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初只是偶尔的疲惫,后来,疲惫渗入骨髓。每一天清晨醒来,她都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将沉重的身体从床上剥离。想做一件事情,但提不起任何的热情…她觉得自己似乎无力把自己拔出来,就在原有的困境中被裹挟着,时间一点一点流淌下去,却没有任何精力和动力。
她的能量,是一点一点被抽干的。
起初只是偶尔的疲惫,后来,疲惫渗入骨髓。每一天清晨醒来,她都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将沉重的身体从床上剥离。想做一件事情,但提不起任何的热情…她觉得自己似乎无力把自己拔出来,就在原有的困境中被裹挟着,时间一点一点流淌下去,却没有任何精力和动力。
婚姻这片沼泽,她已跋涉了太久。每一次试图抬脚,烂泥都裹挟着更大的吸力,将她往下拖拽。她曾以为的顶梁柱,如今成了最耗损她的存在。那些无休止的、循环往复的争吵,围绕着“我妈要不要来”、“孩子该怎么教”之类永无答案的问题。每一次争执,都像在她本就所剩无几的心理账户上强行划走一笔巨款,留下的是空洞的回响和更深的无力。
他似乎并非恶意,只是真的“不在乎”——不在乎晚餐内容,不在乎孩子的坏习惯像谁,不在乎她沉默背后是一座如何即将喷发又被迫熄灭的火山。他的“好相处”,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撤回,将所有的重担都留给了她。她被迫成为那个唯一的规划者、唯一的担忧者,也是唯一的耗竭者。
她的生活早已被“接孩子、忙忙叨叨、睡一觉、明天上班”填满,周末只想“在床上多歇会儿”。她的能量值,长期在3分、4分徘徊,连维持呼吸都已勉强,何谈去创造快乐?
她清楚地感知到自己在枯萎。不到四十的年纪,却已“有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活得跟退休一样。她的人生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却又在重复播放同一段灰暗的胶片。“孩子下学了我去接孩子,然后呢睡一觉忙忙叨叨的把这些事情做完,明天就要上班了”,周而复始,没有新意,也没有尽头。她眼睁睁看着那个曾经有憧憬、有活力的自己,像退潮后的沙堡,一点点坍塌,融回一片混沌的沙地。
最大的无奈,是无声的。
是挣扎了五年却始终无法离开的困局,是明知能量在被持续抽干却找不到阀门在哪的茫然。
她知道,有些旅程,一个人是无法跋涉的。当婚姻只剩下汲取,而再无滋养,前路便不再是路,只是一片漫无边际的、吸食她所有光亮的泥潭。
如果你也处在同样的困境中,私信我@潘幸知
来源:潘幸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