升级到B5”(相当于更高档)还有折扣优惠。最后初步选择了被窝B3档的整装方案,价格15万,设计费5000。
TIPS:如果为了图省心,一早就决定装修要用“全包整装”的,可以多了解一下市面上的公司。打广告比较多的像被窝,京东,博洛尼;高端一点的栖息地。其他如果去居然之家,你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的整装公司。总之不要轻易被销售的“限时”话术压迫,那点福利和后面的“增项”相比九牛一毛。
第一次去“被窝”的线下门店,大约是房屋过户后的第一个礼拜。在此之前他们的设计师已经完成了对房屋的测绘。通过微信群初步沟通了我们的一些设计要求。包含功能区划分(实用性要求)和整体风格(美观性要求)。所以第一去的核心目标就一个,那就是和设计师对初稿。
一开始会有介绍环节。主要讲解了被窝整装的一些施工细节,墙是怎么刷的,防水是涂几层。很多熟悉的工艺名词抖音上都推送给我了。本来可能需要自己去叮嘱工人的一些施工和选材细节已经被“被窝”包含进标准流程了,用互联网行话叫SOP(标准流程)。所以听起来给人老怀大慰,甚是安心的感觉。
方案设计乏善可陈。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一般,非常一般。可能是被抖音上那些房屋空间改造的作品“惯坏”了。我家的主卧进门有点异形不是规则的正方形。“被窝”设计师的方案里,把主卧突出的部分让给了卫生间,留下一个正方形。这在我们前置希望有衣帽间的前提下就显得有点过于模式化和死板。后面我老婆自己重新画草图设计,改了主卧门的位置,为我们争取出了“衣帽间”。
TIPS:设计是很重要的环节,建议再累也要抽出时间自己先根据实际需求罗列一下。比如卫生间要几个,客餐厅要不要餐边柜,要不要打衣帽间……等等。自己先对新家有一个想象。“被窝”设计更多是程式化,模块化的。 并且设计方案中的“定制”项要格外注意。一个小小暖气片移位安装,设计图CAD上就一秒钟的事,但是施工时弄不好就要你全屋换管。
又过了一周多。这次来被窝有三个任务,从下午2点直接干到晚上8点。为啥这么久,您听我说。
首先针对我们上次对设计方案初稿提出的意见,我老婆甚至在户型图的基础上自己画了一版,于是设计师润色了一下又改了一稿。这稿很接近最后施工的方案了,但还是有一些细节要核对。一个个空间对过来。
第二个任务是选材,也就是在整装套包提供的设备清单里进行选择。包括地砖,墙砖;3种漆面颜色;台盆、马桶、淋浴花洒;厨房橱柜颜色,窗台石,厨房台板;抽油烟机、灶具……等等。
这一堆对下来,基本眼里已经没有光了。这时候被窝的销售介绍说有一个“门窗暖气片”的套包。长话短说,就是因为我们是尊贵的“被窝”客户,所以防盗门、暖气片、系统窗在他们这定,可以用21500的优惠价格享受牌子货。
记住这个21500“门窗暖气片”套包,后面会考。因为整个过程和前面选工选料是无缝衔接的,加上当时已经快睁不开眼了,所以潜意识里觉得两万多就是“包圆”了这三大件,事后证明并不是。
别忘了还有第三个任务,和木作设计师对方案。被窝套包里包含一套定制柜子。这套柜子是按投影面积算的。
先有设计后有天。根据设计的草图核算,定制橱柜超出面积、或者需求用到额外的板材五金都是要额外付钱的。所以我们基本就一个思路,尽量不加钱。也砍了一些设计里橱柜的配置,后期用成品家具替代。
TIPS:不管是在哪个行业,支付都是有痛感的。 但是我仍然觉得木作这种沟通方式是比较好的。加多少钱,怎么加都放在明面上让顾客心里有数。用低价吸引客户,但是事后追加的方式,感受太差了。听说某高端定制情愿前面多收点,后面退,这就很好嘛。
终于等到开工前夕了。被窝的设计师/兼销售找我们要核对工程款项了。我以为设计师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没想到还兼着项目经理的角色。光环一下子褪去了。
账单里除了15万是B3套包的“全屋整装”费用,还有7万的“管理费”。加上之前2万的三件套套包,总费用来到了24万多,去整就24吧。
