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乡村生活的变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1 12:34 1

摘要:1985年,我结婚分家出来,三口人,一间房,4亩地。那年风调雨顺,一年辛勤劳作下来,年底粮棉大丰收,交了国家公粮,还有了二百元的结余。我和妻子都非常高兴,趁此机会我跟妻子商量,买个“话匣子”,就是收音机,那时农村也算稀罕物,一个“话匣子”三十多元。妻子一听,似

1985年,我结婚分家出来,三口人,一间房,4亩地。那年风调雨顺,一年辛勤劳作下来,年底粮棉大丰收,交了国家公粮,还有了二百元的结余。我和妻子都非常高兴,趁此机会我跟妻子商量,买个“话匣子”,就是收音机,那时农村也算稀罕物,一个“话匣子”三十多元。妻子一听,似乎犹豫了一下,可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那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在收音机欢快的歌声和笑声中度过,虽然未添置新衣,甚至过年只买了一条两斤多重的白鲢和2斤猪肉,但有一台“话匣子”陪伴,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

“话匣子”陪伴我家度过了五个春秋,辛勤劳作之余成为我和妻子消除疲劳、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

1989年秋,我做新房后的第二年,我将当年所有积蓄拿来到县城买了一台14寸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五百八十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当时全生产队46户农户,我家是第三个买电视机的。

当天调试放映那一刻,周围邻居都来贺喜,我兴高采烈地接待邻里乡亲,倒茶递烟,十分热情。我觉得这既是乡亲们对我的肯定和信任,也是我的一种荣耀。从此我家过上了有光影的生活,可以天天看戏台子。我喜欢乡亲们来我家看电视,为方便乡亲,我打了个电视柜,放在堂屋后面,大家可以坐在堂屋一起看电视,同时我也体会到一份特别的乡情。

转眼到了新千年,我三间瓦房又换成了二层楼房,14寸黑白电视机似乎成了过气的网红,感觉它和楼房不匹配了,我也有了喜新厌旧的想法:不带彩可不行。于是又买了一台25寸长虹彩电。

当晚,我们一家兴奋地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打开电视,银屏一片蓝光,但心里却急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早点开始,那是一种幸福的等待和期盼。尽管银屏蓝光一片,但我们仍然紧盯着银屏,当《新闻联播》主持人那端庄大气的彩色画面和极富磁性的声音出现时,我们一家人都沉浸在无限的幸福和享受之中。

从此,我家走上了看彩电的快车道,不久我置办了家庭影院,接着又换上42寸数字彩电,牵上有线网,可以随时随心所欲观看各类电视节目。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来得太快太突然,以至于我和妻子都感到目不暇接。还没等缓过神来,新一波网上游又开始了。

2007年,我家又赶新潮,装上电脑,和读大学的儿子在电脑上搞视频通话了。我也赶时髦,学会了QQ聊天。你说,这变化太快,老伴说脑子跟不上时代了,我和老伴开玩笑:“变化这么快,我们不换脑筋不行啊!”

如今,老伴早已学会拍视频,玩抖音,晒生活,晒自己,也让老年生活增添了情趣,当然我也成了她的粉丝啦!

从话匣子到网上游,时代的变迁,带来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现在信息化时代,足不出户,掌上能知天下事,看视频,玩抖音,拍美照,网上购物、交友、聊天、相亲、求医……只要你想得到,没有它做不到,真是一机在手,想啥啥有!

来源:那一世倾城在哪里等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