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同进”,上汽大众把选择权“交回”C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8 20:29 1

摘要: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的声浪席卷车市,一组数据却勾勒出市场的真实底色:2025年8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终端零售8.54万辆,环比增长8.1%;1—8月累计终端零售66.25万辆,其中燃油车市占率达8.76%,较去年同期提升近一个百分点。在“油电转型”的行业

全文共1975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的声浪席卷车市,一组数据却勾勒出市场的真实底色:2025年8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终端零售8.54万辆,环比增长8.1%;1—8月累计终端零售66.25万辆,其中燃油车市占率达8.76%,较去年同期提升近一个百分点。在“油电转型”的行业十字路口,这家合资巨头用实打实的业绩证明:燃油车市场非但没有走向萎缩,反而在理性消费浪潮中催生出新的竞争逻辑。

这背后的支撑力,来自于上汽大众秉持的“油电同进”战略:不搞“油电对立”、不单纯追逐智能化,而是以用户洞察为原点,通过智能化、性能、个性的三维迭代,在仍占据超50%市场份额的燃油车基本盘中,构建起“洞察驱动型”产品进化路径。这种不盲从风口、深耕用户真实需求的战略定力,不仅捍卫了市场份额,重新定义了转型期燃油车的价值标准,也正成为破解行业困局的关键钥匙。

守住基本盘:

精耕细作燃油车价值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2025年,舆论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燃油车仍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超50%的份额,其中10—3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更是刚需用户的核心战场。当多数车企将资源向新能源倾斜、放缓燃油车研发步伐时,上汽大众的逆势增长揭示出行业深层逻辑——燃油车不是“过渡产品”,而是需要精耕细作的价值市场。

这种判断源于对市场分化的精准把握。数据显示,尽管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但消费群体呈现明显分层:追求科技尝鲜的用户涌向智能电动车,而注重可靠性、使用成本与场景适配的家庭用户,仍将燃油车视为理性选择。以上汽大众为例,其全价格带布局策略——从7.99万元的途岳新锐到26.68万元的途观L Pro——恰好覆盖了主流消费群体的核心需求,形成与新能源车型错位竞争的护城河。

行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对消费本质的回归。当前燃油车市场面临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在智能化浪潮中找到差异化路径。上汽大众的破局之道在于“场景化智能”:途观L Pro搭载的IQ.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针对性优化了高速巡航、遥控泊车等高频使用场景;同时配备MQB EVO平台、高通8155芯片与6屏联动数字座舱,用精准的配置组合实现最大化用户价值。这种“不堆参数重体验”的思路,恰恰契合了燃油车用户对实用性的核心诉求。

这背后也能清晰的看到,上汽大众已构建起的一套经过市场验证的“金字塔式”燃油车产品矩阵,全面覆盖8-32万市场用户需求。朗逸家族、帕萨特家族、途观家族、途岳家族形成的产品梯队,通过“基础款保刚需、Pro版提价值”的双轨策略,实现了对燃油车主流消费群体的全面覆盖。

上汽大众1—8月的销量也证明:只要抓住超50%市场中的真实需求,通过精准迭代维持产品竞争力,燃油车不仅能稳定生存,更能成为企业穿越转型周期的“压舱石”。这种“基础盘保卫战”的胜利,为行业提供了转型期的另一种可行路径——不割裂油电关系,而是基于用户需求实现双线协同。

聚焦真实场景分层:

构建从需求到产品完整闭环

上汽大众燃油车的逆势增长,本质上是一场“用户洞察驱动的价值革命”。当行业将智能化简化为技术堆砌时,这家合资巨头通过“油电同进”战略的核心逻辑——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分层管理与匹配,构建起从需求捕捉到产品落地的完整闭环。这种不盲从趋势、深耕用户真实需求的策略,让其在燃油车市场持续占据主动。

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市场环境中,上汽大众的用户洞察体系聚焦“真实场景分层”。其核心判断是:电动化虽成大势,但燃油车用户对稳定性、性价比、补能便利性的需求并未消失——二、三线城市用户更关注使用成本与补能便捷性,频繁长途出行场景需规避续航焦虑,商务接待用途则对车辆品质感有更高要求。基于此,上汽大众的燃油车产品并非止步于功能型代步工具,而是在设计、动力、智驾、座舱等维度持续进阶,精准对应细分群体的核心诉求。

用户洞察的落地离不开“敏捷迭代”机制。上汽大众通过对细分市场销量数据、用户反馈的持续分析,将需求转化为具体产品策略,形成“需求—产品—反馈”的快速循环,确保每一次迭代都能命中市场痛点。

更关键的是,上汽大众将用户洞察延伸至“油电协同”层面,避免陷入“油电对立”误区。在燃油车持续迭代的同时,其新能源布局也同步推进:2026年底前计划推出6款全新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等技术路线,其中ID.ERA作为中德联合研发成果,将填补增程技术空白;至2030年,新车规划超20款,构建完整新能源版图。这种“进取但不激进”的策略,既通过燃油车满足当下分层需求,又以新能源布局未来,本质上是对不同用户群体全周期需求的深度响应。

从朗逸家族的“高感知价值”配置,到途观L Pro的智能化跃迁,再到新能源产品的系统化规划,上汽大众的每一步动作都锚定“用户真实需求”这一核心。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最终形成“销量验证—需求分析—产品迭代—再增长”的正向循环,构建起转型期的核心竞争力,为行业提供了“不唯技术论,只唯需求论”的范本。

图 片丨企业供图

来源:汽车情报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