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AI算力革命和智能驾驶普及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光器件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7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3%。行业呈现“基础材料突破-核心器件升级-应用场景拓展”的立体化发展格局。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4.9%,中国市场增速高达145.5%,光学光电子赛道正成为A股市场备受关注的焦点领域。
光学光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撑,从智能手机到AR眼镜,从智能汽车到数据中心,无处不在的光学应用正在重塑科技未来。
在AI算力革命和智能驾驶普及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光器件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7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3%。行业呈现“基础材料突破-核心器件升级-应用场景拓展”的立体化发展格局。
光学光电子产业已经形成覆盖材料研发、精密制造、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体系。随着5G通信、AI算力革命、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光学光电子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4.9%,其中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145.5%。Meta、小米、亚马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均在积极布局。
在智能驾驶领域,L3级法规落地在即,2025年国内智驾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车载光学复合增速超50%。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下放至10万元级车型,带动行业从“高端选配”转向“大众标配”。
水晶光电是全球光学元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几十亿部手机中,每4部就有1部使用了水晶光电生产的光学元器件。
2024年,公司营收62.78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17.35%。
水晶光电从滤光片起家,其红外截止滤光片产能规模全球最大,产销量占全球的30%以上。公司目前已成为微棱镜市场的领跑者,2023年成为全球首家量产四重反射棱镜的供应商。
在汽车电子领域,水晶光电是国内首批量产AR-HUD的供应商,2024年HUD出货量近30万台。2025年1-4月,在国内AR-HUD市场上,公司以5.25万套的装机量和19%的市场份额位列国产供应商第三位。
欧菲光是A股光学光电行业市占率中国排名第一的企业,指纹识别模组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同时具备人形机器人、AI眼镜和华为等多种热门概念。
尽管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报表上亏损了1.09亿元,但同期现金流能力却逆势增强,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管理层逆势扩大生产,存货同比增长10%,合同负债大幅增长162%。这种逆势扩张往往意味着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很可能正处于业绩反转的前夜。
宇瞳光学是智驾平权浪潮下的车载光学龙头,在技术+成本+卡位等多维驱动下,业绩爆发确定性极强。
公司深度绑定比亚迪产业链,占比亚迪智驾镜头份额超60%,覆盖天神之眼系统全系光学组件。2024年订单占比超50%,配套比亚迪“全栈自研”战略。
2024年公司车载镜头产能扩至4000万颗,2025年规划6000万颗(全球份额冲击10%)。公司模造玻璃技术突破,非球面镜片成本较日本厂商低30%,支撑终端车型降本需求。
歌尔股份是全球AR/VR代工领域的绝对龙头,深度绑定Meta、苹果等头部品牌。公司独家代工Meta Quest 4,其光波导模组实现自研突破,北美大客户订单已排至2026年。
2025年歌尔股份AI眼镜代工订单预计达30万台,有望显著受益于行业爆发。公司还在VR/AR领域积极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光迅科技是国内唯一实现MEMS-OCS量产的厂商,2025年中报展现光通信龙头韧性:营收同比增长18%至35.6亿元,净利润4.2亿元(同比+22%)。
公司OCS(光交叉连接)光交换机业务加速落地——上半年OCS相关收入突破1.8亿元,同比增长超300%,成为继高端光模块后的又一核心增长极。
光迅科技在OCS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MEMS微镜阵列+光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技术闭环。其自研的MEMS微镜单元采用“硅基反射镜+静电驱动结构”设计,驱动精度达0.001°,可实现二维偏转角度±10°。
AI眼镜正在成为科技圈的“新战场”。Meta、小米陆续推出新品,苹果CEO库克甚至决心抢在Meta之前推出行业标杆产品。在这轮AI眼镜争霸中,光学企业手握关键底牌——光波导技术。
水晶光电在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阵列光波导等方面均有深厚技术储备。反射光波导技术被列为公司的一号工程,已打通核心工艺,正加速突破反射光波导的全球性量产难题。
全球AI眼镜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21万副增长到2030年的8000万副,2035年更将突破14亿副。这一增长将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智能驾驶的普及为车载光学带来量价齐升的机会。智驾平权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单车摄像头用量从传统2颗跃升至8-12颗,单颗价值量提升至200元+,单车光学价值量突破2000元。
预计2025年国内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达300-500亿元,头部厂商凭借核心供应商地位,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04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光学光电子行业的投资逻辑可以从三个维度分析:短期看订单,如欧菲光合同负债大幅增长162%;中期看产能,如宇瞳光学2024年车载镜头产能扩至4000万颗;长期看技术布局,如光迅科技在MEMS-OCS领域的突破。
投资者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风险:
一是 技术迭代风险。AR/VR、AI技术仍在快速演进中,技术路线的变化可能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影响。
二是 市场需求波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受多重因素影响,可能存在波动性。目前AI眼镜在硬件算力、存储、软件生态及原生应用方面仍面临挑战。
三是 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该领域,可能导致竞争加剧,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是 估值考量。热点概念板块的估值可能较高,需仔细甄别具有真正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光器件行业正迎来“技术突破+需求爆发”的双重机遇期。通过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行业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关键器件自主率超85%的战略目标。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硅光集成、车载光通信、量子信息三大赛道,把握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那些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绑定头部客户、产能持续扩张的企业,更有可能在行业发展中受益。
光学赛道是数字世界的眼睛,随着元宇宙、智能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光学光电子的市场空间将会不断扩大。那些已经提前布局、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光学大潮做准备。
来源:沉浮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