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学传承与发展几个 问题的探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1 11:42 1

摘要:很高兴在这金秋时节,与各位相聚于第六届中华周易年会。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在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特殊氛围中探讨易学传承与发展,别具深意。刚才听了王少英、张志哲、孙晶、陈园(邵伟华夫人)、向罗生等易学名人的发言,受益匪浅。当

关于易学传承与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在2025第六届中华周易年会

暨第四届当代国学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发言

尊敬的各位易学前辈,各位易学同仁:

大家好!

很高兴在这金秋时节,与各位相聚于第六届中华周易年会。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在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特殊氛围中探讨易学传承与发展,别具深意。刚才听了王少英、张志哲、孙晶、陈园(邵伟华夫人)、向罗生等易学名人的发言,受益匪浅。当前,易学研究正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更应把握机遇,共同推动这门古老学问的现代化转型与创新性发展。

结合我三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今天就易学传承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向各位同仁汇报一些粗浅的思考,恳请批评指正。

一、 关于易学的当代传承:普及、教育与传播创新

易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其传承关乎文化命脉的赓续。这些年来,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推动易学“三进”,扎根社会土壤:我们积极让易学走进校园、企业、社区。先后在多所大、中、小学,以及企业、商会、政府机关、部队开设讲座,2013年还创办了为期半年的夜校,旨在打破易学的神秘感,使其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2、拥抱数字时代,拓展线上传播:互联网为易学普及提供了全新舞台。自2022年上半年起,我们先后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香港江山会集团开设《周易启蒙百日学堂》免费讲座;在中国企业家财富商学院推出《易学新语》网络直播课。2024年起,运用数字人技术,在头条、抖音、快手、小红书、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以短视频和文章形式系统传播《易学新语》中的福运学、智慧学、周易与三十六计、少儿三字易经等内容。目前,仅头条平台粉丝已逾2万,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3、致力著述立说,系统总结成果:于2013年出版《周易启蒙教育讲义》,2022年出版《易学新语》上册,今年《易学新语》下册也已面世。前两部侧重于易学普及,第三部则是以预测学为重点的综合性专业著作,力求构建一个现代易学阐述体系。

传承的核心,在于“守正创新”。我们既要坚守易学“倡导追求真理,客观实事求是”的学术本质,剥离其被过度神秘化与商业化的外衣,又要善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让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对话”,使其“像空气和水一样融入日常生活”。

二、 关于易学的现代发展:跨界、融合与体系构建

易学的发展,不能囿于传统术数的应用,更需在现代科技与前沿领域寻求突破,实现创造性转化。近年来,我们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了探索:

1、金融领域的易学应用探索:自2010年起,我尝试将六爻预测应用于股市分析,对中国及全球股市进行了一些研究,撰写了《周易原理在股市预测中运用》和《优秀国学智慧在金融领域应用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23年完成的《易道股市循环探秘》也已收录于《易学新语》下册。股市波动无常,运用周易思维探寻其规律,是对易学现代应用价值的有益检验。目前此领域研究者尚少,亟需更多同仁加入。

