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人体自燃之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0 06:21 1

摘要:关于人体自燃,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在各种地摊杂志看到过。当时就被书中的描述吓得不行,什么没有火源直接从身体内燃烧,甚至能将骨头烧成灰烬,给当时懵懂无知的我留下了童年阴影。

关于人体自燃,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在各种地摊杂志看到过。当时就被书中的描述吓得不行,什么没有火源直接从身体内燃烧,甚至能将骨头烧成灰烬,给当时懵懂无知的我留下了童年阴影。

人体自燃(Spontaneous Human Combustion, SHC)是一种罕见且令人费解的现象,指的是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突然从体内燃起火焰,最终被烧成灰烬,而周围的物体却几乎没有受到损害。这种现象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在历史上确实有记录到一些疑似案例,引发了科学界和大众的广泛讨论。

溯本逐源,最早关于人体自燃事件的记录出自17世纪一位学者的描述:

1470年,一个意大利人在家中饮酒,当晚发生了离奇的自燃现象,酗酒者因此而亡。

另一个案例称在1725年,法国莱茵一户人家嗜酒如命的女主人米勒被发现烧死在厨房火炉旁。遗体面目全非,只剩下部分头颅、下肢以及少许脊椎。

更权威可信的报告在18世纪出现。

英国的《伦敦哲学学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人体自燃的调查报告。

报告中描述:1731年,62岁的伯爵夫人班迪(he Countess Cornelia Bandi)吃过晚餐之后,心情不畅,随后在女仆的陪同下回卧室就寝。

翌日,家中女仆惊恐地发现女主人竟化为了一滩灰烬,一个大活人被烧的只剩下部分头颅和四肢。同时房间里弥漫着奇怪的油烟味,窗户上留有油腻且令人作呕的黄色液体。

最终,报告将原因归咎于酒精。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死于人体自燃的受害者都有很明显的共性。他们的躯干几乎都被烧成了灰烬,但是头颅和四肢却保存良好。

我们知道就算是火灾中的遇难者遗体也不过被烧的蜷缩焦黑,从未听说过有化作灰烬,还能留下残肢。而且将骨头烧成灰烬,至少需要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才行,一般的火焰根本达不到,就算是火化炉也只是将骨头烧成碎片,经过二次处理才变成骨灰。

除了死状奇特之外,自燃现场除了与被害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外,并没有其他可燃物被引燃。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自燃事件都是事后被发现,从未有人亲眼目击。

综合来看,这些案件并不是由周围环境起火造成的,更像是人体变成了燃料。也许秘密来自于这些受害者体内的某些特质,那会是什么呢?

关于人体自燃是怎样产生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西方,有的认为是虚假报道,有人认为是人体内有过量的脂肪引起的。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发生自焚的人有胖有瘦。有些人认为,人体自焚是由于某种天然的“电流体”造成体内可燃物质燃烧。所谓天然“电流体”究竟何所指?还有人认为是由于体内磷质过多,发生自燃,此说没有根据。更有趣的是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喝了过量的酒,酒精发生自燃的现象。

在17,18世纪发生的几十起人体自燃事件,经调查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期酗酒者和沉迷酒精者。显然当时的人们认为是酒精导致的人体自燃,甚至有作家认为自燃就是上天对酗酒者的惩罚。

那么,酒精是这一系列神秘现象的罪魁祸首么?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国的大化学家李比希决定做个实验来推翻这个结论。

图:冯.李比希

李比希将大量酒精注射到老鼠体内,并做燃烧实验。

结果,即使老鼠体内的酒精含量达到70%,也并没有变得更容易被点燃。

李比希的实验确实证明了体内酒精含量高并不是人体自燃现象的原因。

但是受害者中的酗酒者比例极高也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或许一个在人体自燃中幸存下来的特殊案例能带我们接近真相。

