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预警“抢先机”,应急指挥“全统筹”——金昌市以科技赋能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8 23:34 2

摘要: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古人云:“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近年来,金昌市积极抢抓国家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项目和预警指挥工程项目机遇,坚持“主动防、超前治、全力救”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物理融合”叠加“化学反应”,全面建设机制共建、力量共融、安全共享,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的全灾种、智能化应急指挥“神经中枢”,推动防汛减灾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智防”,用科技赋能筑牢防灾减灾安全防线,切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高位推进:构建体系夯实防汛“硬支撑”

金昌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维护公共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应急体系建设作为保障人民福祉、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高位统筹推进。

构建起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为核心,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为支撑的“两委四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形成“统揽全局、分工协作、上下贯通”的组织架构。

同时,及时优化调整6个议事协调机构,明确由市长担任负责人,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防震减灾局等20余个市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确保指挥体系权威高效、指令畅通。

△全市四级指挥调度系统实时调度落实防汛减灾措施

为压实责任、规范运行,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金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金安委发〔2024〕12号)《金昌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工作规则》(金防减救发〔2024〕2号),以及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巡查办法等10余项制度文件,清晰界定各层级、各部门职责分工与工作流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坚持每月专题研究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大事项,精准破解设施建设、力量调配、风险防控等瓶颈问题,为全市防汛安全筑牢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根基。

历经一年多时间攻坚,如今的指挥体系已形成“2+1+1+1”功能布局,即:2个主副指挥大厅可同时承载两起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1个备用视频会议室保障极端情况下指挥调度不中断,1个会商研判室可满足线上视频会商研判需求,1个应急值班室实行24小时“人不歇、岗不离”值守,并在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和金昌经开区配备视频会商终端,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画面“一键连”、指令“秒传递”,构建起“信息汇聚-分析研判-指令下达-反馈跟踪”的高效闭环运行机制,为应对复合型灾害、多线作战提供了强大支撑,让防汛工作从“经验判断”迈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智慧中枢:全域监测洞悉风险“于微末”

走进金昌市应急指挥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全市的雨情、水情、汛情信息如同城市跳动的脉搏在实时跳动刷新。

“以前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各部门逐个协调,效率大打折扣,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指挥部工作人员在控制屏上轻轻滑动,道路监控、河道水位、地质隐患点等画面即时切换, “现在,我们这里接入了各部门的核心信息系统,数据壁垒拆了、信息孤岛通了,每个监测点位的动态都能实时掌握、一键调度。”

△气象部门通过气象云图实时分析研判雨情发现趋势

如今的金昌市应急指挥部,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应急大脑”。

横向来看,这里汇聚了气象、水务、自然资源、林草、交通等13个部门的15套核心信息系统:62个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点如同分布在山区的“神经末梢”,实时更新雨量、水位数据以捕捉水流异动;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被专业预警平台24小时“贴身守护”,一旦出现地质变化,预警信息即刻传输至指挥大屏;6条主要河道的水位涨幅、流速变化及100个重点河湖动态通过河湖监控系统实时回传;32个气象观测站生成的温度、湿度、风力等数据,经智能算法解析后绘出精细化天气图谱……海量数据在此交汇融合,将危险化学品、矿山、地质、气象、水文、森林草原、城市道路廊桥和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织就一张覆盖全域、贯穿全链条的动态监测网。

纵向来看,依托基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市、县、乡、村四级应急指挥体系实现贯通——基层网格员在田间地头用手机就能实时回传现场画面,指挥部指令可直达村社末梢,真正实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一旦监测到强降雨过程,我们能立即调看各系统数据:气象云图预判雨带走向,水文站数据推演洪水过程,地质监测点预警滑坡风险,所有信息同步呈现、调度指令当场下达,避险措施实时监管。”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中,屏幕上某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出现异常,预警信息瞬间通过系统推送至属地负责人手机,“数据跑赢时间”的优势尽显。

△全市河湖监测系统实时回传河流画面

针对极端“三断”(断电、断网、断路)条件下的信息传输难题,金昌市在“两委四部”机制框架下,打通应急系统指挥调度、基层应急调度、前后方指挥部对接三大核心平台,联动消防救援队伍等专业力量,配备应急前突车、卫星便携站、370Mhz终端、无人机、卫星电话、北斗终端等设备,构建起“天空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地面有车辆、末端有终端”的立体通信保障网。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通信保障分队,每周模拟‘三断’条件开展演练,现在每名队员都能熟练操作设备。”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石晓介绍道,通过常态化实战训练,极端条件下前后方指挥部可无缝协同,调度指令从市指挥部到村社网格员“一键直达”,救援力量从集结到处置“无缝衔接”,真正实现调度信息“不断链”、指挥救援“不断档”。

关口前移:预警靶向叫应叫醒“精准快”

“预防为先、关口前移”,这一理念既是对党的二十大“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求的落实,也是金昌市防汛工作的核心原则。

入汛以来,一旦监测到重大天气过程,由“两委四部”统筹的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立即启动——县(区)及气象、水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部门围绕“雨下多大、水涨多高、险在哪里”展开深度研判,各部门结合气象数据及行业特点提出防御建议,通过“数据融合+专业论证”,将原本模糊的天气趋势转化为具体到乡镇、精确到点位的风险清单,让防控重点一目了然。截至目前,这样的联合会商已开展23次,每一次都是对全域风险隐患的“深度扫描”,为后续精准防控提供了清晰的“作战地图”。