2、风水文化的现代价值重构与社会应用:2015年6月,我们在广州成立南方风水文化研究院,汇聚了邵伟华、廖墨香等众多知名专家,共襄盛举。我们持续探索风水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例如:在阴宅方面,研究如何将风水知识与现代陵园管理和规划设计相结合,我们成立了专业公司,与上海、广州的园林规划设计机构合作,力求陵园规划符合风水原理与人文关怀;在阳宅方面,着力推动风水文化与企业发展的融合,提升其实用价值。2019年,我为珠海司迈科技有限公司在珠海清华科技园设计大楼,效果良好。风水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科学,其生命力在于融入现代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3、AI技术与大数据的易学研究启示: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深度探索”成为关键词。今天陈园老师《关于人工智能与应用》讲得非常透彻。我多次进行AI预测测试,发现其回应迅速但稍显宽泛。易学涵盖广博,如何利用AI技术整合大数据,是未来重要方向。例如,若能对1980年同期出生人群进行大数据分析,或能对命理学中“同命不同运”的命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今天成子易大数据平台就易学行业的标准,监管,覆盖、验证进行讲解,让我们更加懂得未来易学发展与AI技术融合的方向。当前困境在于懂易学者往往不精通AI技术,而技术专家又多缺乏易学功底。培养一批既深谙易理,又掌握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易学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4、现代易学体系的初步构建尝试:现代易学应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向“科学易”转变。基于多年实践,我在《易学新语》中尝试构建了一个包含十大专题的体系:周易魅力、易学发展趣谈、周易预测学、福运学(财富增值学)、易道股市循环探秘、命理学探秘、智慧学、军事谋略学、少儿学易经、易学成果与应用。其中,福运学(财富增值学) 尝试以“三才之道”原理,融合择吉文化、风水文化和命理文化;易道股市循环探秘, 从“一阴一阳之谓道”出发,探求股市规律;命理学探秘 则试图突破传统框架,从自然生态模型、古典模型、标准模型三种模式入手,提升认识的专业性。构建现代易学体系是一项宏大工程,需广大同仁共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三、 关于易学应用的若干思考:规范、共识与人才培养

易学应用领域广阔,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和规范的问题。借此机会,提出三个问题向各位请教:

1、风水规律的统一认识问题:中国风水学派繁多,约有13个主要流派,对规律的认识和操作方法各异。2018年4月,在中美易学研讨会上,邵伟华老师曾向美国易经研究学会段建龙会长赠送其著作《风水规律学》,并提出统一全国风水标准的愿景。2019年4月,我随邵老考察洛阳邵雍墓地风水,那次竟成绝响。关于风水规律的统一问题,我个人实践体会是:阴宅风水或许可以峦头形势为主,理气为辅;阳宅风水则可考虑以八宅风水为基础,结合峦头、理气及玄空风水进行综合布局。但这仅是一家之言,亟需业界深入研讨,寻求更大共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呼吁建立统一的易学发展行业协会,规范引领易学发展。这次论坛,许多同仁在风水方面取得了很好成绩,王浩骅《关于新时代的易学方向》提出了很好意见和建议,值得大家去实践。

2、“同命不同运”的命理学难题:此问题在命理学界尚无定论。常见解释涉及遗传基因、家庭背景、地理环境、社会资源、风水周期、祖宗福荫等多方面因素,但缺乏实证难以令人完全信服。大数据时代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钟月萍博士,长期致力于易学研究,并利用大数据进行中西八字比较研究。她认为,“同命不同运”还与个人所处的宇宙空间、持有的价值观与宇宙观、行为习惯及生活态度密切相关。这恰与邵雍先生的观点相契合:邵子曾言“命为天恩,性为人力”,若能“尽性立命”,努力开发生命潜能,则“下命可变为中命,中命可变为上命”;反之,若消极无为,“上命亦会沦为下命”。这里强调了个人主观能动性与后天努力在命运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3、高素质易学人才的培养问题:这次会议参会者有200多人,许多专家都带着自己的团队参加会议,并展示了自己的易学成果,为今后易学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当前社会上的易学培训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收费差异巨大。培养一支有担当、有德行、有高素养的专业易学人才队伍,是易学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今年,我与麦国威副院长已在广州组织了两期易学人才培训,第二期已于9月12日结束。我们始终认为,易学传承者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坚决抵制封建迷信与商业欺诈行为。我们欢迎各位老师莅临广州指导,共同为培育新时代易学人才贡献力量。

各位同仁,易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既尊重传统、深挖经典,又面向现代、勇于创新;既恪守学术规范、坚守文化本真,又积极拥抱变化、善用科技赋能。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期待与各位同仁一起,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共同推动易学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让这份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我们易学人的力量。

谢谢大家!

胡本新
2025年9月16日

与著名周易学家张志哲教授(87岁)合影

与国际著名易学家王少英(77岁)合影

与陈园老师合影

与欧阳东会长合影

来源:勇者枫叶90n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