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在社会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铅山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度挖掘和整理了有影响力、传播力和创新力的文化,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社会治理的硬杠杠,不仅起到了文化润心的作用,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化在社会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铅山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度挖掘和整理了有影响力、传播力和创新力的文化,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社会治理的硬杠杠,不仅起到了文化润心的作用,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挖掘内涵,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铅山县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很多。为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该县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了有影响力、传播力和创新力的文化,从文化脉络中提炼社会治理的优秀基因。系统总结了以江南四大书院之一鹅湖书院为特色的思辨明理、百家争鸣的书院文化,以江西四大古镇之一河口镇为代表的历史厚重、商贸繁荣的古镇文化,以新四军整编地、上饶集中营和《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姚筱舟等为主流的不忘初心、坚定信仰的红色文化,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为代表的家国情怀、英勇顽强的爱国文化。
铅山县从这些文化中提炼了坚定信仰、热爱祖国,互帮互助、和谐邻里,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有利于社会治理的因子,让文化成为社会治理的软实力。
深度融合,彰显以文化人活力
为让无形文化成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有形教育题材,铅山县因地制宜,先后打造了以忠孝和清廉为主题的永平清园、鹅湖书院大讲堂、家风家训陈列馆、石塘红色名人馆、飞夺泸定桥勇士杨田铭事迹陈列馆等。这些教育场所成为全县各级机关党建、团建和学生教育、研学的首选地,成为家门口、活生生和喜闻乐见的教育基地。
为高效调解社会矛盾、化解民间纠纷,在每个乡镇利用宗祠等场地,发挥好“五老”人员优势,成立“民间讲理”调解室,将各地礼让、包容、孝道等文化元素布展在调解室,引导村民树立孝敬父母、和谐邻居、友善宽容的文明新风,从而减少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造成的社会隐患,促进了社会和谐,成为铅山县社会治理的一大特色和品牌,其中永平镇老李家村和石塘镇石塘村分别被列为第二、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提质增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铅山县围绕文化也是生产力做文章,在文旅产业发展上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一方面,引导全县结合各地特色,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做到文化引流、以文兴业。陈坊老街定期举办民歌大赛、农民文艺演出等,再现传统的文化,吸引各地群众前来观看。石塘镇每年正月的桥龙灯和中秋烧塔活动,现场热烈而壮观的场景让人看到了古代人民祈求平安富贵的美好愿望。汪二镇每年的庙会,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繁荣景象和商贾文化。
另一方面,积极争创旅游景区,先后创建了鹅湖书院、葛仙山2个4A级景区,陈坊老街、石塘古镇2个3A级景区。正在打造河口古镇、武夷山国家公园等景区。文化旅游成为铅山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吴平兴)
编辑:林程鹏
监制:郑 炜
审核:苏家福
签发:邱贞清
●铅山微讯公众号平台法律顾问:江西盛义(铅山)律师事务所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信江龙庭A区3号楼15号
声明:凡属于本公众号推送的原创文章、图片和音视频等,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来源:江西铅山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