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的金昌,紫金花海绽放正盛,202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三站)暨金昌半程马拉松赛于9月21日鸣枪开跑。这场集“国家级赛事+城市名片”于一身的体育盛会,不仅是跑者逐梦的舞台,更是对金昌各部门协同保障能力的全面检验。从赛道优化到食品安全,从医疗守护到文旅融合
9月的金昌,紫金花海绽放正盛,202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三站)暨金昌半程马拉松赛于9月21日鸣枪开跑。这场集“国家级赛事+城市名片”于一身的体育盛会,不仅是跑者逐梦的舞台,更是对金昌各部门协同保障能力的全面检验。从赛道优化到食品安全,从医疗守护到文旅融合,全市多单位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用细致服务为赛事筑牢“安全网”,用特色举措让跑友感受“金昌温度”。
市体育局:
以“国家级标准”打造高规格赛事
“今年金马升级为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三站,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要对标中国田径协会最高标准。”金昌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满玉在赛道巡检现场介绍。为了让跑者拥有更好的参赛体验,体育局联合多部门对赛道进行了全域优化升级。“我们重新铺设了路面,减少折返点、调整坡度,就是为了降低跑者体能消耗,帮助大家冲击个人最佳成绩。”
据了解,为确保赛事专业性,市体育局不仅邀请中国田径协会技术人员完成赛道丈量,还组建了专业裁判团队,其中包括8名国家级裁判员和3名国家反兴奋剂中心检察官。“从运动员分区出发到兴奋剂检测,每一项流程都经过反复演练。”王满玉说,目前赛事报名已圆满完成,1万名跑者中既有59名国家级精英选手,也有普通健身爱好者。“我们要让不同群体都能在金昌感受到马拉松的魅力,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的目标。”
“从城市主干道的灯杆横幅到赛道沿线的水道旗,从起点主舞台的视觉设计到沿途的加油展演点,我们希望用每一处细节,让跑者一进入金昌就能感受到马拉松的热烈氛围。”谈及2025年金昌半程马拉松的氛围保障工作,市体育局氛围保障组工作人员李正礼指着手中的氛围布置方案,向记者详细介绍筹备进展。
为了让赛事既符合国家级锦标赛的专业性,又能凸显“中国镍都・西部花城”的城市特色,氛围保障组从今年7月就开始谋划布局。
在城市氛围营造上,氛围保障组更是下足了功夫。截至9月20日,已在市区主要街道布置灯杆横幅1600余幅,覆盖从高速路口到赛事起点的关键路段。在玫瑰谷、金川公园、龙首湖体育公园等跑团集聚地,提前组织了13期金马训练营活动,邀请马拉松精英选手肖晶现场指导,既提升了本地跑者的参赛水平,也提前点燃了赛事热情。
△“火星娃”为跑者加油助威
“我们还特意挑选了9个赛道展演点,联合体育协会、文艺团体准备了民俗歌舞、健身操等节目,同时在沿线设置21个‘火星娃’展示点,让孩子们举着加油牌为跑者鼓劲,用最鲜活的画面传递金昌的活力。”李正礼介绍道。
氛围保障不仅要“有看点”,更要“有温度”。“比如在起点的非遗展示区,我们协调文旅部门邀请了木偶戏、剪纸、刺绣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跑者赛前可以亲手体验。”
对于即将到来的比赛日,李正礼和团队早已做好了万全准备。“9月20日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氛围元素的搭建与调试,主舞台的实时转播台、起跑点的隔离设施也全部到位。比赛当天,我们会安排专人巡查各点位,确保横幅、水道旗等设施完好,展演活动有序开展。”他笑着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每一位跑者在专业的赛事氛围中享受奔跑,在热烈的城市氛围中爱上金昌——这既是对国家级赛事的致敬,也是对所有跑者的欢迎。”
市卫健委:
织密“生命防线”守护跑者安全
如果说市体育局是赛事的“搭建者”,那么市卫健委就是跑者的“守护者”。一场马拉松赛事,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为切实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安全与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市卫健委从赛事筹备初期便锚定“瞬时响应、物资充足、处置得当”目标,以 “早发现、早干预”“猝死黄金4分钟救护”为原则,全面铺开医疗保障筹备工作。
“我们把‘守护每一位参赛者’放在首位,从方案制定到物资调配,再到人员培训,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市卫健委保健服务中心主任曹玉萍介绍,为实现“无死角守护”,市卫健委在赛道沿线构建了“固定+移动”双重医疗保障网络:11个固定医疗站、9个固定医疗点、2个移动医疗站、23个移动医疗点均匀分布,平均每1公里就有1个固定医疗点,每2公里就有1个配备救护车的固定医疗站,确保跑者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获得救助。
△医疗保障组为参赛选手喷药物
与此同时,市卫健委还安排了携带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医护人员在责任路段巡回值守,210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志愿者则驻守在赛道210个观察点,实时监测跑者状态。
“尤其是10处容易出现视线盲区的转弯、折返路段,我们特意加强了志愿者力量,就是要杜绝任何一个医疗观察死角。”曹玉萍说,截至9月20日,所有医疗站点的设备调试、人员排班已全部完成,应急药品与器械也足额配备,“我们要让跑者在赛道上跑得安心、跑得放心。”
市市场监管局:
严抓“舌尖安全”筑牢饮食屏障
当跑者在赛道上挥洒汗水时,赛场内外的“饮食安全”同样牵动人心。为让跑者和市民吃得安心,市市场监管局提前介入、全程护航,从食材源头到现场供应,构建了全链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我们重点聚焦两个关键环节,一边抓定点保障,一边抓动态巡查。”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张振元介绍,针对文化广场为选手和观众提供现场制售食品的马忠牛肉面、菜根香等5家企业,市市场监管局安排专人驻点指导,从食材储存的温度控制,到加工操作的卫生规范,再到餐具消毒的流程标准,每一个细节都逐一核查,“现场供应的食品必须既安全又卫生,这是底线。”
△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现场检查赛事美食区
在动态监管方面,执法人员对赛道周边、青泰广场、花海美食街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查,同时同步关注外卖平台送餐规范,防范“线上点餐”的食品安全风险。
“不仅如此,我们还提前对赛事指定接待酒店开展全覆盖检查,加强价格监管,杜绝哄抬物价情况。”张振元表示,市场监管局还组建了应急工作组,比赛期间全天待命。
“一旦接到食品安全相关报告,我们会第一时间响应处置。从筹备到赛事当天,我们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就是要用‘严监管’换大家的‘放心吃’。”
从市体育局的专业赛事搭建,到市卫健委的医疗安全守护,再到市场监管局的食品安全保障,金昌各部门以“一盘棋”思维协同发力,用周密部署与细致服务,为马拉松赛事筑起坚实保障屏障。这场体育盛会,不仅让“中国镍都·文明金昌”的城市魅力尽情绽放,更展现了金昌高效的城市治理能力与温暖的民生温度。
记者:文星乃
编辑:许菲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来源:金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