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影响着美国超过40%的成人和近20%的儿童。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9年就将
以并发症为中心的管理策略、体重歧视的破解策略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环境与沟通方式的改造、创新药物的治疗地位提升以及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的整合应用。
体重反弹与代谢适应、医疗资源可及性与公平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范式演进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中国肥胖管理实践的启示。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影响着美国超过40%的成人和近20%的儿童。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9年就将
但在临床认知层面仍存在较大分歧。数据显示,约47%-54%的医生认为肥胖与"缺乏自我控制"相关,仅有80%-83%的初级保健医生(PCPs)认同AMA的疾病定义。这种认知滞后导致了肥胖诊疗的巨大缺口——尽管美国有45%的成年人符合抗肥胖药物使用标准,但实际治疗率仅2.05%。
正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ADA 2025)发布了首部《ADA超重和肥胖诊疗标准》。该标准由ADA专业实践委员会联合美国肥胖医学基金会、美国代谢与减重外科学会、肥胖行动联盟、肥胖医学协会、肥胖协会等多家专业机构的专家共同制定。指南制定过程基于广泛的文献检索和循证医学方法构建框架,全程接受外部同行评审及ADA科学审查,其资金独立于行业赞助,确保了内容的客观性与权威性。
这部诊疗标准的突出特点在于
实现了肥胖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变——从传统的"以体重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并发症为中心"的新模式。这一变革是疾病认知深化的必然结果,类似于糖尿病管理从单纯控糖转向并发症防控的历程。传统模式过度聚焦减重数值,导致治疗碎片化——患者体重下降后可能放弃随访,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仍在进展。新标准则将目标锚定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综合防控,推动肥胖管理从单纯减重转向多器官保护与健康结局改善。
研究表明
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脂肪肝发病率;
减重>15%则使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20%以上,并提升早期2型糖尿病缓解率;
依据患者并发症谱(如是否合并CV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肾病)制定干预强度,而非仅凭BMI单一指标;
推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整合内分泌、心血管、营养科等资源,实现"代谢-器官"一体化管理。
这种转变建立在大量证据表明不同水平的体重减轻带来不同类型的健康获益基础上:
减重2%-5%:改善高血糖/高血压
预防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血脂异常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
改善心血管疾病(CVD)、睡眠呼吸暂停(OSA)、胃食管反流病(GERD)、骨关节炎(OA)
减重>15%:实现2型糖尿病(T2DM)缓解,减少心血管死亡率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在这种新范式下,治疗决策的依据不再是单纯的BMI数值,而是
例如,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应优先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与SGLT2i联用,可发挥协同效应,更有效地降低心衰住院风险。
对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且存在显著肝纤维化(F2级及以上)的患者,GLP-1RA也显示出治疗潜力,应通过肝脏弹性成像和ALT等指标监测肝脏状况。
个体预期会遭遇评判或不公正对待,以及自我污名化,引发"体重污名-压力-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
实施协议,确保提供适合所有人的设备或检查工具(例如候诊室椅子、大号检查服、血压袖带、大容量秤等),在人体测量时提供隐私保护措施
使用以人为本、非评判性的语言,例如使用"person with obesity"而非"obese person";让个人参与共同决策;在与个人讨论体重问题时,先征得同意
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减轻体重污名对健康结局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
肥胖管理不应仅限于成人,还应覆盖儿童和青少年。标准建议在制定护理计划时,考虑可能影响营养模式和食物选择的系统、结构、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如食物不安全和饥饿、获取健康食品的选择以及其他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标准建议提供
基线体重减轻3-7%可改善血糖和其他心血管中间危险因素。持续减重>10%通常带来更大益处,包括疾病修饰作用和可能的2型糖尿病缓解,并可能改善长期心血管结局和死亡率。
减重幅度 血糖代谢获益 心血管获益 其他健康获益
3%-5%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HbA1c 改善血压、甘油三酯 改善生活质量
5%-10% 预防糖尿病进展 改善血脂、炎症指标 减少睡眠呼吸暂停、改善脂肪肝
10%-15% 糖尿病缓解可能性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改善骨关节炎症状、减少胃食管反流
>15% 高概率糖尿病缓解 降低心血管死亡率 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
3 实现新范式的路径与工具创新
3.1 医疗环境与沟通方式的改造
ADA 2025标准强调,实现新范式的首要路径是医疗环境与沟通方式的全面改造。
医疗机构应标配承重能力≥227公斤的检查床、4XL号病号服以及加宽型血压袖带等适配性设备
设立私密的体重测量区域,以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消除因硬件不适配带来的物理障碍和心理尴尬
强制使用"以人为先"的沟通语言,例如用"您有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这样客观、尊重的表述替代"您太胖了"等评判性语言
