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查干湖为纽带,探寻辽金与满蒙文化的交融共生(之一)作者鲁振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1 06:18 1

摘要:查干湖是松原生态核心,也是辽金文化融入关东文化的关键纽带,其文化脉络既承载古代文明印记,又在当代实现传承与传播。 查干湖地处辽金“春水秋山”捺钵制度核心区域。《辽史·营卫志中》(卷三十二)记载:“春捺钵曰鸭子河泺(查干湖古称),皇帝正月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

本文仅阐述松原文化属性及查干湖旅游文化相关内容。因本人非专家学者,手头资料有限,无法详尽标注文献出处及日期,此次分享仅作抛砖引玉。

岁月

查干湖:辽金文化的地理坐标与塔虎城的历史遗存

查干湖是松原生态核心,也是辽金文化融入关东文化的关键纽带,其文化脉络既承载古代文明印记,又在当代实现传承与传播。 查干湖地处辽金“春水秋山”捺钵制度核心区域。《辽史·营卫志中》(卷三十二)记载:“春捺钵曰鸭子河泺(查干湖古称),皇帝正月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辽代皇帝曾在此定期开展渔猎、议事活动,这奠定了松原作为关东辽金文化遗存集中区的地位,也赋予其“皇家渔猎文化”基因,具体体现在与捺钵相关的礼仪规范及渔猎传统习俗中。

查干湖当代的文化传播与精神传承,离不开地方力量推动。前郭县委重视查干湖文化宣传与精神弘扬,曾邀请各地作家、诗人到访,以文字展现查干湖生态、历史与人文特色,扩大其文化影响。湖畔的引松纪念碑,记录了查干湖与当地百姓共生共荣的现代历程——原前郭县委书记付海宽带领全县人民改善湖区生态、提升民生水平的实践,是查干湖文化中“实干担当”精神的体现。

刘鸿鸣所著《查干湖的丰碑》对这一过程有详细刻画,使查干湖文化从古代延伸至当代,更贴近民众。 查干湖周边的塔虎城在历史上地位重要。

辽代时为长春州,金代时为新泰州,是民众参与历史建设的见证。《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2020年塔虎城遗址发掘报告》显示,辽金时期的塔虎城是控制松嫩平原的军事要地与交通枢纽。现存夯土城墙残高约5米,夯土层中留有古代工匠与戍卒劳作痕迹。

13世纪初成吉思汗攻占此地后,城内出土辽金民用陶罐、铁犁与蒙古骑兵铁镞(数据源自《松辽文物》2021年第2期《塔虎城遗址出土器物整理简报》)。这些文物证明,历史虽由帝王决策推动,但离不开民众参与。戍卒的铠甲碎片、民众的生活器具与帝王的祭湖礼器,共同呈现辽金历史全貌,使松原辽金文化兼具“皇家叙事”与“民生记忆”。

查干湖东南方向的大金得胜陀颂碑,碑文详细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誓师反辽的历史,体现该区域在政权更迭中的战略意义。结合塔虎城周边出土的辽金铁镞、骨鱼钩等渔猎工具(《东北考古与历史》2022年第1期),可证实当时当地以渔猎为主、农耕为辅的生产模式,这与辽东以农耕为主的文化形态形成明显区别,符合关东文化“兼容并蓄”特点。 辽金时期的“祭湖文化”传承至今。辽代皇帝“祭水神”仪式融合契丹萨满信仰与中原礼仪;金代女真族延续“拜湖祈福”传统,核心是百姓对湖水滋养生命的敬畏。经千年演变,这一传统成为查干湖冬捕“祭湖醒网”仪式的核心,是松原关东文化的重要历史标志。

来源:抱拥朝阳之秋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