意大利牧师贝多利曾周游全国,某天在佛罗伦萨的一家小旅馆住宿。当晚,牧师向旅馆老板借了一条手帕,说是肩膀磨得难受,想垫一垫。旅馆老板将手帕送到房间后便离开了,只留下牧师一个人在房间中做祷告。没过一会,旅馆老板听到房间内牧师发出痛苦的呼救声,急忙打开房门一看,只见面前发生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牧师全身上下被火焰包围,痛不欲生。老板赶紧帮他灭了火,虽然牧师捡了一条命,但是牧师的右臂被烧得面目全非,肩膀与大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内,牧师的伤情不断恶化,出现了异常的口渴、呕吐、抽搐等症状,最奇怪的是他的主治医生形容他的身体发出了腐肉般的恶臭,坐过的椅子也留下“腐烂和使人恶心的物质”。终于在第四天,牧师在昏迷中死亡。

为什么说这个案例比较特殊呢?因为他自燃后没有当场死亡,而且也不像其他多数受害者一样长期酗酒,通过他的身体状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

口渴、呕吐、抽搐、气味恶臭,这些症状在今天看来极有可能是糖尿病所导致的酮症。酮症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或糖类摄入不足,脂肪大量分解代谢,产生并堆积丙酮等酮体物质,引发中毒。恰好酮症的病因不止一种,除了常见的饥饿性酮症外,还有一种酒精性酮症,多见于长期酗酒者。

既然这些自燃者很可能都患有酮症,那么真相也快要浮出水面了。

酮症所产生的酮类物质都是易燃物,尤其是丙酮,易燃性并不亚于酒精。

有人尝试过用浸泡了丙酮的生猪做燃烧实验,据说最终的效果与那些自燃现场如出一辙。而残存的四肢也有了新的解释,是因为这些部位脂肪含量较低,囤积的酮类物质比较少,所以没有成为灰烬。

那么,人体自燃之谜被解开了么?

并没有,即使酮症假说成立,也只解释了人体如何在普通环境中燃烧成灰烬的问题,并不能说明人体是如何自发性燃烧以及为什么周边的物体没有燃烧。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只有文字记录的久远案件是远远不够的。在现代刑侦技术发展起来后发生的案件或许会更有参考价值。

1951年7月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堡发生了一起最为著名的人体自燃案件。67岁的老妇玛丽一直独居在当地的一家旅店内。这天,旅店老板卡朋特夫人收到了一封寄给玛丽的挂号信。

她来到玛丽租住的房间外,对着房门敲了很久里面都没有声音,而且还闻到一阵焦糊的味道,她用备用钥匙打开了房门,发现门把手都已经变得滚烫。室内涌出一阵热浪和难闻的糊味。

诡异的一幕呈现在她眼前:玛丽被烧死在沙发上,头骨已碳化缩小成杯子般大小。

除了腿部和一小截脊椎骨外,其他部分都已经碳化。卡朋特夫人以为室内发生了火灾,但房间内的其他物品并没有烧毁,只在玛丽坐过的沙发周围出现了火烧的痕迹。

这件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烛芯效应。

人体的脂肪约在250摄氏度便会开始燃烧,当衣物着火时,皮肤绽裂露出脂肪。

脂肪被高温烤化又渗入衣物,此时衣物就像是蜡烛中的烛芯,脂肪则扮演蜡的角色。

这样的状态可以很稳定的保持12个小时或者更久,足以将骨头烧成灰烬。至于四肢等没有衣物包裹的部位则很可能保存完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周围的衣物不会比人体先燃烧完。

7年后,加州犯罪学学院的哈案教授在BBC的一个电视节目上验证了烛芯效应。

他将大小与人体相当的死猪包裹在棉质的毯子里,撒上少许汽油并点燃。

汽油在3分钟的时候就燃烧殆尽,随后毯子裹着死猪继续缓慢燃烧。

燃烧期间火势较弱但稳定,产生的热量并不大,旁人几乎不受影响,房间的其他物品当然也一样安全。

最终裹着毯子的死猪燃烧了4个小时,被人为扑灭了。

经检查约有一半的猪肉被烧毁,甚至部分骨头也被烧成了灰烬。

图:1998年,BBC的QED节目上,烛芯效应实验

到此为止,人体自燃现象也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之前传的自发燃烧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真正引起燃烧的可能是一个烟头或者蜡烛,终究还是外因,燃烧成灰烬也只是在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下的意外产物。

好了,关注我,带你解读更多的未解之谜,咱们下期再见。

来源:科学叨叨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