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受大环境影响,公司倒闭,裁员降薪时有发生。笔者认识的几个小老板,日子过的挺紧巴,时不时的在琢磨怎么静悄悄的裁员。平常日子,同事之间坐在一块吃吃喝喝,其乐融融。
这几年,受大环境影响,公司倒闭,裁员降薪时有发生。笔者认识的几个小老板,日子过的挺紧巴,时不时的在琢磨怎么静悄悄的裁员。平常日子,同事之间坐在一块吃吃喝喝,其乐融融。
但是,当公司经营遇到危机时刻,要痛下杀手,干掉一部分员工的时候,这些同事就是你的对手,因为你们之间要互相竞争最后留下的岗位。称兄道弟的人事,遇到这种情况,大概率也会摆起脸来,公事公办的递给你一张表格。签字,走人。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职场,就是一辆大家凑巧在特定时间段因缘际会的一起乘坐的公交车。在职场,交朋友是很难的。那公司要裁你,都会用哪些手段呢?
首先,就是打感情牌。
人事把大家召集起来,公司现在经营困难,要裁掉一部分员工。各位平时相处都挺不错的,相互保留一份体面,别搞得太难看。给大家三个月时间,去找新的工作,公司这边也会帮着推荐到其他同业公司。这一手牌打下来,肯定会起到一定作用,100个人走个20-30是没问题的。既没有赔钱,也没有闹事。大家好聚好散,公司花费的成本也低。但是,效率不太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接下来,就会进行调岗。
但是会冠一个组织结构变动的名头。把裁员名单和内部需要人员的岗位进行匹配。这时候,能主动去积极申请,并且隔壁部门还愿意接收,两全其美。否则,就要来硬的了。
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公司,为什么每个两三年都会进行一次组织架构的调整,而且每次调整都要牺牲一部分人员。上面的人在内斗,上位者和下台者背后的派系人员就跟着升迁或者清除。
小一点的公司,基本就是老板一拍脑门,就容易牺牲很多人。
甚至还有异地调动,跨省调动。北京的安排去上海,广东的安排你去山东。这样一套下来,很多人一听要去外地就不干了。
因为,人都是和脚下的土地共命运。你的社会关系,都植根于脚下的土地,一旦脱离,过江龙战斗力是要大打折扣的。这也是操盘手要搞异地为官、改土归流、流官制的原因之一。
倘若你在公司的权力和力量来自于总部授权,而不是来自于自己脚下的土地,那么你就只能乖乖听话,翻不出什么花样来。定期轮转、调动,你就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权力是一个结构件,只有系统的、有组织的权力结构,相互打配合,才能赚到大钱,其他的都是小钱。
同样,有些地方的人,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当个小的地头蛇,即便总部许以高官,他也不愿意去。如果非要调动,换岗,那肯定是要离职的。
还不行的话, 就改变考核方式。
一个销售,公司不再考核业务量,不再只看结果。而是连活动量一块考核。比如,你作为销售,家里后台很硬,可以通过关系签下很多单子。那即便你天天在家睡觉,但关系很硬,每个月都能超额完成指标,都能带来大单子。
相反,一个天天在外面跑,累成狗了,收成惨淡。
你说老板要哪个?
但是,当公司要裁员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经济学的术语叫“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现象。上班的人肯定都听过一句话,这公司,好人都走了。就是因为,公司不仅仅考核业绩,还要重点考核你的活动轨迹,客户拜访数量,拜访时间,打卡位置,打卡时间等。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其名曰正规化管理的改变,谁会最先受不了?
那些业绩好的,关系很硬的,能力很强的,很多业务功夫在背后,不是靠这套玩法玩签单子的人员。公司很明显开始折磨人了,业务好的人就会先告辞了。
留下来的会是什么样的?恰恰是那帮平常业务能力不行,出去找工作也很难找,既然更看重过程,结果反而没那么重要了,那就好好配合公司做过程,懒在这里吧。
这样的套路,公司如果只是想进行部门优化,缩编,而不想大规模干掉,就要谨慎使用,因为很容易搞到最后得不偿失。该走的没走,该留的没留下。
还是不行?那就直接硬来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任何人,都是经不起查的,任何人。公司要裁你的时候,上来查的就是你过往经手的工作,报销之类的。再配合合规经营、违反规定等名义进行裁员,单方面解除合同。这招属于下三路,但也是公司最常用的,因为一箭三雕。
裁掉你,羞辱你,还不用赔偿。
这时候,最吃亏的就是业绩做得最好,最勤奋的家伙。因为,做得越多,错的越多。签的单子多,开销必然跟着多,那漏洞也一定不少。
这时候,那些平时苦哈哈,但是没有业绩,也没有花销开支的,反而能躲过去。有赔偿的吗?有,稍微靠谱点的会走正常流程,拿到赔偿,双方一别两宽,江湖再见。但,也有玩砸了的,最后双方对峙公堂。
这里提醒一句,倘若你真的接受不了,鼓励还是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公司干一下。但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别赔偿没拿到,反被对方KO了。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趁年轻,提前规划,提前做准备,不要心存侥幸,否则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组织是靠不住的,牛马也是有有效期限的。
来源:韵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