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科学饮用奶茶,减糖减重更护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9 19:23 2

摘要: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为最大限度降低饮用奶茶带来的龋齿及肥胖等风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口腔科主任陈耀忠主任医师建议年轻人应尽量少喝奶茶,更不能以奶茶代替水。

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为最大限度降低饮用奶茶带来的龋齿及肥胖等风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口腔科主任陈耀忠主任医师建议年轻人应尽量少喝奶茶,更不能以奶茶代替水。

奶茶因其口味丰富、丝滑醇厚的口感,以及其所代表的轻松休闲文化,备受当下年轻人青睐。从成分上来看,一杯经典奶茶主要包括三大类原料:奶或奶基底(如牛奶、奶油或植脂末)、茶汤萃取液(常见如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以及各类甜味剂(如蔗糖、果葡糖浆、蜂蜜等)。

奶茶,顾名思义,茶叶是其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氟元素等矿物质,而氟是目前被公认为具有防龋效果的重要元素。此外,也有早期研究提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能具备一定的抗龋潜力,因此不少年轻人误认为饮用奶茶不仅美味,还能预防蛀牙。然而,这一观点并不正确。

尽管茶叶中的氟确实具有防龋作用,但奶茶中该类有效成分(如氟离子)的浓度极低,远未达到临床预防龋齿所需的剂量。另一方面,茶多酚的抗龋功能尚存争议,最新研究并不支持其具备明确防龋功效,尽管市场上存在多种添加茶多酚的牙膏,但并不能说明喝奶茶具有抗龋作用。

与“奶茶可防龋”的观念相反,大量饮用奶茶不仅无法防龋,还可能成为龋病的诱因。陈耀忠主任医师介绍,从口腔医学角度来看,奶茶不应被视为防龋饮料,反而是一种致龋饮料。专家认为,从防龋角度而言,奶茶之所以会导致龋齿,主要是由于其含有蔗糖、果葡糖浆、蜂蜜等糖类甜味剂。

早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就已确认糖类是龋病的重要促进因素,是导致龋病最主要的饮食来源。多项研究表明,人类龋病的发病率与糖的摄入量呈明确正相关。奶茶中含糖量较高,致龋菌(如变形链球菌)能够以奶茶中的糖分为“食物”并发酵产酸,持续侵蚀牙釉质导致脱矿,久而久之便形成龋洞。

此外,奶茶中添加的珍珠等粘性辅料容易黏附在牙齿表面,清洁难度大,显著促进了牙菌斑的形成与堆积。这些菌斑如同细菌的“温床”,为微生物繁殖和产酸提供有利环境,不断加速龋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长期大量饮用会显著增加患龋风险。

陈耀忠主任医师说,临床工作中常见一些年轻人出现多颗牙齿龋坏,与其频繁饮用奶茶密切相关。因此,不加节制地大量饮用奶茶,不仅会带来龋齿风险,还可能诱发肥胖等全身性疾病。

作为一名口腔科大夫,陈耀忠主任医师强烈建议,爱喝奶茶的人士遵循以下科学饮用原则:

1、奶茶虽好喝,但一定要适度,更不能以奶茶代替水;

2、从防龋角度上讲,要尽量先用无糖的奶茶;

3、最好在就餐时饮用奶茶,而不要在餐间或睡前饮用奶茶。就餐时人体分泌唾液,唾液有很好的冲刷、稀释作用,会降低奶茶糖的危害。特别是在睡觉前饮用奶茶,而且又不刷牙,夜间口腔内细菌最为活跃,对身体影响大;

4、饮用奶茶时,最好使用吸管。使用吸管可以减少奶茶停留在口腔内的时间,减少糖对牙齿潜在的危害。另外舌的口腔清洁作用要远远大于唇颊,因此停留在唇颊部的奶茶危害更大;

5、喝完奶茶后立即用清水漱口,有助于清除牙齿表面糖残留物,并提升口腔环境的pH值。

现在研究显示,龋病的直接致病因素为致龋微生物,但糖类食品是其非常重要的诱因。所以,爱喝奶茶的人士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合理饮食,在享受奶茶美味的同时,真正守护好我们的口腔健康。

资料提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崔玉艳

编导:秦晶晶

审核:龙斌

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卫生健康栏目《健康新7点》

来源:JSBC健康新7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