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新闻网邀请长期从事中国业务的本间哲朗畅谈在中国经商的乐趣、当前最值得关注的要点以及日中商业前景。本间哲朗是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并自2023年4月起担任中国日本商会会长。
日本新闻网邀请长期从事中国业务的本间哲朗畅谈在中国经商的乐趣、当前最值得关注的要点以及日中商业前景。本间哲朗是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并自2023年4月起担任中国日本商会会长。
日本新闻网问:第一次来中国时的印象如何?
本间哲朗答:我于1989年1月初次到访上海,1991年首次来到北京。回想起第一次到访的上海,当年的夜景可以用“漆黑”来形容。当时由于电力短缺,并不是到处都会亮起路灯。街上行驶的车辆也比较少。那时外国人如果预约出租车,要前往能够接待外宾的宾馆使用“外汇券”才可以。现在我们用手机软件瞬间就能叫车,年轻人听到这些往事或许感觉难以置信。确实,40年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变化幅度之大确实超乎日本人的想象,或许中国人自身也未曾预料。
20世纪90年代,我们公司所在的北京国贸商业区刚启动建设。仅仅过了30多年时间,如今举目四望,国贸地区已发展成摩天楼群。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一段混乱与巨变并存的时期。当时,中国经济逐渐进入高速增长期,各种巨变轮番上演,制造业异军突起。
问:去年11月,中国对日本恢复免签政策。
答:遗憾的是,今年到访中国的日本游客数量增长乏力。如果不亲眼见证当今的中国,就无法切身感受到其蓬勃发展之势,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我现在逢人便说“请务必亲自来中国看看!”
问:近期日中关系出现改善迹象,您如何看待?
答:常有人指出,日中交流偏重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交流较少。但自去年以来,日本国会议员访华频次增加,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在野党人士及执政党议员交流团都积极访问中国。日本方面表现出谋求理解中国现状的姿态,这一点值得肯定。
如今日本国内关注中国创新的氛围正在升温。这离不开日本媒体对中国创新成果的多方报道。
日本多家电视台报道了在中国举办的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也引发关注。媒体发挥的作用弥足珍贵。坦白说,仅看PPT演示难以留下深刻印象,但若来到中国亲身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感受则完全不同。我经常向大家推荐“请看一下这个”“请体验一下这个”。
问:如何看待近期中国经济?
答: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重心在地域和行业维度都在发生较大变化。这两方面的动态变化正是当下中国经济的特征。
以松下集团为例,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服务器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业务增长显著;而家电和住宅设备业务仅能勉强维持与前一年不相上下的水平。日企亟需将业务重心向增长领域倾斜。
问:未来中国是否仍是重要市场?
答: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是日本的5倍。这片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激烈竞争,优秀企业崛起、落后企业淘汰的机制持续运转。若日企忽视中国市场,恐将在全球竞争中落败。
“中国成本即全球成本,中国速度即全球速度”“忽视中国市场就会在全球败北”。我认为以这种视角审视中国的创新浪潮至关重要。
问:中国商业前景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答:首推生成式AI领域。自深度求索(DeepSeek)问世以来,中国全社会应用和发展AI的势头已堪比美国。这一领域充满机遇。
在汽车相关领域,继电动化之后,中国初创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正展现巨大动能,或将改变全球格局。
松下集团非常关注中国老年人数量增加这一点。我生于1961年,与我同龄的中国人大约有2600万人。60岁至69岁人群比较愿意将钱花在自己身上。关注这一新的发展变化,将在人口老龄化先行国家日本打磨的产品和服务引入中国,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来源:决策与信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