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论坛丨赵新炎:祖父牺牲前还惦记着失业的工人兄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9 21:23 2

摘要:编者按2025年8月22日,“传承红色领导力 助力企业新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赵世炎烈士之孙赵新炎参加了此次论坛,下面的文章由他的发言整理而成。

编者按
2025年8月22日,“传承红色领导力 助力企业新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赵世炎烈士之孙赵新炎参加了此次论坛,下面的文章由他的发言整理而成。

赵新炎的发言,围绕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力展开。

在每个组织中都有他的名字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为工人阶级的利益服务。在大革命之前,从1920年到1926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开展工人运动,如二七大罢工(又称京汉铁路大罢工)。”赵新炎说。

1927年3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爆发。当时,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人,带领60万产业工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新政府。

据赵新炎介绍,陈独秀是全过程的领导者。周总理是党中央派到上海的代表,担任起义总指挥。另外,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领导体系中,从中央到一线,不同时期还成立了多个领导组织,这些组织之间既有上下级关系,也有平行协作关系。

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赵新炎发现:“从中央最高层级的组织到一线的战斗指挥组织,祖父赵世炎几乎在每个组织中都列有名字,无论这些组织的规模大小。”

“毛主席也提到过他和赵世炎的关系,当年主席在北大做图书管理员,赵世炎高中毕业,两个人都到学校去听课,所以后来在延安时期,主席曾说过,我认识他很久了,我们不一样。他搞工人运动,我搞农民运动。”在回顾当年的历史时,赵新炎讲了这个故事。

“不怕牺牲的赵世炎”

赵世炎烈士是重庆人,因而赵新炎格外重视与重庆相关的活动。

▲赵世炎(1901-1927)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赵新炎对这段话印象深刻。

当年,赵新炎在重庆读大学时对这里的红色文化传播就有比较深的了解。在发言时,他谈了自己的认识——

他们(指川渝地区)对革命先烈的宣传主要集中在红岩精神中,因为川渝地区革命先烈很多,但是历史书太薄,写不尽英雄的故事。

川渝地区建党时期的58位成员里,只有赵世炎一个人是四川人,但在以前重庆的宣传中,赵世炎的宣传度较低,重庆早期的党组织,有很多人是和赵世炎一起从国外留法,勤工俭学回来的,很多人牺牲得很壮烈,甚至有些人都没有后代,知道他们的人就更少了。

领导工人有一定难度

在讲到工人运动时,赵新炎认为,“革命斗争确实需要很强的领导力”。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很少,但工人的斗争意志非常坚定,领导工人斗争也有很大难度。秋收起义的队伍越走人越少,主席带的队伍最后主要剩下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士兵,还有一部分安源的矿工。”赵新炎说。

工人是中国共产党最有力的基础群众,但怎么去领导工人是个不小的难题。在发言时,赵新炎谈了自己的观点——

因为很多工人都识一点字,他们相对于农民有一定的文化,是有组织的群体。

在共产党组织工人之前,就有工头领导工人的情况。工头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包括亲属、金钱等关系,部分工头还是资本家的走狗,这使得共产党取代工头来领导工人困难重重。

此外,像海员、一战劳工等工人,他们见多识广,去过国外,看过更广阔的天地,这对共产党员的领导能力是一种挑战。

赵世炎作为工人运动领袖,为红色领导力的实践提供了典范。1924年,赵世炎按照李大钊的要求从苏联回国,担任北方区委的组织部长和北京地委书记。还负责京津唐、河南、东北、内蒙等地的工作,期间建立了内蒙的党组织,发展吉雅泰、乌兰夫等人为党员。

▲赵新炎

红色领导力从哪里来

赵新炎以工人运动为例,从多个角度阐释了红色领导力的成因——

第一,一切都要以工人群众的利益优先。在当时的领导者中,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或者有权有钱家庭培养出来的人,这些人难免会和工人之间有距离感。赵世炎虽然也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但深知领导工人要以工人群众利益优先。他留法时勤工俭学时,在工厂打工,与当地工人和中国一战劳工在一起工作,所以了解工人的需求,还在法庭上为中国工人做代理,争取权益。他明白工人虽生活条件相对于农民较好,但仍面临不公,需要带领他们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第二,自己要有一定的学识。领导工人斗争当中会遇到一些归国的一战劳工,这些劳工在工人群体当中就相当于主心骨。赵世炎面对归国的一战劳工等有见识的工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在法国的经历及口碑,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还通过阅读天津党组织订阅的英文报纸,了解欧洲工人运动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领导能力。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时,赵世炎声望极高,他化名为施英,其意见被工人广泛接受,甚至当时工人们发生矛盾时,只要那人说出这是施英告诉我,就这么做时,大家都会说,既然是施英说的,我们就都听你的。

第三,共产党人的无私也是红色领导力的关键。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后,60万产业工人推举赵世炎做上海市市长,他却按党中央要求,留在党内工作,团结社会各界力量。赵世炎被捕时,家中虽然保存着38000多块大洋的党的经费,但家人吃的是剩饭,他直至牺牲都未动用分毫,临死还惦记着照顾失业的工人兄弟。

▲赵世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赵世炎等领导者以工人利益为根本,凭借自身的知识素养、无私奉献,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带领工人阶级进行斗争,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编辑:王伟鑫

摄影:王学民

视频:王伟鑫

统筹:李秀平

来源:红船编辑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