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唐朝有个“最佛系诗人”评选,孟浩然必定高票当选。这位老兄的人生信条大概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轻松。”他生活在开元盛世,那是个卷生卷死的时代——别人在官场挤破头,他在山水间睡大觉;别人在写马屁诗求关注,他却在打鼾间隙吟出了“春眠不觉晓”。
如果唐朝有个“最佛系诗人”评选,孟浩然必定高票当选。这位老兄的人生信条大概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轻松。”他生活在开元盛世,那是个卷生卷死的时代——别人在官场挤破头,他在山水间睡大觉;别人在写马屁诗求关注,他却在打鼾间隙吟出了“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的日常堪称古代版“躺平”指南。据说有次他约好与友人泛舟,结果友人到了,这位仁兄还在呼呼大睡,睡得那叫一个浑然忘我。醒来后不但不愧疚,反而大笔一挥写下“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好家伙,把爽约睡懒觉写得如此清新脱俗,这功力也是没谁了。
他的《春晓》更是懒人界的千古绝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春天太好睡了,鸟叫都吵不醒我,昨晚好像刮风下雨了?花花掉了几朵?关我啥事继续睡。谁能想到这首每个中国小孩都会背的诗,本质上是个睡懒觉的自我辩解呢?
但千万别以为孟浩然真这么懒。人家可是隐居在鹿门山的专业人士,把“不上班”这件事干成了行为艺术。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翻译过来:我的办公室在山里,同事是松树,上下班时间随心所欲。这种生活让996的现代人看了,怕是要流下羡慕的泪水。
更气人的是,这位佛系玩家居然靠着躺平躺成了顶流。李白是他的头号迷弟,直接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相当于唐朝版的“我是孟浩然的死忠粉”;王维给他画肖像,杜甫给他点赞转发。用今天的话说,孟浩然就是盛唐诗人圈的KOL(关键意见领袖),而他的成功秘诀竟然是——不怎么努力。
不过孟浩然的躺平哲学可没那么简单。他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一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暴露了小心思:表面说我看别人钓鱼好羡慕哦,实际在喊话:朝廷大佬们,给我个官做做呗!结果没想到唐玄宗真的来了,孟浩然却紧张得躲到床底下,还被揪了出来。皇帝让他作诗,他居然念了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翻译过来就是:我没本事,英明的皇上不要我,生病了朋友们也不理我。皇上听完大怒:“你自己不来应聘,反倒怪我不用你?”得,到手的工作机会睡没了。
但这就是孟浩然的可爱之处——他并非真的不想工作,只是不想为了工作失去自我。他的《过故人庄》写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画面多美好:老朋友准备点农家菜,喝点小酒,聊聊庄稼长势,约定秋天再来看菊花。比今天在星巴克谈几个亿的生意自在多了。
孟浩然用一生证明:成功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他的诗歌里没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狂放,没有杜甫“国破山河在”的沉痛,只有淡淡的日常之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原野空旷,天空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月亮离人好近。这种闲适与平静,不正是被内卷折磨的现代人最渴望的状态吗?
如今1300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背孟浩然的诗,不是因为他的官职多大(他基本没做过官),也不是因为他的人生多成功(他求官失败),而是因为他活出了许多人不敢活的模样——在一个人人争着上岸的时代,他选择漂在海上看月亮。
所以下次闹钟响了你还想再睡五分钟时,大可理直气壮地说:我这不是在偷懒,我是在践行孟浩然的诗歌精神!
来源:善良咖啡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