虽然细想一下也合理,毕竟全屋整装包工包料那人工肯定也要钱。但是之前被窝对15万的宣传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突然多了一截费用就像路边草丛突然跳出一个收费员,不知道还以为是强盗呢。
当然到这一步我们还是很老实的客户。被窝解释了,这个管理费是按照房屋面积来算的(我们125平套内100有点吃亏)。但是被窝设计的测算公式早就算计清楚嘞。现在反悔也晚了,所以半推半就付了开工首付款。
TIPS:现在看来,实际上最好的比价时机就是一开始选择整装公司的时候。一定要让销售解释清楚,根据房屋面积,设计、整装、管理施工费用全部落地多少。同时如果有余力,可以问销售把整装的内容清单拿回家细细看。都包哪些内容。比如被窝“规定”130平以下,套包里包一个卫生间,130平以上包2个卫生间。如果你家130平不到,被窝设计师作图的时候不一定会告诉你。等收费的时候就按照额外定制一个卫生间等着你了。到时候你花了近两个月磨出来,梦里见过好几次的新家设计,是改还是不改呢。
随着首付款从我的钱包转移到了被窝的账户,施工队终于可以进场了。原屋装修全拆,用了3-4天。垃圾清运物业要5000,我自己从京东下单约了一辆绿皮渣土车1100,一辆金杯650,两千不到兜住了。
很快就迎来了“水电交底”环节。所有你之前在被窝套包里下单产品的供应商都会来,好不热闹。
虽然人多,但是水电交底当天现场的秩序还是井然有序的。防盗门是最快的,量了一个门洞尺寸就差不多回去设计方案报价了。窗户的供应商复杂一点,因为开扇方向要考虑每个屋的设计,不能和电热水器、空调、暖气片打架。还要考虑窗帘盒尺寸。但是总体井然有序,设计师和供应商基本就决策完了,剩下我就只有点头的份儿。暖气片的供应商也是按照设计图对。
当天回家无事发生。
过了几天,供应商在群里还是发报价和确认单了,草丛里又冒出好几个大汉。
先是暖气片供应商发来了12000的报价。注意这是在已经支付了21500套包的情况下需要额外支付的。原因是在全屋设计方案里涉及到几处暖气片移位安装。因为被窝要求用的管材和我家原来供暖管无法兼容,所以需要“全屋换管”,这12000是换管的费用。
无独有偶,窗户供应商也发来报价。打完折是8000多。原来21500这个套包里,包的窗户开扇数量和面积是有规定的。我们家面积超了4平米,开扇数多了3扇(包里管4扇)。我在想,三室一厅的房子,除非厨房、客厅、或者任意有一个房间是暗的(卫生间也不能明),否则光开扇这一项妥妥的要加钱。 现在加上暖气片改管就要再付20000,总包41500。
防盗门的供应商相比上面两家显得眉清目秀,除了200定制费,180爬楼费“就”没别的费用了。
吓得我们赶紧去建材市场找了同品牌的直营店询价。全屋换管6000左右,全屋系统窗13000,防盗门线下差不多配置的2600左右,智能锁贵的1000便宜的500。 合计22600。于是退了这个套包,选择线下自己定。
TIPS:有钱有闲的朋友这里就不用看了。小门小户对价格敏感人群,对被窝推荐的额外产品包一定要多问清楚一点。比如包窗户包多少开扇,多少面积,同样最好在设计阶段就介入。这样就算有超出,心里也有数,不至于积重难返。 用套包里的报价也并非一无是处,选材施工因为有被窝的合同钳制,料用的一般都是比较扎实的,当然好东西就会有一定的溢价。
因为前面的一些小波折,所以工期比预期的要延迟了几天。好在迅速地拨乱反正回到正轨。
说一下我自己用了被窝全包整装后的一些认识。整装“全包”有很多费用细项是不包的。比如运渣土、打孔、改管,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安装,定制,砌墙,买阀门,拆燃气表……等等跑冒滴漏的费用。加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支出。这个别犯懒,自己上网找找,基本明码标价,不难。
真正需要上心的反而是”全包”里号称“包”的那些工和料,冷不丁就有哪个细则条款要你掏钱。这个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来源:复兴路老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