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空间 VR关键词——技术创新带来电影级提升等行业突破

摘要:大空间 VR 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正逐渐成为文旅产业的新宠。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空旷的空间,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在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空间 VR 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大空间 VR迎来风口

大空间 VR 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正逐渐成为文旅产业的新宠。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空旷的空间,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在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空间 VR 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大空间 VR 行业在 2024 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北京的《唐宫夜宴》高度沉浸式再现盛唐宫廷生活,到近期火爆上海的电影级《最后的玛雅》、XR型《秦潮觉醒》项目等,以及深圳的《登月奇旅》将人类首次登月故事搬入虚拟空间,多个城市推出的标志性 VR 大空间项目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还有如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举办的 “元梦山海” 评选活动也展示了国内 VR 大空间技术的高水平应用,为行业树立了创新实践的标杆。

然而,尽管文化类 IP 内容的涌现为大空间 VR 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优质 IP 内容的缺乏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许多项目的内容创意主要集中在华夏文化、经典影视和历史题材上,相似程度较高,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与延展性。此外,资金投入较少也限制了内容质量的提升,与国外相比,国内 VR 内容在连贯性和体验深度上还有一定差距。

从产业链角度看,大空间 VR 的发展涉及上、中、下游多个环节。上游的内容开发商通过高精度建模和 VR 技术为用户创造虚拟剧本内容,硬件设备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中游平台为上下游提供连接支持;下游的场地运营方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尽管面临种种挑战,大空间 VR 在中国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内容创意的提升,有望成为中国数字文化和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项目关键词

1. 还原度

众多大空间 VR 项目致力于为用户打造身临其境的感受,沉浸感成为其关键特征之一。像《消失的法老》,通过 1:1 高精度重建还原埃及胡夫金字塔内部和周围环境,让游客仿佛穿越回远古埃及。这种沉浸感的营造,让用户不仅仅是在观看,更是在亲身经历,极大地增强了体验的吸引力。

2. 互动性

互动性也是大空间 VR 项目的一大亮点。以《风起洛阳》为例,它集多种元素于一体,玩家可以抽取角色,扮演 “不良人” 参与游戏剧情,手持变成十字弩的手柄进行战斗,还能与 NPC 互动。整个体验过程中,玩家不仅坐在 5D 座椅上,还能在密室逃脱部分充分利用 VR 设备和手柄,感受被敌人击中时设备反馈的红色晕染,最后根据射击敌人数量排名并获得小奖品。丰富的互动环节让玩家真正成为体验的主角,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

3. 视觉突破

作为视觉主导的娱乐项目,大空间VR始终在追求技术上实现对视觉体验的突破。近期火爆上海的玛雅VR展——《最后的玛雅・雨林秘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采用 Unreal Engine 5(UE5)的虚拟制作技术,这一创新举措使大空间 VR 在视觉品质上实现质的飞跃,将其带入电影级的新纪元。UE5 的全新光线追踪、动态全局光照、影像级别的画质等技术特性,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的真实感,让古玛雅文明在 VR 世界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在 VR 领域内,UE5 的应用难度巨大,需要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处理好网络延时等问题。《最后的玛雅》对虚幻引擎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大空间 VR 带进了电影级的新纪元。

4. 科普意义

大部分大空间 VR 项目都以科普为体验重任之一。比如《奇遇三星堆》,由官方授权指导,通过展示缩小版挖掘坑、放大版成都平原地形地貌等独特视角,搭配古蜀人迁徙路线,以全息方式向观众科普三星堆历史。在体验过程中,文物标签文字随时复现,让观众在趣味中获取知识,这种科普性的体验对于文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5. 技术创新

许多 VR 大空间项目在技术路径上不断探索。如 “激光定位” 路线、“背包方案” 路线、“串流方案” 路线和 “单头显方案” 路线等,不同技术路线对应成本也大不相同,但都在为提升用户体验而努力,也有如《最后的玛雅》项目更是提出了电影级+大世界+无背包全推流的三大高品质标准等,尽管目前国内大空间VR仍在标准探索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创新必然是大空间 VR 行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优质的大空间 VR 项目涌现,为用户带来更加震撼的体验。

2025大空间VR挑战与机遇

1. 挑战

同质化严重:目前市面上很多大空间 VR 项目的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创新。例如山海经主题都会有个 “小精灵” 式的引导 NPC,唐朝主题就是沉浸式游大唐,金字塔主题更是相似度很高。这导致很多项目体验下来,让人感觉就像是看了一场没那么舒服且画质并不高、内容不够吸引人的 5D 电影。

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在眩晕控制、画质清晰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一些项目体验过程中,由于时延、卡顿等问题会让人产生眩晕的感觉。而且目前很多大空间 VR 项目虽然在努力提升画质,但与理想中的电影级画质还有一定差距。

用户体验门槛较高:VR 设备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用户体验的普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一套高质量的 VR 设备可能需要花费数千元甚至更多,这使得很多人对大空间 VR 体验望而却步。

2. 机遇

跨界融合:与影视、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进行跨界融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例如一些大空间 VR 项目与博物馆、科技馆合作,推出科普式体验展览,如《奇遇三星堆》,通过全息方式科普三星堆历史,寓教于乐。

技术进步:新的技术突破为 VR 体验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Unreal Engine 5 的应用使得大空间 VR 在视觉表现及物理交互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呈现出电影级的画质。此外,3DCAT 实时渲染云为 VR 大空间行业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利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为 VR 设备提供实时云渲染服务,大幅降低了对终端硬件的要求,使得 VR 体验更加轻便和便捷。

市场需求增长:消费者对 VR 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人们对娱乐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大空间 VR 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文旅产业中,大空间 VR 项目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消费者将有机会体验到大空间 VR 的魅力。

来源:正法视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