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民是抗战胜利的钢铁长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20 12:05 1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云南各族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人民是抗战胜利的钢铁长城

张建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云南各族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领导团结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在云南方向正面战场上,由龙云地方势力派领导的全面抗战,云南各族人民在全国军民的支援下,顽强拼搏,不怕牺牲,艰苦坚持八年抗战,滇军与中国远征军及盟军一道,消灭日寇侵略者,解放被侵占国土。

为此,云南人民付出重大牺牲伤亡代价,取得了历史性的卫国反侵略抗战的伟大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中,云南抗战分为三个阶段:

云南抗战第一阶段,云南是大后方。

云南作为中国抗战西南大后方,积极支持滇军出兵远赴江浙苏台儿庄等地参加淞沪会战等正面战场防御作战和战役的多重任务上担任重任。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云南各族人民直接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正面战场和滇西滇南作战中,同心聚力、奔驰六省参战,付出重大牺牲。

首先,国难当头,云南组建滇军60军出征血战台儿庄消灭日军,给日军重大打击。

在抗战八年期间,云南先后组建第60军、第58军、新3军,滇西敌后五个纵队等部队,共计40余万云南子弟兵奔赴抗战前线,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和中条山战役等战斗中,展现出滇军劲旅、铁血忠勇、视死如归和不畏强暴的中华民族气节。其中,1937年10月,滇军60军在台儿庄战役中对日军发起猛烈攻击,牺牲上万勇士。这样的卫国英雄。惊天地、泣鬼神。万古缅怀。

云南抗战第二阶段,相持阶段。

云南各族人民英勇担负起构筑抗击日本侵略者西南屏障的重任,日军占领越缅等国后,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云南处于抗战的最前线。

修筑滇缅公路,构建滇西怒江防线和滇南防线抗击日军。

全省转入战时体制,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云南各族人民参与滇西抗战,9个月抢修通1146公里昆明至缅甸腊戍的滇缅公路。

为抢运抗战军需物资作出重要贡献。

日寇入侵滇西国土后,云南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积极组织民间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滇西抗战,组织敌后游击纵队等,共同抵御外侮。

云南八年抗战,全省提供了滇粮,滇工、滇币等全方位支持。

西南联大等大中专不少学生在民族危亡之际,积极投身于多种战时工作。

据统计,西南联大8000多名学生中,参加抗战的学生总数1100余人。

其中,为满足抗战时期来滇盟军和援华组织人员配备翻译人员的迫切需求,西南联大大部分参军学子承担翻译重任。

部分译员因战事需要到抗战前线去,被分配至滇缅战场的美军联络组、飞虎队司令部及驻印军,负责情报、武器、航空等操作指导等方面和参加到昆明广播电台国际外语的翻译和广播工作,扩大抗日宜传。

云南抗战第三阶段,滇西战略大反攻,解放滇西缅北。

云南人民举全省之力参军参战,承担起战时对前线的后勤保障和反奸反特保卫后方治安的重任,为全民族抗战胜利贡献了云南力量。

危急时刻直接出征卫国而战,取得重大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军民。

1942年1月,日军从泰国人侵缅甸,并从海上登陆侵占缅甸仰光,中国政府为保卫滇缅公路,应英国政府请求,决定派出十万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日。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先胜后败,遭受重创,被迫退回云南,日军趁势占领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

1944年5月中国军队强渡怒江、中国军队以及云南各族人民为收复腾冲、松山、龙陵等滇西失地英勇奋战、解放滇西和缅北,与中国驻印军在缅北芒友胜利会师。

及时打通了中印公路和铺设输油管线至昆明,大量军需物资运进昆明,支援全国抗战,为全国抗战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支援。

云南作为抗战前线,建设云南人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在滇路上有大突破。

交通上,公路、铁路、机场、滇池、江河航运、茶马古道人畜驮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和通道建设和运营一齐上、军用器械制造和粮食捐款补给上百万吨等方面贡献八年巨大,对战时后勤补给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在开通全省重点县市及大后方电话电报,邮政报刊等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保证与前线的信息畅通。

一是全员共筑战时运输生命线。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打通并运营滇缅公路和配合盟军开辟昆明至印度多个重要城市的驼峰航线,成为当时中国接收国际援助、运输战略物资和开展对外贸易的生命线。

在滇缅公路修筑过程中,云南各族人民自备干粮,肩挑锄挖,不怕伤亡牺牲,风餐露宿,在短短9个月时间内构筑起中国抗日物资运输的生命通道。

日本从缅甸侵入滇西后,云南从抗战大后方变为抗战最前线,在滇缅公路惠通桥以西已被日军占领的情势下,中美两国决定联合开辟驼峰航线。

云南人民在建设驼峰航线机场时,由于没有工程机械等助力,全靠民众自带简陋工具,肩挑手提人力完成所有基础工程,世人惊叹。

二是滇工做大贡献。

全省共建云南战时工业体系80余户军民骨干企业及数百家中小微企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确保长期抗战必备的军事民用补给,壮大和发展抗战国防军事工业,国民政府集中财力物力组织中央机器厂、中央电工器材厂和中央无线电器厂、昆钢、飞机制造厂、兵工厂等企业从内地城市迁至云南昆明等地。

