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段时间以来,蓝营内围绕着“改选”的话题也呈现出热化的态势!皆因卢秀燕表态不选之后,不仅一度出现了多达10人表决角逐的局面,也让蓝营内的纷扰不断,甚至出现了相互指责的闹剧!
近段时间以来,蓝营内围绕着“改选”的话题也呈现出热化的态势!皆因卢秀燕表态不选之后,不仅一度出现了多达10人表决角逐的局面,也让蓝营内的纷扰不断,甚至出现了相互指责的闹剧!
而随着昨天(9月19日)领表时间结束,最终的角逐者也已经确定,在4人相继退出后,仍有6人确定参与,包括郑丽文、张亚中、郝龙斌、卓伯源、罗智强以及蔡志弘!也就是说,这次“改选”将会呈现出“六选一”的格局!
不过外界普遍认为,最终大概率会形成“四足鼎立”的情势,也就是最终的结果将会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郝龙斌四人当中产生!其他的角逐者由于声量太低,基本上就是陪跑的角色。如果再细分的话,那么这场“改选”大概率就是“郝郑之争”。
之所以这么说呢?根据前几天一份全部由蓝营人士参与的民调显示,郑丽文获22.2%支持度最高,郝龙斌居次为20.5%,罗智强18.7%排第三,张亚中5.3%为第四。不难看出,这其中最有优势的就是郑丽文跟郝龙斌。
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在预料之中,因为蓝营内同样掀起了一股“世代交替”的风潮,认为蓝营必须要做出改变,而由于郑丽文的论述以及立场等方面更加符合蓝营支持者的期待。所以获得了蓝营基层的支持。这也是其声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民调出炉的时候,郝龙斌还没有确认是否参与角逐,彼时郝龙斌仍在和赵少康沟通最终由谁站出来,这也导致了许多支持赵的人仍在观望。最终确定由郝参与角逐后,赵少康更是直接“领着”郝龙斌去领表,“挺郝”的态度非常明确。所以如今的“改选”氛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也有舆论认为,罗智强也有很大的机会,毕竟根据民调来看,他仅次于郝龙斌,而且差距并不大。但是种种迹象表明,罗智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优势已经出现了分散的情况。要知道,罗智强的支持绝大多数来源于蓝委们的力挺。但自从郝领表后,蓝委的态度就有了转变。
事情是这样的,在9月18日,罗智强前往登记的时候,许多蓝委都现身陪同。当天郝龙斌也在同一时间进行领表,但彼时只有他跟赵少康两人。但到了9月19日,郝龙斌前往登记,也就是将正式参与这场“改选”时,有二十多名蓝委也一同现身,包括之前最“挺罗”的徐巧芯跟王鸿薇。可以说,蓝委的选边站,也让罗智强的优势荡然无存。
有蓝委透露称,在反罢阶段,罗智强不仅自掏腰包,为其他被罢蓝委提供反罢宣讲车,而且还积极为其他蓝委站台,所以无论如何,一定会给与罗站台。不过,该蓝委也提到,罗智强的经历尚浅,若执掌蓝营会比较吃力。也就是说,他们为罗站台,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挺罗。
该蓝委还提到,现在这6名角逐者中,蓝委们普遍认为郝是最合适的人选,不仅有募款能力,又能劝得动“派系”。而且在傅崐萁表态不选后,也私下暗示蓝委支持郝龙斌,所以就出现了这么多蓝委在第二天为郝站台这一幕。
说白了主要还是在傅崐萁的作用下,蓝委们的态度才出现了转变,这也相当于郝龙斌已经分散了罗的优势,如此一来,郝的支持度直接提高了。事实上,之所以郝龙斌会获得力挺,就是他的个性温和。如果由他带领蓝营,那么郝龙斌比较不会冲击到“本土派”现有的蛋糕!所以不仅是傅崐萁率蓝委力挺,而且还陆续获得了“派系”、及多名蓝营“大咖”的支持。由此可见,虽然郝自身声量不足,但有了这些支持,支持度相对来说会有进一步提升。
不过,郝龙斌也有一个明显的短板,他因和柯文哲素有隔阂,因此被质疑不利于接下来整合蓝白。但郝龙斌近日为了能让白营出来为了说句话,频频“示好”白营,甚至还主动找上了,希望可以声援柯文哲。郝也按照白营要求的时间,如期发声。在柯出来后,其依然在密集的发声。白营看到郝如此配合,甚是满意,于是陈智涵也已发声为郝做出了解释。郝龙斌也说了,如果柯文哲同意的话,他还将会上门拜访。
事实上,对白营而言,在郑丽文与郝龙斌之间,自然更倾向郝龙斌。因为从郝目前的动作可以看出,其为了促成蓝白合,一定会对白营百依百顺。而白营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能够在接下来的县市角逐中拿到更多。显然,郝龙斌就很符合他们的期待。可以说,郝龙斌的做法让白营看到了掌握主动的希望。
而这恰好是郝龙斌的一个短板,蓝营基层肯定不愿看到这一幕,毕竟蓝如果只是一味妥协讨好,又或者碍于形势越发依赖对方,那么只会逐渐淡化色彩。所以郝龙斌此举明显是弄巧成拙。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错综复杂的利益交错,从侧面也看出多名角逐者之间处于拉锯僵持状态,或许这一切要等待接下来几轮辩论过后,相应的情势才会更加明朗!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