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来了||让童年扎根自然与生活,守护孩子天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21 10:25 1

摘要:主持人:聚焦学前教育,点亮童年未来。今年,我国首部《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学前教育迎来新发展。烟台市融媒体中心邀请烟台市多位资深园长,就入园焦虑、幼小衔接、兴趣班选择等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提供专业、实用的建议。本场做客直播间的是高新区益文幼儿园园长徐艳。首先

访谈嘉宾:徐艳,高新区益文幼儿园园长

主持人:聚焦学前教育,点亮童年未来。今年,我国首部《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学前教育迎来新发展。烟台市融媒体中心邀请烟台市多位资深园长,就入园焦虑、幼小衔接、兴趣班选择等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提供专业、实用的建议。本场做客直播间的是高新区益文幼儿园园长徐艳。首先,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益文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徐艳:烟台高新区益文幼儿园,是高新区第一所公办园,于2019年建园,现有三个园区、900多名师生,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关怀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快速走上了安全、健康、优质发展的道路,成为山东省游戏实验园、山东省科学保教引领园,全国第一批“生态友好幼儿园”试点园。

主持人:全国第一批“生态友好幼儿园”试点园这一荣誉,充分体现了幼儿园在幼儿生态文明启蒙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我们是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的?

徐艳:益文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润之以爱,育之以慧”,即“润”的教育,强调“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被评为“生态友好幼儿园”对我们而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收获。在我看来,“生态友好”不仅是环境的“绿色”,更是坚守教育的“本真”——让童年扎根自然与生活,让教育守护天性,这完全贴合我们的育人理念。有一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益文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是“养德、启智、健体、怡情、尚劳——为孩子一生奠基”。作为陪伴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我始终认为:若能成就孩子的幸福童年,那么这本身便是对“生态友好”最生动的诠释。

主持人:什么样的童年才是真正的幸福童年?

徐艳: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或许有自己的答案,谈幸福童年就要谈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是坏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基于此,便有了我们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让孩子过属于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让教育回归生活。我们想和孩子一起过生活,和孩子一起好好过生活,和孩子一起过好的生活,好好和孩子一起过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成就幸福童年。

主持人:“属于孩子的美好生活”具体应该是一种什么样态?

徐艳:童年美好生活的样态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自然、自由、自主、自信、自在,这也正是我们幼儿园培养的“五自”儿童。

主持人:请围绕这五个关键词,分享一下咱们幼儿园的做法。

徐艳:首先说第一个关键词“自然”“儿童被称为自然之子,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唐代诗人杜甫那首《春夜喜雨》里这四句可谓脍炙人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觉得我们学前人真应该好好学习那春天的好雨,知道该在什么时节发生,又能够润物无声。这也正是我园教育理念“润之以爱育之以慧”的文化根源。益文幼儿园倡导为幼儿创设亲自然的环境、让儿童跟随自然的节律生活、教育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

主持人:“可触摸的自然”是如何从规划到落地,让孩子真正在自然中成长的?

徐艳:我园三个园区在建设之初就把这条作为室内外环境创设的准则,建有沙池、鱼池、泥池、土坡,种植花草树木,构建“春有花、夏有树、秋有果、冬有景”的生态空间。冬天也有景吗?是的,我们烟台素有雪窝之称,冬天利用雪资源和孩子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滑梯,其乐无穷;我么和孩子一起收集松果、树枝、石头、贝壳等自然材料,去感受、探索、表达、创造。

动物乐园里的兔子、大鹅、鸡、鸭、乌龟、鹦鹉……都是孩子们的玩伴。中海园区小动物是由12个班级轮流照顾,每个班一个周,孩子们每天去喂食、打扫、捡了鹅蛋、鸭蛋就攒起来,等到周五在小厨房做蛋花汤、鹅蛋饼,或者从小菜园割一把韭菜做韭菜炒鸡蛋,都是自己劳动的果实,吃起来格外香!杏山园的兔子已经是开园第一批养的那只道奇兔“巧克力”的第四代孙了。去年,母兔大白生兔宝宝时,孩子们设计产房、照顾幼崽、为大白补充营养,见证了兔宝宝从出生、成长到繁育的生命循环,体会生命延续的奇迹。

主持人:幼儿园在“跟随自然节律生活”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具体影响?

