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若台海战争爆发,韩军首要任务是阻止朝鲜,并对台发起支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9 02:01 2

摘要:韩国媒体讨论台海局势与朝鲜半岛的联动,这种观点源于韩国学者赵成珉在2023年1月发表的文章,他分析了潜在冲突下韩军的双重角色。这篇文章发表于《亚洲时报》,强调如果台湾海峡出现军事对抗,韩国军队需要先确保本土安全,同时考虑对外部盟友的配合。

韩国媒体讨论台海局势与朝鲜半岛的联动,这种观点源于韩国学者赵成珉在2023年1月发表的文章,他分析了潜在冲突下韩军的双重角色。这篇文章发表于《亚洲时报》,强调如果台湾海峡出现军事对抗,韩国军队需要先确保本土安全,同时考虑对外部盟友的配合。

赵成珉的分析基于历史经验,他提到韩国军队曾在越南和阿富汗行动中支持美国盟友。那时,韩国派出部队参与地面作战和后勤任务,积累了海外经验。但如今,情况不同,韩国军力已从数量型向技术型转型,装备如K9自行火炮和F-35战机,作战能力提升显著。

在赵成珉看来,台海冲突爆发时,韩军首要职责是监控朝鲜动向。朝鲜拥有导弹和核技术,边境地区敏感,如果局势升级,朝鲜可能增加试射或边境活动。

韩国需利用情报系统,如THAAD雷达,覆盖更广范围,检测精度比过去高出三成。这与2010年代的防御模式相比,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同时,赵成珉指出韩国可能通过间接方式协助美国在台海行动,比如开放基地使用。韩国有平泽和釜山等设施,可作为补给点,提供燃料和弹药。

与特朗普时期的收缩策略不同,拜登政府增加了联合演习次数,年均超过20场。这帮助韩国军队适应跨区域协调,从本土防御向多域作战演进。

供应弹药是另一个关键点。韩国作为军火出口大国,2023年出口额过百亿美元,年产炮弹数十万发。在潜在情景中,可向美军提供155毫米弹药,这类似于韩国在其他危机中的做法。通过美国转交,韩国优化了生产线,引入自动化,产量比以往提升两成。

武器维护也涉及其中。韩国有维护F-35的经验,可协助美军保养系统。从手动操作向自动化转型,这比1990年代的维修模式更高效。

侦察任务同样重要。韩国空军使用F-35执行高空监测,传感器分辨率是老款F-16的两倍,数据传输更快。这推进了从传统巡逻到情报主导的作战方式,韩国可分享实时信息,帮助锁定目标。

后勤撤离是保障环节。韩国海军的独岛级舰艇载员能力强,排水量比早期舰艇大五成,支持远海行动。这从近海防御向区域投送的更新,体现了海军现代化。

这些观点需放在美韩联盟框架下审视。1954年的防御条约规定战时配合,但指挥权复杂。1994年韩国收回和平时期权限,但战时仍由美方主导。2023年谈判提出分阶段回收,通过模拟演习验证。这比2010年代的延迟更积极,从依赖向自主转变。

赵成珉的文章引发韩国国内辩论。尹锡悦政府虽亲美,但2022年访美时表示台海有事优先处理半岛,未明确介入。这与前任类似,但尹政府加强演习,2023年“自由之盾”规模创纪录,加入多域整合。

美国推动韩国参与台湾地区议题。2021年奥斯汀访韩强调威胁,韩国回应仅提朝鲜。这反映经济依赖,中国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2023年贸易额占总量的四分之一。高科技产品占比升至四成。

2022年佩洛西和哈里斯访韩,到访板门店,刺激朝鲜导弹活动。这比以往访问更具挑衅性,韩国努力维持对华关系,尹锡悦仅电话沟通。

拜登2022年签署芯片法案,吸引韩国投资美国工厂。三星等企业投入数百亿美元。从技术转移向本土生产,这让韩国担忧产业流失。但在芯片联盟中,韩国坚持一中原则,不限对华出口。

赵成珉分析韩国军力在东亚排名靠前,陆军坦克两千辆,空军战机四百架。比日本进攻能力强,日本受宪法限制。军费增长两倍达五百亿美元,从数量向质量更新。

潜在部署中,韩国可能在海峡周边与美军协作。借鉴历史,未来或涉及空中加油或导弹防御。韩国宙斯盾驱逐舰防空覆盖数百公里,升级版雷达范围扩大。

基地开放如釜山港停靠航母,2023年美军多次访韩演练补给。从静态向动态保障发展。

目前,韩国在台海议题上低调。外交部长表示与中方沟通,反对武力改变现状。中韩贸易顺差扩大,强化纽带。

来源:罗马博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