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6-7月几乎是2013年以来动销最差的2个月,”一位四川高端酒经销商坦言。尽管8月开始宴席订单有所回暖,郊县需求相对旺盛,但9月宴席用酒量仍同比下降约20%,预计中秋国庆销售同比下滑20-30%。
“白酒消费高地”失守?四川市场深陷行业调整漩涡。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不再像往年那样为中秋国庆备满库存,而是谨慎地等待着市场信号的明确。”这是2025年四川高端白酒市场的真实写照……
“今年6-7月几乎是2013年以来动销最差的2个月,”一位四川高端酒经销商坦言。尽管8月开始宴席订单有所回暖,郊县需求相对旺盛,但9月宴席用酒量仍同比下降约20%,预计中秋国庆销售同比下滑20-30%。
该经销商预测,与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总产量同比下降5.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93%的趋势一脉相承……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正式告别“量减价增”的增长逻辑,转向“量价齐跌”的新阶段。今年上半年,行业总产量同比下降5.8%,利润总额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库存压力仍是白酒行业最严峻的挑战!”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直言,库存危机的根源在于行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
首先,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脱节是核心诱因——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盲目扩产,而实际消费量受宏观经济放缓、年轻群体偏好转变等因素持续萎缩。
其次,过度依赖压货式增长模式加剧了危机,部分企业通过向经销商强行压货制造虚假繁荣,导致渠道库存堰塞湖效应。库存压力长期存在,白酒行业深陷价格倒挂的恶性循环。
根据《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6个月出现倒挂的产品中,800元-1500元价格段产品最多,占到32%。
让白酒行业从业者感到忧心的是,截至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品价格倒挂的情况不仅没有缓解,甚至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
根据《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800-1500元价格带是价格倒挂“重灾区”。
以飞天茅台为例,自进入2025年以来,其市场售价一降再降。9月,在拼多多平台上已经出现低于1800元/瓶飞天茅台(53度500ml)。飞天茅台的市场售价下跌暴露出高端白酒市场的深层危机……
一方面,电商平台通过百亿补贴直接击穿传统经销体系,导致渠道层层加价模式彻底失效;
另一方面,感受到年轻消费群体对高度白酒的兴趣持续减弱,囤货客抛售库存引发价格踩踏。
最严重的一点是,当前价格倒挂已形成恶性循环,经销商为回笼资金低价抛售,进一步加剧市场混乱。
素有“白酒消费高地”之称的四川市场,如今也未能幸免于行业的深度调整浪潮,省内的酒商们正普遍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酒不好卖了”成为共同心声。
往日的推杯换盏、畅销不衰的景象正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与日益缓慢的动销节奏……
一方面,大环境中的消费理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商务宴请与大众消费均趋于谨慎,消费者在选择上更加挑剔,对价格也更为敏感;
另一方面,省内外品牌竞争陷入白热化,不仅全国性名酒不断下沉渠道、挤压市场,省内众多区域品牌也为争夺有限客源而贴身肉搏,导致价格体系混乱,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
曾经的“坐商”模式已然失灵,酒商们被迫向“行商”转型,但在营销成本高企、渠道碎片化(如直播电商分流)的背景下,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这个曾经最具韧性的市场,如今正真切地感受着行业寒冬的凛冽,如何在这场调整中生存并找到新出路,是摆在每一位四川酒商面前的严峻课题。
当前,与行业高库存表象不同,四川高端酒经销商库存普遍处于历史低位。这主要源于回款积极性回落。今年中秋国庆前,经销商仅完成必要的一线名酒回款。其他回款任务需要看双节动销情况再做决定,反映出渠道信心的不足。
在一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看来,高端酒消费客户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基建客户占比从30%+回落至10%左右,医疗和教培行业需求也有明显回落。科技行业消费者呈现出“喝好喝少”的特点,更注重品质而非数量。
以上一系列变化推动产品结构向“风味+健康”双导向进化,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销量增速显著。
此外,居民宴席持续增长且呈现多元化特点,退休老人聚会增多,退休老人的寿宴和金银婚宴等成为新的增长点。这反映了中国社会快速老龄化对白酒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目前来看,市场仍在等待中秋国庆的最终销售数据。无论结果如何,2025年都将被记录为中国白酒行业转型的关键一年——消费者比以往更加理性,酒企比以往更加务实,而那句“喝少点,喝好点”的消费理念,终于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未来,面对一个消费更理性、产品更聚焦、渠道更高效、竞争更集中的时代。只有那些能够读懂新人群、适配新场景、驾驭新营销、打磨新产品的品牌与酒商,才有望在变局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增长空间。
来源:酒哥杨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