徐艳:我园倡导“跟着节日节气过生活”,每个节气和重要的节日都会有相应的活动,孩子们了解节气民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每年的谷雨时节,我们每个班级都会养蚕。观察蚕宝宝如何吃桑叶、怎样吐丝把自己变成茧?蚕茧几天会孵出蚕蛾?蚕蛾产卵后会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蚕一生中的奇趣变化,更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大班“那一缕麦香”活动中,从“初识麦香”到“传承麦香”,种植园里留存着孩子们年复一年的探索足迹。从秋分时的播种到夏至时的收获,历时一年,在观察、侍弄、等待、收获中感受节气对万物生长的影响,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意。

主持人:孩子们在四时有序的自然节律中成长,这让我想到儿童的成长本身也有其内在规律。

徐艳:相信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种子,可以开不一样的花,长成不一样的树,每颗种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的园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也蕴含着自然与文化的哲学深思。

主持人:结合幼儿园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儿童的“自由”,如何为孩子的幸福童年赋能?

徐艳: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对于自由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我园从精神上、行动上、时间上赋予孩子自由的权利。一是赋予内在的精神自由:“我们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嘴巴倾诉,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二是赋予行动上的空间自由。我园建园之初便提出打造“泛在”游戏模式,让孩子们“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们每周有三次室内外大区域活动,老师们固定站位,把幼儿园彻底变成打破年龄界限的“无边界游戏场”。每当这时,你去观察孩子们那种自由自在、松弛惬意的神态,谁看了都会说:孩子们太幸福了,这就是童年该有的样子。三是赋予弹性的时间自由。如一日生活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盥洗、整理的快慢取餐、进食,不会强调整齐划一。

主持人:幼儿园是如何在自由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的?

徐艳:真正的自由不是撤除所有界限,而是创造一种“弹性保护网”——在安全与道德的基础上,允许儿童按照内在节奏探索、试错、创造。这种自由赋予他们两种终身能力:自主性:在复杂世界中独立思考、做出选择;适应性:在变化中保持好奇与韧性。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所言:“当一个人被允许成为他自己时,他便开始改变了。”

主持人:结合幼儿园的实践案例,谈谈如何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与能力的?

徐艳:自主就是“自己做主”。自主生活、自主游戏、自主规划首先是自主生活:从点滴小事中培养独立能力。在小班入园两个月基本适应后鼓励幼儿自己取点心、水果,小班下学期自己取主食,中班开始独立取餐。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因为吃喝玩乐都是孩子的主业;其次,是自主游戏,孩子们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材料、自由选择游戏内容......正是有了这些充分的自主,才有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情、合作的能力。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而只有这些能力才是未来人才必需的能力,才是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最后,是自主规划,鼓励幼儿在参与决策中培养责任意识。如,孩子们的六一心愿、毕业季活动、给小动物起名字等等,在我们幼儿园,凡是一日生活中与儿童有关的事情,我们都鼓励孩子们参与决策。我想将来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小公民一定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养成。

主持人:幼儿园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

徐艳:自信是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失败后的韧性以及人际互动中的从容。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采用认可、示弱、鼓励的方式,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首先是认可,幼儿阶段的孩子,内心敏感且渴望被关注。当他们的努力被看见、被认可时,自信的种子便会在心中悄然种下。比如大班练习花样拍球时,每次排练,老师都会录下来,把最好的一次在班里播放给小朋友看,并具体指出每个孩子的进步,有时可能只是一个表情或者一个眼神,或者全程没有掉球。老师还会有意识地去邀请中小班的老师带弟弟妹妹来现场观看、鼓掌、喝彩。就是这样,孩子们感觉他们的努力是被看见的,越来越带劲越来越自信。

主持人:幼儿园又是如何通过“示弱”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徐艳:示弱,就是对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一般水平的孩子,老师们常常以“请他帮助”的口吻和他互动,老师的的示弱调动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热情。我们还和家长沟通,在家里请家长主动示弱,给孩子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主持人:在日常教育中,幼儿园又是如何通过“鼓励”来进一步强化孩子的成长动力?

