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1日,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两周年之际,为了深化亚运遗产利用,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杭州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城市穿越赛,超过2500名市民从“大莲花”出发,以脚步丈量城市变迁,用团队协作与绿色出行方式,穿梭于19个亚运场馆与城市地标之间,共同
9月21日,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两周年之际,为了深化亚运遗产利用,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杭州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城市穿越赛,超过2500名市民从“大莲花”出发,以脚步丈量城市变迁,用团队协作与绿色出行方式,穿梭于19个亚运场馆与城市地标之间,共同书写亚运精神的“续篇”。
活动坚持“全民参与、全城联动、全域融合”理念,面向6至70周岁市民零门槛开放报名。参赛者以3-5人团队形式自由组队(每组至少1名异性、2名成年人),从“大莲花”出发,需综合运用徒步、跑步、骑行、地铁、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完成穿越,仅在全程允许使用一次网约车或出租车,严格呼应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文明、节俭”的办赛初心。这种强调团队协作与低碳理念的参赛方式,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情侣、好友跨代际组队,在城市的脉动中共同探索,在协作中增进情感。
活动精心设计了A、B、C三条特色线路,巧妙串联起已经成为杭州人日常打卡点的亚运场馆和文化地标。比如拱墅运河体育中心和杭州奥体中心训练馆等新建场馆,已经是市民家门口锻炼场地和市民们体验获取专业级体育服务的综合体。而“老场馆”滨江体育馆和黄龙体育中心也在亚运改造升级之后大换新,每天都迎来爆满的运动人群。“大莲花”更是演唱会不断,还开起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能喝酒撸串的“莲荷里”商业街区。
每个点位上设置的趣味活动,更是让参赛者大呼又好玩又过瘾。在承办亚运会羽毛球赛事的滨江体育馆,参赛者要完成羽毛球颠球,边上还有非遗市集和节目;在亚运会足球项目承办场馆上城体育中心,参赛者要穿越回古代踢一回蹴鞠。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门口玩投壶,还能喝到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定制版宋画咖啡;在杭州体育馆、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和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参赛者还参与了心肺复苏及AED急救培训并实操体验……
两年前的金秋,杭州亚运会以“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盛况惊艳世界。今日,亚运遗产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56个办赛场馆悉数转型为全民健身空间,世界羽联巡回赛总决赛、女排世俱杯等国际顶级赛事接连落地,今年引爆全民热情的“浙BA”篮球赛更是成为现象级运动盛事。本次城市穿越赛,正是对亚运遗产创新利用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市民周先生用地铁加共享单车的交通组合方式参与全程,他说:“两年前我在电视前看亚运,没想到今天自己成了参赛者。”
本次比赛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OCA)指导,杭州亚运品牌促进会、杭州市体育局、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据悉,2025年8月18日,杭州亚组委完成注销,其作为法律主体完成了筹办亚运会的使命。后亚运时代,杭州亚运品牌促进会接棒传承,在亚运遗产保护、亚运品牌传播等方面继续发力。
来源:杭州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