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过去的这个“中华慈善日”,湖南大地,处处皆善景,爱心满三湘。湖南省各地围绕“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通过多元化活动、精准化服务、常态化机制,兴起了全民知善、向善、行善的热潮,为全省民生保障和共同
刚刚过去的这个“中华慈善日”,湖南大地,处处皆善景,爱心满三湘。湖南省各地围绕“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通过多元化活动、精准化服务、常态化机制,兴起了全民知善、向善、行善的热潮,为全省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持续注入慈善动能。
湖南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省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让慈善文化融入不同场景、触达不同人群,不断打造更有民生温度、救助精度和信誉美度的慈善品牌,为构建“人人可慈善、处处有慈善”的良好生态筑牢根基。
推动慈善文化融入生活
如何将慈善元素嵌入日常生活场景,推动慈善文化深入人心?湖南省各地紧密联动,以慈善文化“五进”活动延伸服务触角,既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又通过“榜样示范+互动体验”形式,激发群众参与公益的热情。
长沙市民政局制作系列短视频,记录社区开展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慈善活动,跟拍“文明家庭”日常生活,讲述其“日行一善”的家风故事,以小家传大爱。天心区民政局举办“爱心天心·裕见爱”慈善帮扶暨慈善文化“五进”活动,现场发布了涵盖辖区慈善资源、服务网点与帮扶力量等信息的“爱心指南”,举办爱心集市,向市民宣传慈善政策法规、慈善公益项目,吸引爱心企业和人士现场举牌认捐社区慈善项目、认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
“‘中华慈善日’是哪一天?”“个人能不能开展公开募捐?”……张家界市民政局深入社区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让居民在趣味问答中学习慈善法相关知识。公益课堂上,“湖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者赵明健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救人的经历,让居民感受到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永州市民政局举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慈善杯”演讲大赛,来自各县(市、区)的23名选手讲述自己投身公益的初心与坚守,分享身边人默默奉献的暖心瞬间,传递慈善力量。
据了解,湖南省民政厅在今年“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期间,不仅在主流媒体与社交平台精准推送以“场景化叙事+知识科普”为主要内容的公益短视频,还通过大型商场户外电子屏、公交地铁移动电视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宣传公益内容、讲述公益故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推动慈善资源惠及民生
慈善事业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呼应时代主题。湖南省把慈善工作融入民生保障工作大局,让慈善力量扎根民生土壤,促进慈善文化落地生根。
“志愿者总是惦记着我,经常来陪我聊天,关心我的身体情况,我很感动。”家住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响水村的失能老人张某说,来自医院的志愿者每月都会上门为他检查身体,对他进行用药指导。张某是株洲市民政局、市慈善联合会打造的“幸福布谷来敲门”慈善项目的受益者之一。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24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了探访陪伴、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
益阳市民政局将“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融入本地慈善实践,推动“益心向阳 温暖万家”项目与“慈善一日捐”活动深度结合,将数字化贯穿于慈善募捐、项目管理、氛围营造全过程,精准服务“一老”“一小”“一困”群体,让“慈善惠人人”的公益理念落实落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施“慈善助农·产业兴村”项目,通过消费帮扶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湖南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联合发起的“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活动,是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价值追求的实践样本。该活动已连续开展23年,通过“政府搭台+慈善织网+企业输血”模式,从单点突破跃升至全域参与,帮助困难家庭学子圆梦大学。今年暑期,该活动以“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跟踪服务”方式,将筹集的8481万元善款精准发放到2.36万余名大学新生手中,助力他们延续追梦旅程。
推动慈善事业行稳致远
慈善事业是一项全民事业。今年,湖南省民政厅以贯彻落实慈善法为契机,出台《关于推进社区慈善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快发展社区慈善,推进群众家门口的慈善空间建设,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慈善,不断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岳阳市将慈善事业纳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局统筹谋划,积极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强基增质行动,通过“政府主导、社工赋能、公众参与”三位一体机制,推动慈善从“节日活动”向“全年行动”升级。目前,全市通过建立社区慈善供给库和需求库,设立慈善项目19个、开展公益活动100余场,形成“慈善+社工+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模式。
湘潭市出台《推动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社区慈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动态更新的公益慈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搭建“市级指导、县(市、区)统筹、乡镇(街道)落实、村(社区)实施”的四级联动服务供需平台,完善“赋能、激励、监管”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打造帮扶困难群众的服务项目以及助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文化等项目集群,服务社区居民近2万人次。
郴州市将“打造‘福城慈善’品牌”写入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创建郴州慈善数字公益平台,开发“福城慈善”微信小程序,设置信息发布、线上捐赠、项目管理、志愿服务、数据平台五大板块,让“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深入人心。
湖南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湖南省将在深入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政策保障、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让慈善文化扎根生活场景、影响更多群众,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同时,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抓实规范监管,做实信息公开,守好慈善“生命线”,推动慈善事业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 王 铭)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