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调整要收尾?3大信号已出现,入场时机别错过(2025最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1 07:44 1

摘要:创新药板块经过一段时间调整,2025年终于迎来回暖迹象。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布局,这3个信号得盯紧了——政策支持加码、企业管线兑现、资金加速布局,每一个都在暗示“入场时机到了”!今天就把这些信号和背后的机会一次性讲透,让你明明白白做决策。

创新药板块经过一段时间调整,2025年终于迎来回暖迹象。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布局,这3个信号得盯紧了——政策支持加码、企业管线兑现、资金加速布局,每一个都在暗示“入场时机到了”!今天就把这些信号和背后的机会一次性讲透,让你明明白白做决策。

2025年创新药的政策利好一个接一个:

- 医保目录扩容+商保目录新设:8月底国家医保局公布的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审查名单里,多款重磅创新药(包括CAR-T疗法、全球首款产品)入选。更关键的是,今年新增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医保+商保双重覆盖,直接打通创新药的市场准入通道,企业收入预期大幅提升。

- 集采明确“新药不集采”:第十一批集采划出红线,创新药不再被纳入集采范围,彻底厘清了集采和创新药的边界。这意味着创新药企业不用再担心“刚上市就被集采压价”,研发动力和利润空间都有了保障。

- 地方真金白银补贴:像深圳这样的创新高地,对完成临床试验并上市的1类创新药,Ⅰ期、Ⅱ期、Ⅲ期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2000万、3000万资金奖励;中央预算内“两业”专项也聚焦创新药产业化,设备投资给15%补贴。这些政策直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让创新更有底气。

创新药企业的研发进展正在加速落地:

- 国产新药商业化突破:智翔金泰的赛立奇单抗上市一周年,已经惠及超万名患者,上半年营收超4500万元,而且这款药已经通过医保形式审查,一旦纳入医保,销量还会爆发。它的另外两款新药也在冲刺上市,研发管线持续兑现。

- 海外BD(授权合作)爆发:还是智翔金泰,上半年和海外企业达成合作,仅首付款就拿到1.43亿元,总金额高达7.12亿美元。这种“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案例越来越多,上半年海外授权总额已经突破60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说明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在提升。

- 头部企业管线丰富: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龙头企业,在肿瘤、自身免疫等领域的多款新药进入临床后期或获批,比如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资金面的变化最能反映市场预期:

- 公募基金加仓:广发创新医疗基金2025年上半年股票仓位提升超10个百分点,十大重仓股里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业占比不小;恒生创新药ETF成立后快速吸金,持仓的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等都是行业核心标的。

- 港股创新药受追捧:港股创新药50ETF份额创历史新高,近5个交易日吸金超4700万元,内资机构成为布局主力。这种“内资主导、外资为辅”的资金结构,说明市场对创新药的长期价值在重估。

- 北向资金逆势流入:虽然北向资金整体净卖出,但药明康德单日流入超7.4亿元,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龙头也获资金注入,聪明钱在悄悄布局。

看懂了这3个信号,接下来就是怎么行动:

- 选对细分领域:优先关注肿瘤、自身免疫、代谢性疾病这些大病种,还有CAR-T、双抗、ADC这些前沿技术方向,这些领域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大,政策和资金也更倾斜。

- 关注两类企业:一类是有爆款药商业化能力的企业(比如智翔金泰、恒瑞医药),另一类是有全球BD能力的企业(比如百济神州、康方生物),这些企业能把创新转化为真金白银。

- 借道基金更省心:如果觉得个股研究太复杂,可以关注创新药ETF(比如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或者重仓创新药的主动基金,分散风险的同时分享行业红利。

- 把握回调机会:现在板块已经有一定涨幅,不建议追高,等回调时再布局更稳妥。可以设置定投,分批买入,降低短期波动的影响。

创新药的底层逻辑是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技术进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对创新药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而技术上,CAR-T、基因治疗等前沿疗法不断突破,创新药的治疗效果和市场空间也在扩大。

现在的调整更像是“深蹲起跳”前的蓄力,政策、企业、资金三个维度的利好叠加,创新药的春天可能真的来了。抓住这波机会,才能在医药投资的长期赛道上占得先机!

来源:阿哲的随笔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