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智、饼叔、《浪浪山的小妖怪》…大V齐聚杨浦,发生了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20 01:59 2

摘要:今天(9月19日),杨浦大创智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上海内容创作者的“星光舞台”——第二届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在此启幕。大会为期两天,以“众声成乐”为主题,集结了国内外知名创作者、行业头部平台、专家学者与产业机构,共同探讨网络视听产业的未来路径。

互联网时代,算法与热梗齐飞。当每天有亿万条短视频被上传,当AI生成速度按“秒”计算,什么样的内容才值得被看见、被记住?创作者又将如何踏浪而行?

今天(9月19日),杨浦大创智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上海内容创作者的“星光舞台”——第二届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在此启幕。大会为期两天,以“众声成乐”为主题,集结了国内外知名创作者、行业头部平台、专家学者与产业机构,共同探讨网络视听产业的未来路径。

作为国内首个以“创作者”为主角的行业省会,大会自2023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为中国网络视听产业的重要风向标,并于今年实现全面升级。据了解,大会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片区主办,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

“星光闪耀”照亮创作未来

大会分为“寻光篇”“铸光篇”“聚光篇”三个篇章,汇聚创作者、平台与城市的多重力量,共同奏响“众声成乐”的时代交响。

今天下午,大会“寻光篇”以《星声》云上访谈形式拉开序幕。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互动对谈中,七组嘉宾围绕不同主题,分享了他们对内容创作的思考与实践——叠纸游戏《奇迹暖暖》制作人阿喵分享了这款换装游戏如何成长为承载文化符号的IP;上海本地视频博主G僧东讲述沪语方言从“本地梗”走向“全网社交货币”的破圈历程;纪录片美食账号“食贫道”主理人饼叔探讨了美食如何成为串联大众兴趣与社会议题的桥梁;腾讯视频AI产品负责人张道旭指出“AI正在逐渐成为创作者的‘生产伙伴’,为内容赋予新维度”;编剧、导演、制片人,万维猫动画创始人王裕仁以《凡人修仙传》IP运营为例,分享了国创IP在“长跑”中积累耐力、超越时间的经验;小红书博主“这是中国的From China”带来非遗短视频的实践故事,展示网络视听如何激活传统文化的新生命。最后,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毛冬以“兴趣驱动创作”为主题,分享个人兴趣演化为职业道路的个人故事。

当晚19点,主办方、平台代表、UP主齐聚杨浦区大创智公共服务平台,以“铸光篇”将大会推向高潮。德国钢琴家、B站知名音乐UP主oskarpianist,携手古筝指弹艺术家墨韵Moyun、大三弦非遗传承人桂梓三弦与小提琴演奏家拿弓子的波塞东同台献演。东西方乐器的韵律交织在一起,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

现场还发布了《2025年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白皮书》。报告指出,用户正在从追求即时刺激转向“长观看”“慢体验”,知识类、纪录片类等深度内容的价值凸显;创作者需要通过系列化、IP化的方式沉淀资产;平台也需要从流量分发系统升级为“文化资产操作系统”,通过版权保护、商业扶持和人才培训,把创作者的想象力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资本。

随后,现场接连开启两场主题演讲。哔哩哔哩董事长、CEO陈睿以《互联网时代的优质内容》为题发表演讲,呼吁创作者和平台共同抵御“流量焦虑”,坚持内容精品化和兴趣社区化;抖音集团上海公司负责人余建军则以《连接与共生:短视频时代的城市叙事创新》为主题,探讨了短视频如何成为城市文化表达的新窗口。

在轻松活泼的“开放麦”环节,脱口秀演员、喜剧编剧、《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总冠军何广智以《上海,我的灵感房东》为题,讲述了他在上海获得的创作灵感;B站百大UP主、《透明梵高》作者小透明明TM分享了在流量时代坚守艺术家创作初心的故事,真切表达了创作者的成长心路。

大会还揭晓了“潮涌2025 听见上海的心跳”优质内容创作者。拿弓子的波塞东、Nico的日常、oskarpianist、哇塞几张、小透明明TM、墨韵Moyun、吐提古丽热杰、食贫道、这是中国的From China、保保熊等十名创作者,凭借在各自领域的高质量内容创作入选。

最后环节“围炉夜话”由东方卫视主持人冯琳主持,邀请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上海电影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奇谭》、《浪浪山小妖怪》总制片人、策划李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周葆华,“乌合麒麟”团队主策划、影视出品人胡睦洋,以及搞笑博主、中英文喜剧演员ASHTON PAUL MICHAEL(保保熊)齐聚,围绕“秒针与刻刀:我们该把时代刻在哪儿?”主题进行圆桌对话。参与的“大咖”各自发表产业洞见与个人经验。

“优质内容”成为杨浦“硬通货”

事实上,网络视听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应用形态。《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突破10亿,占网民总数的九成以上。其中,短视频、音频、知识分享、直播等细分赛道发展尤为迅猛。

上海,凭借平台集群、政策支持与城市场景优势,正在成为观察这一趋势的理想窗口。而杨浦,更以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片区之姿,成为上海极力打造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

近年来,杨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学+大厂”特色优势,数字经济发展厚积成势,集聚了抖音、美团、B站、小红书、得物、京东达达等数字经济企业8300余家。2024年,杨浦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占比超30%,营收占比超60%。20多年来,杨浦区从工业产值占全市五分之一,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占全市五分之一,实现了两个“五分之一”的历史性跨越。

这里是上海创新浓度最高、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杨浦“文化+科技”氛围浓厚,在线文娱产业正蓬勃生长。近年来,杨浦还着力打造在线文娱产业链,并将其作为杨浦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重点发展,涌现出一批抖音、哔哩哔哩、美团、得物、叠纸等平台头部企业,声网、所思科技等技术型潜力企业,小宇宙、圣瞬文化等泛娱乐场景企业,还有敦煌当代美术馆、完美BO5电竞中心、百联ZX造趣场等一批青年打卡新地标。2024年,杨浦区在线文娱产业链规模超过800亿元,成为杨浦经济动能转换中重要一环。

今年7月,杨浦在线文娱产业再添新载体“V聚场”集办公、培训、直播等功能于一体,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创新创意创作的舞台。自投入运营以来,V聚场已快速成长为杨浦区数字内容生态的核心枢纽,这个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创新空间,不仅是“沪九条”、“YOUNG立方”政策立方体等政策文件发布后的首个落地场景,更是一个集“孵化-创作-培训-直播”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开业两个月来,V聚场吸引了21家优质主体入驻,包括苏星河牛通、G僧东等13家头部“大V”工作室以及8家MCN机构,“磁吸效应”已然显现。

从老工业区到生机勃勃的“知识型社区”,伴随着互联网内容创作者集中入驻,大学的创新动能、“大厂”的平台势能、“大V”的传播效能在杨浦互相交织、彼此赋能,杨浦正形成“大学-大厂-大V”集聚的“创新大三角”

近年来,上海通过大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多元形式,为创作者群体提供全链条支持,黄浦和杨浦两区将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集聚区,持续以政策扶持、公共空间与商业场景的开放姿态,为创作者打通创意与产业、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际的多重通道。

第二届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奏出一场属于创作者的交响,展示了内容的无限可能,也为产业描绘了更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未来,上海将进一步通过“众声成乐”的合奏,持续强化“世界会客厅”的文化辐射力,促进网络视听产业释放更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走向世界。

来源:上海杨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