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宫直言美国借乌战军售赚钱,其 7 月签协议改援乌为售北约再转乌,对比拜登 3500 亿无偿援乌。美军工企业营收大增,北约盟友买单。
9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宫直言美国借乌战军售赚钱,其 7 月签协议改援乌为售北约再转乌,对比拜登 3500 亿无偿援乌。美军工企业营收大增,北约盟友买单。
背后藏着哪些北约矛盾?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美国多次向基辅提供军事援助。
2021年至2023年间,拜登政府累计批准了超过350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其中大部分为无偿提供。
被美国媒体和官方普遍包装为“捍卫自由”“对抗侵略”的正义行为。
而2025年7月,特朗普签署了一个新的军售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美国不再直接援助乌克兰,而是将武器销售给北约其他成员国,由这些国家再转交给乌克兰。
表面是盟友间的协作,实则是将援助转化为交易。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直言:“我们不会再在战争上花钱了,所有的钱都会得到报酬。”
2024年至2025年,美国几家主要军火商的收入显著增加。
例如,雷神技术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在2025年上半年分别报告了15%和18%的军售增长,主要订单来自欧洲。
这也印证了特朗普所说的,“他们正在购买我们的装备”。
北约成员国在面对俄罗斯压力时,纷纷增加军费开支,而美国正好抓住时机,将库存武器和新生产装备销往欧洲。
利用战争带来的恐慌情绪扩大军售市场。
特朗普在发言中多次将自己与前任拜登进行对比。
他批评拜登“白白给了他们3500亿美元”,而自己则主张“有来有往”,通过军售机制减少财政负担。
拜登政府倾向于通过政治价值理念来维持盟友关系,强调美国的领导责任;而特朗普则更注重交易关系,强调成本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美国是否正在将战争本身转化为一场生意?
特朗普透露这场战争的资金“主要来自北约”。也就是说,美国卖出武器拿到钱,而买单的是盟友。
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美国财政压力,但对北约内部关系却可能埋下隐患。
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近年来已连续提高国防预算。2025年,德国国防预算达到了历史最高的850亿欧元。
与此同时,美国却通过军售实现“零财政投入”的战略收益。
这种“你出钱我赚钱”的模式,是否会引发盟友不满?北约是否还能维持长期的战略一致性?
特朗普还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语带讽刺。
在2022年至2025年间,泽连斯基先后访问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呼吁提供武器和财政援助。
他的演讲和媒体策略成功地将乌克兰塑造成“民主堡垒”的代表形象。
这种外交行为也为美方提供了军售机会。乌克兰的求助成为美国变现军备的现实渠道。
战争不仅是政治行为,更是经济行为。
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角色,已经从“援助者”逐步转向“交易者”。
来源:时代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