△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开展防汛减灾会商研判

基于会商形成的风险研判成果,金昌市构建起“全媒体矩阵+靶向化推送”预警发布体系:电视端滚动字幕高频播报预警等级及防范要点,应急广播响彻每个村落,手机短信精准推送至每位市民,政务新媒体以图文、短视频形式即时解读避险知识。今年以来,已累计发布暴雨、雷电、大风、山洪等各类预警信息92期,让预警声音传遍城市每个角落。

“预警不是简单发通知,关键是要‘叫应叫醒’每一户受威胁群众。”市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科科长魏宇杰表示。针对老弱孤寡、流动放牧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旅游人员等重点人群,金昌市严格落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党员干部包群众”四级包抓责任人制度,通过“电话提醒+上门告知+邻里互助”的方式,逐人确认预警信息接收情况,确保“叫应叫醒”全覆盖、无死角。

“现在预警来得又快又准,干部还专门打电话确认,我们心里有底,转移也及时,这就是最好的安全保障!”一位刚安全转移的群众在电话采访中说。

从指挥大厅的电子屏幕到田间地头的农户手中,从文字通知到群众主动避险的脚步,金昌市用精准研判和高效推送,让预警信息真正跑在了灾害前面。

协同防控:联合作战筑牢“防护网”

预警即命令,响铃即冲锋。

“金川区请注意,监测画面显示,清水沙沟上游来水湍急,正急速下泄,即将漫过野狐湾景区门前路面!目前该路面有车辆和行人滞留,请立即组织转移,安排专人现场盯守,严防意外事故发生!”大厅的工作人员紧盯屏幕上河道的实时画面,通过370M手持电台果断下达指令。救援力量闻令而动,不到十分钟便将危险区域的3辆社会车辆及周边行人安全转移。这一幕高效有序的避险行动,正是金昌市依托新建成的市级应急指挥部及其智慧系统,筑牢防汛安全防线的生动缩影。

在“两委四部”机制的统筹下,预警信息一旦发布,金昌市应急指挥部即刻转入“战时状态”,多部门灾害防御联合值守机制同步启动——气象、水务、自然资源、交通、住建、农业农村等重点行业部门第一时间派遣负责人与技术专家进驻指挥部,围绕河流河道水位涨幅、农田沟渠排涝能力、农牧业养殖区防涝设施、工矿商贸企业停产撤人、农家乐民宿游客疏散、涉山涉水景区关闭管控、地下空间积水监测、城市低洼处排水进度、过水路面通行安全等关键风险点,既各司其职守牢“责任田”,又协同联动织密“防护网”。

△市政府副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肖进银同志主持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

水务部门紧盯河流水位、水库蓄水量变化,科学调度闸门启闭、组织水库泄洪,确保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自然资源部门对全市4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时监测,通过专业设备捕捉地质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触发预警并推送至属地乡镇,为转移避险争取“黄金时间”;交通部门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对易积水路段、过水路面实时巡查,联合公安交警提前布设警示标识,遇险情果断实施交通管制,引导车辆绕行安全路线,严防“车陷人困”事故;住建部门紧急调度检修队伍,对城市地下管网、雨水泵站、排洪沟渠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清淤疏浚确保雨水速排快泄,保障城市“血脉”畅通;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加固农业大棚、疏通田间排水沟,最大限度减少农牧业损失。

“你看,各部门的数据在大屏上实时流转、共享共用,指令一键直达、即时互通。”正在联合值守的市水务局防御科科长李玉齐指着动态更新的监测界面说,“这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两委四部’机制下‘全域监测-动态研判-精准调度’一体化防控体系的生动实践。从风险点排查到应急措施落地,每个环节都能精准对接、高效联动,防汛力量就这样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守土尽责的强大合力。”

以练为战:实战推演打造“强力量”

智慧系统是基础,过硬队伍才是打赢防汛硬仗的核心底气。

金昌市始终将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作为落实“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关键抓手,在完善“两委四部”机制和智慧指挥体系的同时,加快构建“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驻金部队为突击、专业队伍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依托新建成的应急指挥部,金昌市聚焦地震、短时强降水、森林草原火灾等突发自然灾害,创新开展3次“无脚本+实战化”桌面推演——不预设场景、不固定流程,直接模拟山洪溃堤、城市内涝叠加地质灾害、极端“三断”条件下多线救援等复杂情况,各部门在“突发状况”中边处置边磨合,通过“暴露问题-即时复盘-优化流程”的闭环模式,既检验了各级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又磨合了多部门协同作战机制,更在实战拉练中锤炼了队伍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协同配合的硬功夫,让“平时多练兵、战时少流血”的实战理念落地生根。

△组织开展“应急使命·2025”金昌市短时强降水无脚本实战化桌面推演

针对基层应急能力短板,金昌市还组织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人和关键岗位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一线人员的风险辨识、预警传递、先期处置和组织避险能力。“每一次培训和演练,都是为实战做准备。有了‘两委四部’机制的统筹和智慧系统的支撑,我们心里更有底了,也更有信心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一位参与培训的乡镇应急专干感慨道。

金昌市应急指挥部的每一次灯火通明,每一次精准预警,每一次成功调度,都深刻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金昌市正在依托现代化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枕戈待旦、精准发力,让指挥调度更高效、预警响应更精准、救援处置更有力,用建起的一道道坚实防线守护好万家灯火。

记者:运主伦 刘伟业

编辑:魏戈琪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来源:金昌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