徐艳:鼓励,是教师最常用的赋能方式。我园始终秉持着关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理念,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比如,在一次游戏观察时,我发现大班一名幼儿一直在挑战搭建星角大楼,但最多搭到二层就倒塌,幼儿脸上逐渐失去笑容。游戏表征环节,我注意到孩子的小脸一直紧绷着,画面中有很多难过的符号,于是就蹲下来对其进行一对一倾听。我自我感觉这次的师幼互动是比较成功的,及时捕捉到幼儿的情绪,抓住了品德启蒙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后来这个孩子在幼儿园一直持续挑战搭建星角大楼,挑战了三层、四层,即使再次面对“轰然倒塌”的状况,也能坦然面对,在家里也买了同样的材料,六月底已经挑战十层成功。孩子获得的不仅是搭建技能的提高,更是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失败后的韧性,这些将一生受益。

主持人:如何理解儿童的“自在”,以及如何让孩子保持这种自在状态?

徐艳:自在,是身心舒畅,无所达致我们常说: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好的师师关系、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家园关系都会给孩子带来自在感。

我们首先就是营造自在的园所文化氛围,这一点非常重要,“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是我园的园风。我们认为先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有美好的幼儿园生活。我们鼓励大家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包容且充满活力的园所氛围。全园所有教职工,都是各美其美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如摄影组、好声音主持组等。通过打造益文家、教师书吧等幸福教师工程,开展教师团建活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让爱与温暖在幼儿园里弥漫。

“互相欣赏 共同成长”是我园倡导的家园关系。通过家长开放日、约访、家长微课堂、爸爸妈妈故事会、家长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增进家园间的沟通交流,让家长看到真实的孩子,真实的幼儿园,真实的成长,感受幼儿园和老师对孩子满满的爱,家园携手同心、同力、同向、同行,以和谐的家园关系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主持人:在日常师幼互动中,幼儿园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身心舒畅的自在状态?

徐艳:成就身心自在的美好儿童,需要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我们要求教师每天都要和每一个孩子高质量的互动,比方一个拥抱、一个眼神等,让孩子拥有被接纳、被关爱、被支持、被欣赏的感受,以及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自在松弛。

在我们的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一位女孩儿“盛装打扮”后,兴高采烈地围着幼儿园开始“巡演”,她和见到的每一位老师热情打招呼,展示自己的“服装”,每一位老师都给予她真诚而具体的回应,最后她满意地说:“今天,见到我的每一位老师,都说我的衣服很漂亮……”我们看到,孩子是自由自在的,是能够自如表现的,让我们想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属于她的大舞台中,我们看到她是自然、自由、自主、自信、自在的。

主持人:徐园长,您通过具体案例让我们看到,当教师以真诚的回应和高质量的互动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舞台”时,孩子们自然会展现出最本真的“五自”状态。这种植根于日常细节的教育智慧,正是“美好生活成就幸福童年”的生动写照。

徐艳:自然为根,自由为翼,自主为帆,自信为光,自在为岸,益文幼儿园让童年的幸福生活成为奠基一生的坚实力量。三十年后的孩子,会如何回忆在幼儿园的这段时光?如果他们的回忆是美好的、甜蜜的,认为在幼儿园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我们便善莫大焉。学前教育法的颁布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我们更应该为“幼有善育”“幼有优育”而努力。

园长简介:徐艳,烟台高新区益文幼儿园园长,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校长。

责任编辑:李京兰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