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亩地差百元,价格锱铢必较,背后藏着啥秘密?村口收购站的铁皮棚底下,老李头的草帽让太阳晒得发了白,他蹲在三轮车卸下的西瓜堆里,烟头在水泥地上摁出一个个黑点,2500真不行,得加100,他第三次把那张皱巴巴的合同往前推,王老板的手指敲着计算器,塑料椅吱呀响,从地
一亩地差百元,价格锱铢必较,背后藏着啥秘密?村口收购站的铁皮棚底下,老李头的草帽让太阳晒得发了白,他蹲在三轮车卸下的西瓜堆里,烟头在水泥地上摁出一个个黑点,2500真不行,得加100,他第三次把那张皱巴巴的合同往前推,王老板的手指敲着计算器,塑料椅吱呀响,从地头到你们菜市场,我们中间要交多少过路费。
这话老李头早听烦了,去年这时候他亲眼瞧见王老板在镇上倒手,价翻了三倍,可眼下旱刚过,地头水费涨了两成,化肥比年前贵了三十块一袋,他抹了把汗,指缝里的土掉在合同字行上,我们这儿,一快钱也是钱。
棚外蝉叫猛地高了起来,王老板瞧见远处还停着三辆等称的农用车,掏出烟盒时手停了一下,行吧,2600,下回直接按这价来成不,老李头没应声,弯腰搬西瓜时手顿了顿,去年这时候他能一口气扛两筐,现在得歇两回。
村头小卖部的电视正播着农产品涨价,主播的声音压过冰柜的嗡嗡响,货架上王老板卖的西瓜贴着基地直供的标签,价格比收购价高了六倍多,老李头往嘴里倒水时盯着价签,铝瓢在搪瓷缸里磕出叮当声。
来源:农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