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年前,魏建军从叔叔手中接手一家名为 “长城” 的汽车修理厂时,可能不会想到,如今他能把这个亏损企业做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 “长城”,并且承担了如此之大的责任。
35年前,魏建军从叔叔手中接手一家名为 “长城” 的汽车修理厂时,可能不会想到,如今他能把这个亏损企业做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 “长城”,并且承担了如此之大的责任。
2025年 9 月 19 日傍晚,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边,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的镜头聚焦于此,一场特别的直播正在进行。主角正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他引领观众们一同在敦煌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溯源与思考之旅。
在此之前,魏建军在四川都江堰,以向古代智慧致敬的形式,将长城汽车的技术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哲学相联系,那次主要是和Hi4 技术深度绑定。而这一回,他把目光投向了敦煌,试图寻找 “长城” 命名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
时光回溯,1990年,长城汽车还只是一家仅有 60 人的小厂,历经 35 年风雨兼程,如今已蜕变成为年营收高达 2000 亿、员工数万人的上市公司。长城汽车在魏建军的带领下,已然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中流砥柱,其承担的行业意义早已超越一家普通汽车企业。在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中,长城汽车自觉不自觉地肩负起代表中国汽车形象的重担。当下汽车市场内卷严重,在这艰难的大环境里,作为一个坚毅执着的北方汉子,魏建军对企业发展有着自己的坚持。这份坚持,从最初对产品品质的执着追求,逐步升华到对品牌塑造、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方位执着。
不久前,魏建军刚刚参加了极具挑战性的敦煌越野耐力赛。这场赛事是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认证的国家A 级赛事,赛程长达 1000 多公里,赛道覆盖了戈壁、峡谷、古河床、沙漠和盐碱地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对参赛者的体能、意志力以及车辆性能都是极大的考验。以魏建军 61 岁的年龄,毅然投身这样高强度的比赛,着实不易。他做出参赛的决定,并非仅仅为了打造个人 IP,更多的是内心深处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以及自己所秉持的理念。
一直以来,长城汽车在行业内发表了诸多鲜明且独到的言论。例如,坚决不做增程技术,笃定新能源SUV 标配 Hi4,并且认为纯电车在现阶段只适用于城市场景等。这些判断与部分同行的观点并不一致,和主流消费需求似乎也不完全契合。但魏建军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坚定的态度去践行自己认定的理念,这种坚持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难得。
然而,市场竞争的激烈、舆论的压力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每一个汽车企业领导者的心头。在这样的困境下,魏建军顿悟,或许答案就藏在企业的源起——“长城” 二字之中。他期望从古人的智慧里,寻得灵感与力量,这便是他从都江堰转战敦煌的原因。
在敦煌,魏建军参观了汉长城遗迹。站在古老的城墙下,抚摸着岁月斑驳的痕迹,他或许在思索当年修筑长城的先辈们,以怎样的坚韧不拔,抵御外敌,守护家园。长城汽车以“长城” 为名,不也应如这古老城墙一般,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坚守品质,守护品牌吗?
走进莫高窟,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历经千年岁月洗礼,依然色彩鲜艳,熠熠生辉。画师们用细腻笔触描绘出的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古人对美的执着追求。魏建军在这里,探寻着千年美学与现代工业结合的可能。长城汽车也可从中汲取灵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汽车设计,让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刚刚上市的全新坦克500,推出了“敦煌绿”车色,就是古代智慧化成的一点现代灵感。
在月牙泉边,那片沙漠中的绿洲,展现出大自然神奇的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智慧。魏建军在这美景前,回溯创业的初心。创业之路,恰似在沙漠中寻找绿洲,充满艰辛与未知,但只要坚守信念,总能找到生机。
魏建军在敦煌,一方面征服了大漠赛道,展现出无畏的勇气与坚韧的毅力,这与他带领长城汽车在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的精神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他又虔诚地向这里悠久的文化致敬,从古老文明中汲取养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疑就是长城汽车最大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独特精神的引领下,长城汽车必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道路,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为中国汽车行业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来源:苏雨农的长镜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