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供给侧格局稳固,龙头引领技术迭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9 10:25 1

摘要:预计全球2025年动储需求预计1877GWh,同增35%,同时2026年预计动储需求2309gwh,同比增23%,此后依靠海外电动化提速和储能持续高增,预计仍可维持15-20%复合增长。其中,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上修至521gwh,同比增60%,2026

【摘要】

预计全球2025年动储需求预计1877GWh,同增35%,同时2026年预计动储需求2309gwh,同比增23%,此后依靠海外电动化提速和储能持续高增,预计仍可维持15-20%复合增长。其中,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上修至521gwh,同比增60%,2026年预计全球储能需求上修至36%增长。供给端看,龙头2025年新增产能减少,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2%,2026年维持72%,但一二线公司产能利用率80-90%,而海外及小厂商产能利用率低。价格端,储能价格底部回升,盈利改善明显,动力预计保持平稳,持续性可期。

二季度电池板块在产业链中利润占比进一步扩张,宁德贡献绝大部分。

2025年二季度锂电池板块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利润占比进一步扩张,占利润比重达42%,同环比分别提升7pct、4pct。

其中宁德贡献电池板块利润近90%,由于宁德利润确认极其保守,实际利润预计占比近100%。

各版块净利润占新能源汽车板块比重

电池行业格局梳理

经营对比:龙头各项指标全方位领先,二线企业底部改善明显

龙头全球份额保持稳定,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打满,订单外溢至二三线,因此二三线销量在上半年实现增速高。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出货191GWh,份额为38%,维持第一;二线厂商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动力出货14/18/22GWh,份额分别为3%、4%、5%。

海外电池厂上半年出货增速相对较低,份额持续萎缩。其中松下、LG新能源、SKI出货量分别为19、51、20GWh,同比分别增长12%、9%、11%,三星SDI出货量18GWh,同比下降4%。

全球储能厂商上半年整体出货量翻倍增长,宁德时代维持第一,近30%,受限产能不足,预计下半年产能释放后,增长将进一步提速。亿纬锂能、瑞浦能源市占率分别为11.1%、7.3%;比亚迪、海辰储能、中创新航、远景能源、赣锋锂电市占率提升。

海外厂商除松下外,整体储能出货增长,但市占率同比下滑。

2023-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厂动力+储能出货量对比(GWh)

盈利端:动力电池整体较好,储能电池宁德领先

动力电池整体盈利水平较好,二线毛利率普遍15-20%,同比改善明显;储能盈利低位,二线储能毛利率10-12%,而宁德时代受益于产品和客户结构,盈利仍维持高水平,在保守确认情况下,单WH毛利较二线厂商高0.08-0.1元,单WH利润高0.06-0.08元。

单WH净利来看,二季度宁德时代盈利0.09元,亿纬锂能盈利0.02元,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盈利0.01元,欣旺达亏损0.05元,龙头与二三线电池厂盈利差距维持,若不考虑宁德加速折旧和质保金超额计提,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宁德时代与二线电池企业盈利水平差异

从财务指标看,龙头优势格局显著经营性现金流方面,龙头遥遥领先,二线分化

宁德时代维持龙头优势,上半年现金流达587亿元,同比增长31%。

上半年亿纬锂能现金流高增,系去年同期基数较小;瑞浦兰钧现金流同减,上半年为10亿元,同比下降22%;国轩高科现金流为3亿元,同比提升80%。

自由现金流方面,二线存在缺口

宁德时代现金储备充足,上半年达385亿元,同比增长25%。

国轩高科、瑞浦兰钧自由现金缺口减少,上半年分别为-3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0%。亿纬锂能现金流亏损扩大,上半年为-21亿元,同比减少11%。

主流厂商2021-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及自由现金流(亿元)

预计负债口径看,宁德时代计提最为严格,金额与增速显著高于同行

宁德时代上半年达到801亿元,每年新增200亿左右,保证利润稳健性,为后续利润释放预留空间。二线厂商计提规模明显较低。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分别为6、17亿元。

此外,这就上龙头和二线相差甚大。宁德时代采用5年加速折旧方法,而二线企业采用10年折旧方式,同时宁德在建工程转固时间短,而二线电池在建工程规模大。

2021-2025年上半年预计负债、折旧、折旧率及同比增速(亿元)

