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24岁女孩雨天骑车头部重创,命悬一线→迎来新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1 14:23 1

摘要:秋雨连绵,从白天下到黑夜,从睡梦下到晨起,伴随着淅沥淅沥的雨声,小羽(化名)爸爸已在医院病房门口站了22天时间,他正在陪伴24岁的女儿直面人生中一大难关。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张小莎 文/图)秋雨连绵,从白天下到黑夜,从睡梦下到晨起,伴随着淅沥淅沥的雨声,小羽(化名)爸爸已在医院病房门口站了22天时间,他正在陪伴24岁的女儿直面人生中一大难关。

8月29日下午6时许,小羽因为雨天骑行发生严重摔伤,送到咸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时,小羽已经生命垂危,双侧瞳孔散大,意识昏迷,被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多发性大脑挫裂伤”“颅底骨折”,随后被紧急送入手术室。

无影灯下,神经外科主任苏永永和乔卫军、杜晓亮医师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实施切开、止血、清除血肿等一系列手术操作,器械护士有序递上铣刀、止血钳、马蹄剪等,巡回护士严密查看着输液速度,麻醉医师密切观察着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数据指标。

多么年轻的生命啊,每分每秒的操作必须细致入微,全力营救。

手术室外,闻讯飞奔而来的小羽父母万分焦灼,两个人、四只眼睛紧紧盯着移动门的动静。从术前和医生谈话中小羽父母得知手术风险很大,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即便手术完成,术后小羽大脑也可能受损,影响行走、说话等等,此刻他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医护人员。

8月30日凌晨2时,这场高难度的手术最终顺利完成,小羽接受了“脑内血肿清除+颅内血肿清除+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由于伤势过重必须转入重症医学二科(NICU)接受后续治疗。

滴……滴……滴……监护仪指示灯一边闪烁一边滴答,在NICU小小天地里,昏迷不醒的小羽还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身上连接着胃管、尿管、伤口引流管等各种管路。小羽的病情还不太稳定,需要渡过预防出血、水肿、感染等关口。

NICU伏晓琳主任救治团队联合神经外科苏永永团队制定了一系列的术后管理措施,24小时三班专人守护,关注小羽病情变化,同时还会与小羽父母积极沟通她喜欢的音乐,在床旁播放,帮助她更好恢复。

随着小羽逐渐清醒,她先是能够睁开眼睛,过几天还能发出一丝声音,在医生鼓励引导下用手指头数数,“1、2、3……”进入NICU的第八天,当小羽妈妈照例进入病区探视时,小羽突然放声,喊出一声“妈妈”,瞬间让妈妈感动不已,“她能够认出我,喊出妈妈,这一声让我明白我的孩子救过来了!”

小羽还能清晰唤出医护人员工作牌上的名字,“小妮姐姐”“小羽,你今儿状态好了很多,再努努力,很快就能走出这里了”,护士长孙小妮安慰她。在NICU的日子里,小羽和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日日夜夜的相处让她对这群可爱的哥哥、姐姐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生命遇到疾病、意外非常脆弱,但生命遇到白衣天使也会变得异常强大。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小羽在NICU治疗11天后于9月9日顺利转入神经外科普通病房,以令医生都惊叹的恢复速度展示了这个年轻女孩强大的生命能量。

“恢复得不错,进入普通病房2、3天后她就陆续取掉了胃管、尿管,现在吐字清晰,能够床旁行走,现在偶尔还能吃一点炸鸡块,我们之前的所有担心都没了”,细数小羽劫后余生的点点滴滴,小羽爸爸欣慰说到。

从NICU到神经外科病房,小羽父母二人从最开始的惊惧惶恐变得越来越安心从容。“哭过之后想,难过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给孩子坚强的依靠和支持”,为了不影响孩子的休息,让她更好恢复,小羽爸爸常会站到病房门外听候随时差遣,病区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总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

虽然小羽的身体有了很大改观,但神经外科主任苏永永团队医护人员依然不敢掉以轻心,积极预防可能产生的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期查看伤口,按时输液、换药,指导小羽父母督促其按时服药,耐心给予心理安慰,抚平她偶尔波动的情绪。

入院以来,长期忧心忡忡的小羽爸爸终于长舒一口气:“手术非常成功,加上NICU医护人员救治非常精心,孩子现在还常念叨他们,神经外科的医生、护士也很专业,有时我和她妈妈都束手无策,她反倒会听医生、护士的话,乖乖吃药”。

雨天总会过去,阳光总会归来,愿小羽早日康复,拥抱幸福生活。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