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至21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组织开展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正式启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以下简称“工行北京分行”)积极响应、全面参与,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
9月15日至21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组织开展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正式启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以下简称“工行北京分行”)积极响应、全面参与,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覆盖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致力于为金融消费者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提升广大市民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初心,助力构建首都和谐金融环境。
工行北京分行积极参与“金融集市”,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宣传活动。
金融集市寓教于乐
消保知识深入人心
作为此次宣传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金融监管局在金融街购物中心广场精心组织了“金融集市”活动,工行北京分行积极响应并参与其中,在北广场精心打造了集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消保宣传展台,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参与。展区设置了“消保拍拍乐”“答题扭蛋机”等多个互动游戏环节,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传递金融防诈骗知识,拉近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工行北京分行还创新引入人形机器人“小苏”,通过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灵活多变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向市民讲解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引来现场阵阵掌声与欢笑,有效增强了宣传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积极营造“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
为最大限度覆盖不同人群,本次活动特别设置金融夜市,借助投影射灯、发光灯牌等视觉手段,将消保口号与工行元素融合,在夜晚的金融街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下班白领、晚间散步的市民积极参与,实现金融宣传时间与空间的有效延伸。
此外,工行北京分行还积极整合多媒体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连续发布三篇防骗长图文,深度剖析“无门槛贷款”“手机共享热点陷阱”“网课报名连环套”等诈骗手法;联合北京交通广播播出专题广播,在北京广播电视台《第二届“首都金融卫士”现场评奖》节目中展播宣传视频,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院校开展线下讲座,全力构建“线上+线下、集中+长效”的金融知识普及体系,守护好市民的“钱袋子”。
消保课堂现身服贸会
为留学家庭筑牢“防火墙”
工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为服贸会观众实地讲解留学金融知识。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现场,工行北京分行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区,并创新推出“你问我答说消保”互动课堂,将金融知识宣讲与科技体验相结合,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学习。现场不少观众表示,在服贸会这样的国际化平台接受防诈教育,既实用又“接地气”。
“我女儿下个月就要出国留学,今天听了工行的反诈宣讲,真是及时又管用!”来自北京的刘女士在听完讲座后说道。针对留学家庭关注的金融安全问题,工行消保讲师聚焦“境外消费”“关税退税”“机票购买”等诈骗场景,通过真实案例拆解,为观众提供实用防骗“攻略”。
工行北京分行提醒公众,防范留学诈骗需牢记“三不”原则,即不轻信非官方信息、不向私人账户转账、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同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留学金融业务,获得从资金规划、跨境汇兑到海外账户管理等一站式服务,保障留学全程金融安全。
工行北京怀柔支行赴受灾后的杨宋镇南年丰村宣传金融知识。
消保送教走进乡村地头
金融守护助灾后重建
金秋九月,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南年丰村的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暴雨洪灾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工行北京怀柔支行乡村金融送教小组深入村庄,开展以“灾后防诈骗、守好钱袋子”为主题的金融知识讲座,帮助村民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提高警惕,防范金融诈骗。
“彭大爷,这种‘点击领取救灾补助’的短信千万不能信!”“王阿姨,灾后更要捂紧‘钱袋子’,陌生链接不要点、验证码短信不能随便发!”送教队员用亲切的乡音、朴实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提醒村民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受灾居民焦虑心理实施的诈骗行为。
面对灾后重建时期居民金融知识需求迫切、诈骗风险易发的情况,工行北京怀柔支行制定了“三步走”送教方案:一是在村支部礼堂组织集中宣讲,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吸引近百名村民参与;二是利用村广播站设立“消保小电台”,定时播报防骗知识,让村民在劳作间隙也能接受金融宣传教育;三是对偏远住户开展上门宣传,保障金融知识全覆盖、无死角,切实为村民筑起一道温暖而坚实的金融安全屏障。
聚焦新市民群体
织密金融“防护网”
工行北京通州分行赴“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段)第二区段项目部施工现场宣传金融知识。
新市民不仅是城市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更应该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在廊坊“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段)第二区段项目部施工现场,工行北京通州分行的工作人员正为工友们带来一场量身定制的金融知识讲座。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新市民的金融安全尤为重要。工行针对这一群体金融知识相对薄弱、数字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的情况,开展“金融咨询驿站”进工地活动,深入讲解“AI换脸诈骗”“出租出借银行卡”“非法集资”等骗局。
“原来现在骗子都能用AI换脸来冒充家人要钱了,真是防不胜防!今天学了这几招,以后转账前得多加小心。”一位工友在听完讲座后感慨万分。活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不仅耐心解答疑问,还建立了线上交流群,持续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工友们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增强他们在京生活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软实力融入大商圈
优服务护航新消费
工行北京东城支行在簋街商圈开展“扫街式”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防诈骗指导。
在北京的美食街区“簋街”,工行北京东城支行组建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员工构成的金融消保先锋队,开展“扫街式”金融知识送教服务,为商户和食客带来防诈骗知识“加餐”。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穿梭于人流之中,发放宣传折页、讲解真实案例、解答疑问,成为商圈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前两天有人说要在我这刷POS机、取钱,还给佣金,这靠谱吗?”一位餐饮店老板急切地问道。“这是套现,是违法行为,千万不能参与!”工行员工立即予以明确回应,并耐心讲解“返利刷单”“POS机套现”“牵驴骗局”等诈骗手法,提醒商户通过正规渠道理性配置金融资产,避免因小失大。
活动得到商户和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在休闲消费的同时还能学到实用的金融知识,感觉“很有收获,很放心”。工行北京分行通过金融服务嵌入商圈场景,有效提升了金融教育宣传的触达率和接受度,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消费安全增添了新的动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