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意原是如此素净的,不似春日里繁花压枝头那般喧嚷,倒似一位卸去华裳的妇人,纤纤素手捧一盏清茶,将悠悠岁月熬煮成温润的琥珀光。那茶烟袅袅间,时光仿佛也沉淀下来,化作杯底一抹恬淡的余韵。
晨起推窗,檐角垂下的露珠将坠未坠,像时光凝结的琥珀。风里飘来桂子细碎的香,恍若邻家阿姊梳妆时抖落的金粉,沾在月白衫子上,洇出淡黄的痕。
秋意原是如此素净的,不似春日里繁花压枝头那般喧嚷,倒似一位卸去华裳的妇人,纤纤素手捧一盏清茶,将悠悠岁月熬煮成温润的琥珀光。那茶烟袅袅间,时光仿佛也沉淀下来,化作杯底一抹恬淡的余韵。
庭院里的银杏最解风情。前日还是满树青翠,今朝已染了三分金黄。风过时,叶片簌簌落下,像无数把小扇子轻摇,扇走了夏的燥热,扇来了秋的静谧。
我常蹲在树下,看阳光透过叶隙洒下,在青石板上织出斑驳的锦缎。偶尔有叶片飘落肩头,便轻轻拈起,夹在诗集里,权当是秋日寄来的信笺。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的诗句总在此时浮现。记得幼时在乡间,秋夜常与姐妹们提着灯笼追萤火。那些闪烁的光点在稻田里游荡,宛如银河倾泻,将夜色都染成了流动的翡翠。
如今住在城里,萤火虫是难见了,但每当夜雨敲窗,仍会想起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仿佛能看见李商隐独坐灯下,将思念熬成浓稠的墨。
秋日的云是最会作画的。晨起时是淡墨轻染的山水,午间便化作雪白的羊群,傍晚又成了燃烧的晚霞。我常躺在阳台的藤椅上,看云卷云舒,任思绪飘远。
有时觉得云像极了女子的心境,时而澄明如镜,时而幽深似海,却总保持着那份从容与优雅。正如李清照所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般壮阔的景象,倒叫人忘了秋的萧瑟。
菜市场里的秋色最是鲜活。紫茄泛着油亮的光,红柿子像盏盏小灯笼,南瓜裹着金黄的外衣,堆成小山似的。卖菜的老妪坐在竹椅上择菜,指甲缝里嵌着绿色的汁液,脸上却漾着满足的笑。
她身旁的竹篮里,新摘的桂花还带着露水,香得让人心醉。我买了一把,回家插在青瓷瓶里,整个屋子都浸在甜香里。这大约就是汪曾祺笔下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吧。
暮色四合时,喜欢沿着河堤散步。河水褪去了夏日的浑浊,变得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的枫树。红叶似火,在水面上燃成一片霞光。
偶尔有落叶飘落水面,打着旋儿流向远方,像一封封没有地址的信。此时总会想起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虽无空山,却有新雨后的清新;虽非晚秋,却已感受到时光的流转。
秋意清简,却拥万物丰盈。它褪去了浮华的外衣,露出生命的本真。就像中年女子,不再追逐繁复的妆饰,却自有一番从容优雅的气度。在这个季节里,我学会了在平凡中看见美好,在简约中感受丰盛。正如陶渊明所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日的诗意,原就藏在这一草一木、一粥一饭之间。
夜深了,窗外的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合上诗集,任思绪在雨声中飘荡。秋意渐浓,而心中的丰盈,却如这绵长的秋雨,润物无声,生生不息。
来源:大自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