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医疗环境中设备缺失直接导致近三分之一的肥胖患者因感到不适或不便而回避就医。通过改造医疗环境,可以显著提高肥胖患者的就医意愿和治疗依从性。
在沟通方式方面,
在病历书写中,彻底删除"懒惰性肥胖"等带有污名化色彩的表述,代之以中性、准确的医学描述
培训医护人员使用"以人为本"的沟通语言,与肥胖症患者进行公开、尊重的对话
推行跨专业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全方位解决患者复杂需求,构建整体治疗体系以消除体重偏见
研究表明,
因此,科室内部应制定明确的《反体重歧视行为守则》,并将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STEP系列研究显示其平均减重幅度高达17%,效果已接近被视为第二层级的代谢手术,并远优于基础生活方式干预(通常仅5%-8%)
SELECT研究证实其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达20%;
STEP 2研究则表明,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司美格鲁肽可同步改善血糖控制(HbA1c降低1.6%)和体重(降低近10%);此外,它还能使高达62.9%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肝脏组织学得到逆转
2025年ADA年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进一步巩固了这些药物的地位。诺和诺德公布的STEP UP 3b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更高剂量Wegovy(司美格鲁肽7.2 mg)治疗的受试者相较于安慰剂组实现平均21%的体重降幅,其中三分之一的受试者体重降幅达25%或以上。这些结果证实,
III期ACHIEVE-1试验显示,36毫克奥格列隆可以将A1C降低约1.50%,体重降低7.6%
IIIa期REDEFINE 2试验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在第68周时将患者总体重减少了近14%,治疗组中84%的患者体重减轻≥5%
II期试验显示,在仅仅罹患肥胖症的治疗组中,将体重平均减少了12%-16%
通过智能设备监测患者的体重、体力活动、饮食行为等数据,实现实时干预和反馈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和运动建议,提高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帮助医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提前干预
ADA标准承诺进行年度修订,确保能够及时纳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工具等前沿进展,使指南内容始终保持时效性。这表明
专家指出,长期少吃会导致代谢率降低。当身体长时间处于热量摄入不足的状态时,会自动启动"节能模式":基础代谢率下降,人体维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消耗的能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细胞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一位健身博主曾尝试极端节食,每天摄入不足800大卡,初期体重快速下降,但三个月后,即便食量不变,体重反而开始反弹,甚至比节食前更难减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代谢适应(metabolic adaptation)——身体为应对能量短缺而做出的生理调整。
由于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供给,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会分解肌肉组织获取能量。每减少1公斤肌肉,基础代谢率就会降低3%-5%,进一步削弱能量消耗能力。数据显示,长期节食人群的静息代谢率较正常饮食者平均下降15%-20%,这种变化使身体逐渐变成"易胖体质"。
代谢系统被打乱后,恢复过程漫长而艰难。许多节食过度的患者,其中有人在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反而快速上升,陷入"越吃越胖"的恐惧。这是因为长期节食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有益菌数量锐减,促进脂肪储存的菌群增加。
下丘脑作为调节代谢的中枢,也因长期营养不良出现功能紊乱,导致食欲调控失常,更容易引发暴饮暴食。
针对这一挑战,专家建议采取
逐步增加热量摄入,以每周增加100-200大卡的速度让身体适应;
同时配合力量训练,通过增肌提升基础代谢;
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科学配比,避免单一营养素缺乏。
尽管GLP-1RA等创新药物疗效显著,但我国其用药率目前仅为2.05%。这一巨大的"疗效-应用"差距,亟需通过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和加强医生教育来弥合,以使更多患者能从这些创新药物中获益。
ADA 2025标准只是肥胖管理演进的一个起点,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多个方向。对ADA 2025《超重与肥胖诊疗标准》有三大期待:
期望拓展全生命周期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肥胖并发症的管理路径,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亟需绘制更精细的"并发症-药物"响应图谱,深入解析不同疾病表型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获益差异,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需要更多研究评估创新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超过5年的使用效果
深入研究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为新靶点发现提供基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最近在Neuron杂志发表的研究,揭示了
这一发现为未来肥胖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方向,也为理解生活方式如何影响体重提供了神经科学依据。
5 评析与展望ADA 2025《超重和肥胖诊疗标准》提出的
最大的障碍是如何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仅包括医务人员的观念,也包括患者和公众的观念。许多人仍然将肥胖视为个人选择或意志力问题,
也不容忽视,包括保险覆盖不足、专业培训缺乏和适配设备缺失等。
对中国而言,ADA 2025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基层医院需建立标准化并发症筛查路径,覆盖血糖、血脂等心脑血管指标,
通过规范化培训将并发症管理理念下沉至基层医生。
展望未来,
来源:eric2884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