其中,建设在昆明海口的第五十一兵工厂,于1941年6月试制出中国第一挺机关枪,而后实现量产,于1941年至1945年间生产出15000余挺机关枪,并修理火炮970余门、轻重机枪8000余挺、步枪2200余支,大量枪弹炮弹支援前线。

制造出第一架军用望远镜、第一根电缆、第一吨电炼钢锭、第一袋高标水泥。

出产大量的军工配件和民生急需生活品,生产大量军服和机电碾米磨面机提供各县和前线军需。新建昆钢、马街、宜良可保、嵩明四营等电厂,加快煤矿开采保证工业和民生。

三是全省动员保障战略物资供应。

昆明成重庆之后中国第二大兵工城市。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各族人民以粮食、蔬菜、畜禽、水产鱼类,蛋奶、副食品等资源补给前线,为抗战胜利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在筹粮方面,云南从1933年开始在全省实施积谷备荒政策,到1937年云南全省储备积谷2145万多公斤。

1944年,为支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大反攻,滇西各县筹集谷物1650万公斤。

在捐款方面,云南民积极响应抗敌后援会捐款购买飞机的号召,于1941年捐献出飞机30架,名列全国第一。

在捐物方面,云南于1941年底超额完成募集百万双布鞋的任务,至抗战结束捐献寒衣总数在200万件以上。

在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间,每日向驻滇美军供应肉牛40头、生猪60头、鸡鸭鱼蛋等。坚持到抗战胜利。

打好一切为胜利的治滇总体战

在全民族危亡时刻,云南爱国知识分子、青年学子和社会人士,广大军民等以"教育救国"为宗旨,以"媒介抗日宣传阵线"为利刃,在硝烟中构筑起一道坚强的抗战思想组织和军事防线,为抗战时期直至中国抗战胜利。

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的"教育救国"实践。

抗战中,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刚毅坚卓"的校训,树立起引领全民族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

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教授学者撰写或出版的书籍达百部以上,并开设1600门以上的课程,培育出以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朱光亚和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在民族危亡时刻保存了国家的文脉和学脉,践行了"文化抗战"和"教育救国"的文化使命。

云南省主席从富滇新银行特批十万滇币,从省财政厅拔款10万元,共计20万元支持西南联大办学和救济困难学生。

全民动员,大力宣传支持抗战。报纸媒体的"媒介抗战"宣传。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社会各界发起"媒介抗战"。

其中,西南联大通过进步壁报《群声》《腊月》《冬青》《热风》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全国抗战前线战况;昆明本地的《云南日报》《云南国民日报》《朝报》《中央日报(昆明版)》等报纸,将区域责任融入全民族抗战的语境之中,实时报道战争进展,盛赞抗战将士英勇善战事迹,成为提振民族抗战士气的媒介阵地。批判亡国论、投降派、妥协派。支持镇压汉奸、特务反动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组织广大文化人士、艺术家、大中学生,根据抗战前线和后方的战事战况、形势任务等宣传需要,创造出各种形式的抗战文学艺术音乐作品。

以抗战戏剧为例,出演有《义勇军进行曲》《血洒卢沟桥》《夜光杯》《八百壮士》;出演的《无名小卒》《死亡线上》;出演的《保卫卢沟桥》《当兵去》等戏剧表演走上街头、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既受到了战时广大军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极大地激发了云南各族各界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涌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云南民主气氛浓厚,全省人民和社会各界及广大企业家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形成共识,效果显著。不畏日军对昆明的狂轰濫炸,坚持高牶抗战大旗,敢于斗争,克服万难万险,团结一切抗战力量。夺取最后胜利。

工厂工人为前线需要,加班加点生产军需物资,全省城产联防,保路通,抢修被炸道路,

各级军民医疗单位收治伤员等等。全省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为抗战尽力奉献。涌现了

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

日寇穷凶极恶,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对日宣战,加大对中国抗战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云南是美国等盟国援助的重点和通道。

美国志愿飞虎队和后来的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盟国、世界人民给于中国人民抗战大力的支持和援助,为战胜日寇侵略者提供了有力帮助,付了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各族人民通过直接参军参战,消灭日寇侵略者,在正面战场上保家卫国、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作用,坚持抗战八年的光辉历程,将云南的命运与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舍身忘死,前赴后继,发扬赓续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抗战精神,在抗战中在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日爱国统一战线领导下,坚持全面抗战,历经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今天,我们庆祝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要不忘国耻,缅怀先烈,铬记历史,珍爱和平,开拓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新云南而努力奋斗!

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作者:原昆明市政协常务副主席

来源:夏吟云南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