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搞错!小红书大不同,商家营销逻辑需转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21 09:59 1

摘要:最近几天,美妆圈出了俩反差特别大的事儿:有个国货美妆品牌在抖音花了近1200万做信息流广告,但3个月后,产品转化率才0.8%,仓库里堆了50多万件货卖不出去。

最近几天,美妆圈出了俩反差特别大的事儿:有个国货美妆品牌在抖音花了近1200万做信息流广告,但3个月后,产品转化率才0.8%,仓库里堆了50多万件货卖不出去。

后来他们换个思路,在小红书上找了200个美妆博主帮忙推广,结果45天销量就翻了3倍,库存周转也快了,28天就把货卖完了。

还有个快消饮料品牌,觉得自己在抖音上靠15秒的爆款短视频和直播卖得不错,就把这套模式直接搬到小红书。

没想到,一个月下来,直播间平均人数还不到200,还被用户贴上了过度营销的标签,收到了近300条差评,连品牌在小红书的搜索热度都下降了18%。

有网友很纳闷,为啥同样的营销招数,在抖音和小红书效果差这么多?不就是用户口味不一样嘛,改改宣传词就行,没必要大改营销逻辑吧。

抖音是个单列沉浸式的APP,你打开它,系统就根据算法一直给你推内容,不用你自己找,被动看就行了。

根据抖音官方的数据,用户每天有78%的时间是被动刷内容的,只有22%的时间是自己主动找东西。在这种模式下,营销就得走短平快的爆款路线,用刺激的内容赶紧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让他们立刻就下单。

而小红书界面是双列货架式的,你一打开就能看到一堆标题和封面,得自己挑感兴趣的点进去看,主动找信息的意愿特别强。

小红书的用户行为报告显示,62%的用户会用关键词搜东西,58%的用户会找专门领域的博主看专业信息。

它的算法更看重用户的长期兴趣和精准匹配,营销的话得走深度种草的路子,用专业、细致的内容赢得用户信任。

根据第三方机构艾瑞咨询的《社交平台用户行为报告》,用户在抖音上的主要活动有72%都是碎片化娱乐,在上班路上或休息时刷一刷,主要目的是放松,喜欢有意思、刺激的内容。

小红书上68%的人都是带着目的去搜索的,很多人想知道怎么选护肤品、旅游攻略之类的。他们主要是想得到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自己做决定,所以对内容的要求更偏向专业和真实。

两个平台的用户行为和需求差别很大,如果营销不管这种差异,盲目套用一套模式,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还有网友说,现在做内容不就是要互动多、传播广吗?把抖音的爆款内容逻辑换个地方用到小红书上,应该也能吸引很多流量。

抖音的内容主要就是追流量,看内容能不能火。他们喜欢用反转剧情、洗脑音乐、热门挑战这些来吸引用户分享,从而实现流量爆炸。而小红书的内容逻辑主要是攒信任,看重能不能给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真实体验。

有的商家说,抖音和小红书的内容逻辑完全不一样,直接把内容搬过去是没用的,要根据平台的特性来调整内容策略。

营销逻辑换个路子真不是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多花点钱就啥都解决了。要是平台找错了,逻辑也用错了,就算你砸再多钱进去,最后也是白忙活一场,啥用没有。

抖音那种当下就能让用户下单的模式,还有小红书那种慢慢种草、长期拉信任的模式,没有谁好谁坏,就是各自适合不一样的营销目标而已。

对商家来说,关键是得看清这俩平台的差别,别再抱着一套办法用到底的想法了,得根据每个平台的特点,专门琢磨对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在现在这流量时代站稳脚。

真正管用的营销从来都不是别人干啥你就跟着干啥,而是得把平台咋运作的、用户到底想要啥,都摸得明明白白才行。

来源:龙医生讲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