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事情,其实古人已经有了多方面的思考,只不过后人在选用的时候,只选择了支持自己论点的言论,再传播出去,以至于世人误以为古人的某些思想是一致的。本书则让我们看到了,不光是今天的我们知道白猫黑猫,古人之中也有人能够明晰中西体用的本质。
很多事情,其实古人已经有了多方面的思考,只不过后人在选用的时候,只选择了支持自己论点的言论,再传播出去,以至于世人误以为古人的某些思想是一致的。本书则让我们看到了,不光是今天的我们知道白猫黑猫,古人之中也有人能够明晰中西体用的本质。
就像过往我们在学习近现代史的时候,很容易认为晚清时期的变革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第二个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制度;第三个则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十年,否定本土传统文化,学习西方的思想。这个三段论的论述已经深入人心,本书作者洪涛则明确指出,其实早在洋务运动前后,魏源等人就提出了学习西方的部分制度和文化的观点。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期,变其实并不是台阶式的层层递进,而是斜坡式的全方位推进,只不过后世的部分研究者在总结的时候,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以至于忽视了部分事实。正如洪涛在讲述中体西用的时候,指出现代西方之强大,首先不是因为学问有多高深,也不是因为科学有多发达,而仅仅在于,他们从古典教化中得到解放,恢复了人的情理。
所谓人的情理,就是从常识的角度,来把握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人,也就是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这倒是让我想起我们的俗语里有“书呆子”这个词,来形容那些只会亖读书,不懂得生活常识的人。读书本来应该是可以开智的,但我们有时候读书却是反智的,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就是有时候过于注重形式,而偏离了实际。
这世上没有万能药,也没有万能法。其实无论是中还是西,是体还是用,都没有强弱优劣之分,重要的是能够找到当下的问题症结所在,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这办法是西还是中,抑或中西结合,抑或是一套全新的方法。
来源:叁拾探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