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可能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让人痛不欲生的痛风。
饮食不规律、压力大、作息紊乱几乎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
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可能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让人痛不欲生的痛风。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那些生活在你肠道里的微生物们,它们竟然与痛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什么是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内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被称为肠道菌群。
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甚至超过了人体自身的细胞总数,其中90%以上都是肠道细菌。根据对人体的作用,这些细菌大致又可分为: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条件致病菌,如肠杆菌、肠球菌;
●病原菌,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道菌群与人体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合成必需的维生素,还能参与人体的免疫调节,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然而,一旦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就会受到破坏,菌群就会从能量吸收、肠道通透性、短链脂肪酸、胆碱、胆汁酸、丁酸盐代谢等多种途径影响宿主的健康。
肠道菌群为什么和痛风有关?
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形成痛风石,甚至损害肾脏功能。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而嘌呤则主要来源于食物和体内合成。肠道菌群在嘌呤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参与尿酸的生成和分解,还影响尿酸的排泄。
研究表明,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给予益生菌则可明显改善痛风关节疼痛症状。例如,痛风患者的肠道中乳酸菌、双歧杆菌比例减少,而拟杆菌、大肠杆菌比例增高。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尿酸的代谢,还可能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痛风的症状。
肠道菌群与中医脾胃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而肠道菌群,在现代医学中也被视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隐形的器官”,它们通过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因此,肠道菌群与中医脾胃功能在生理和病理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黄闰月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
阐述了肠道菌群对痛风的影响和中药复方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痛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饮酒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清降浊失司,水湿运化受阻,湿邪停滞体内,留注四肢关节,郁而化热,最终引发痛风。而肠道菌群的失衡则会进一步加重脾胃功能的失调,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西医治疗痛风主要依赖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容易刺激胃肠道。相比之下,中药治疗痛风具有显著优势。
研究发现,益气健脾类中药如党参、茯苓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含量,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健运脾胃中药如补中益气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运动、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肠黏膜等多途径发挥作用,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综上所述,从肠道菌群和脾胃功能的角度出发,综合中西医的优势,或许能为痛风的防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杨宁,许超,杨文彦,等. 基于肠道菌群从脾胃论治痛风 [J]. 光明中医, 2024, 39 (22): 4628-4631.[2]李君霞,王茂杰,黄闰月,等. 痛风肠道微生态研究现状与思考 [J]. 免疫学杂志, 2018, 34 (11): 1008-1012.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我为健康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