龙头资本开支恢复,下半年新增产能密集释放,二三线扩产分化

资本开支方面,上半年宁德时代资本开支达202亿元,同比增长46%,系公司扩产及全球布局加快。

亿纬锂能资本开支翻倍,达44亿元,同比增长104%,系公司深化海外布局,公司6月底宣布在马来西亚Kulim投资约8.65亿元用于建设第二期能源存储电池厂,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轩高科资本开支同比降低1%,为39亿元,扩产节奏相对平缓。

瑞浦兰钧资本开支下滑36%,为11亿元,聚焦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

2021-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亿元)及同比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产业趋势:加速出海,龙头引领固态等新技术加速

为满足本土化配套,宁德、亿纬等二线厂商纷纷加速欧洲和东南亚产能布局,配套海外客户,价格和盈利较国内市场具备溢价,预计2026-27年海外产能密集投放

上半年宁德时代海外营收占比34%,同比提升4pct,主要受益于欧洲电动化超预期和份额提升,同时受益于海外储能高增长。国轩高科海外营收占比27%,同比提升1pct。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海外营收占比持平,为25%、2%,欣旺达海外营收占比40%,同比下降1pct。

各电池企业2022-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变化

海外产能规划看,宁德时代扩张积极,2030年合计达到约130GWh,且建设进度快,规划产能遍布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与印尼,在匈牙利和西班牙项目逐年爬坡。

亿纬锂能重点放在匈牙利与马来西亚,预计到2030年海外产能将达50GWh,形成欧洲与东南亚双支点。

中创新航以葡萄牙为核心,规划2030年产能20GWh。

欣旺达在匈牙利与泰国同步布局,2030年产能约15GWh,覆盖欧洲与东南亚。

海辰则选择美国市场,2030年产能规划10GWh组装产能,契合IRA政策带来的本土化机遇。

电池厂海外产能(GWh)

技术上,2026年储能电芯将从314ah向600ah切换,大电芯化趋势确立

2026年起600ah左右电芯开始放量,预计将与314长期并存,中国厂商全面进入300–600Ah代际。其中,

宁德时代587ah,卷绕工艺,综合性能优异;亿纬锂能“Mr.Big”628Ah电芯率先量产;日韩厂商储能电芯循环寿命和能效劣于国内产品,且铁锂电芯量产进度慢,成本高。

中国厂商在容量、工艺(叠片)、寿命三方面领先,预计2026年将加速全球市占率提升。

国内外厂商储能电芯技术进展

厂商全面布局固态新技术,龙头引领,二线追随,预计2027年小批量、2030年大规模量产

宁德时代2025年实现60Ah车规级电芯下线,目标2027年小批量量产,技术进展行业领先;

比亚迪完成20Ah/60Ah电芯中试,计划2027年开展示范性装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

国轩高科建成0.2GWh中试线并规划2GWh产线,加快星纪元ET装车测试;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电芯于2025年9月下线,已展现较强技术落地能力;

三星SDI计划2027年量产并率先切入丰田雷克萨斯等高端车型。

主流厂商固态进展情况

小结

整体来看,锂电头部企业产能满负荷运转,二三线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随着旺季的到来,储能电芯涨价落地超出市场预期,标志着锂电行业长达三年的通缩周期正式结束。

2026年,行业龙头的业绩指引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一线电池企业盈利持续向好,二线企业迎来盈利拐点,整个板块有望持续兑现高景气度。

相关主线梳理:

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派能科技等;固态方向:厦钨新能、上海洗霸等;碳酸锂价格反弹预期: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矿资源、盛新锂能、永兴材料等;低估值龙头:科达利、天赐材料、湖南裕能、尚太科技、璞泰来、德方纳米、华友钴业、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多氟多、万润新能、龙蟠科技等;

估值表(截止2025年9月16日收盘价)

20250917-东吴证券-电池深度:龙头恒强,二线改善,全面看好电池板块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提供给九方金融研究所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用于市场研究、讨论和交流之目的。

未经九方金融研究所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本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以任何第三方。如需引用、或经同意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九方金融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于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于鑫(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3)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市场公开消息和数据整理,本公司对报告内容(含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不做任何陈述和保证。

来源:九方金融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