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供需失衡,美光科技大幅涨价,行业迎巨大成长空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6 18:03 2

摘要:美光科技对存储产品大幅涨价20%-30%,部分汽车电子存储产品涨幅甚至可能高达70%,主要是因为AI驱动了数据中心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强劲复苏,同时产能供给相对有限。这对存储芯片行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美光科技对存储产品大幅涨价20%-30%,部分汽车电子存储产品涨幅甚至可能高达70%,主要是因为AI驱动了数据中心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强劲复苏,同时产能供给相对有限。这对存储芯片行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存储芯片行业的成长空间,可以从周期景气和长期趋势两个维度来看:

1. 本轮涨价周期的持续性:核心驱动因素是AI带来的数据中心需求爆发(特别是HBM、DDR5、企业级SSD),以及原厂将产能向这些高端产品倾斜导致的结构性短缺。

花旗预计DRAM和NAND的价格在2025年第三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仍将保持环比上涨, 这意味着,只要AI算力需求不下滑,存储芯片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到2026年。

2. 国产替代的巨大空间:虽然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内企业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NAND和DRAM全球份额约7%-10%),但高端存储芯片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美光涨价和地缘政治因素,会强力推动下游客户加速验证和导入国产存储芯片,这是一个明确的、长期的成长逻辑。国内存储企业不仅在争取市场份额,更是在抢占国家战略安全的制高点。

3. AI与汽车电子的长期驱动:AI从训练到推理,从云端到边缘,海量数据需要存储和高速访问,存储芯片的需求是刚性的、增长的。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级提升、数字座舱普及,车载存储的数量和容量要求飞速增长。车规级存储壁垒高、价值量大,是未来一片广阔的蓝海。

哪些方向更值得关注

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量投资价值:

1·短期弹性:关注与美光等原厂合作关系紧密、产品价格能直接跟随上涨的公司。

2·中长期确定性:关注真正具备核心技术、能够抓住国产替代历史机遇、并在AI和汽车电子等高增长领域有深入布局的公司。例如:

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兆易创新(NOR Flash龙头)、北京君正(车规存储稀缺标的)。

内存接口芯片龙头澜起科技(DDR5技术领先,受益于渗透率提升和量价齐升)。

在细分设备材料领域突破的公司,如江丰电子、华海清科。

3·“卖水人”角色:无论哪家存储芯片厂商胜出,都需要设备和材料。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公司的景气度与国产化进程紧密相连,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哪些A股公司可能受益

美光涨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存储市场,特别是AI服务器、数据中心所需的高性能存储芯片(如DDR5、HBM)供需紧张。这会从两个方面利好国内存储芯片产业链:

1. 产品可能跟涨或价格传导:其他国际存储巨头(如三星、SK海力士)可能会跟进涨价,国内存储厂商的产品价格也有望水涨船高,或者更容易将成本向下游传导。

2. 加速国产替代:涨价和潜在的供应不稳定,会促使国内下游客户(如服务器厂商)更积极地验证和采用国产存储芯片,为国内存储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3·直接受益的存储模组与品牌:这类公司直接面对终端市场,产品涨价能直接提升它们的收入和毛利率。

具备以上这些条件的上市公司可以重点关注,例如有一家公司是SK海力士大陆云客户最大经销商,独家代理企业级SSD,直接分销HBM及企业级SSD,能直接受益于原厂涨价。作为“卖水人”,链接上下游,行业景气度提升时业绩确定性较高。

特别是公司将出资3500万元,联合SK海力士、大普微电子等合作。

再比如,公司采用“研发+封测一体化”模式,产品覆盖SSD、嵌入式存储,车规级存储能适应极端环境,已与华为、英伟达等头部公司深度合作。技术闭环带来的成本优势和利润弹性,在涨价周期中可能超预期。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NAND Flash、DRAM存储器研发设计与封测制造的企业,存储器市占率居前。

公司嵌入式存储芯片适用于主流智能手机等领域,目前已进入行业知名客户供应链体系。

国家二期大基金是公司第二大股东。

类似于这一类上市公司可以深度研究。

以上观点仅供举,利用公开信息分析,不具备投资依据,如有交易风险自担!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实战派龙教练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