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流感季节,不恐慌,从认识到预防!

360影视 2024-12-23 15:07 4

摘要: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其中甲型流感更为常见,即人们常说的“甲流”。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特性使得其传染性相对更强,人群更普遍易感,且同一人群可以多次感染。

什么是流感?什么是甲流?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其中甲型流感更为常见,即人们常说的“甲流”。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特性使得其传染性相对更强,人群更普遍易感,且同一人群可以多次感染。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和咳嗽等,此外,接触患者的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由于流感病毒适应冷、湿气候,流感在冬春季较为多见。

其潜伏期通常为1-7天,患者发病后的1-7天内具有传染性,尤其在病初的2-3天传染性最强。通常3-14天可自愈,但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

怎么判别得了流感?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但流感不同于常规感冒的特点就是全身症状更为突出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尤其易见于乙型流感。

流感样病例具体指发热(腋温≥38℃),伴咳嗽或咽痛,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呼吸道病毒都会导致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从而降低流感病例定义的诊断效力。只有临床症状的流感诊断可能导致误诊和随后的不当治疗。因此,单凭临床表现可能无法区分流感。然而,在流感季节,将出现发热的流感样症状患者作为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是合理的。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可用于早期识别流感病例,规范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如何在流感季节预防流感?

预防流感需要阻断流感的传播途径,提高自身免疫力,尤其是针对流感的特异性免疫,故而预防流感的措施包括:

一、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推荐在每年的9-11月份接种,以应对冬季的流感高发期。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未接种流感疫苗人群若符合疫苗接种适应证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暴露前用药至疫苗接种后2周。

二、 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75mg,每日一次,使用7天。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在使用减毒流感疫苗两周内不应服用奥司他韦,在磷酸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

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后,触摸公共物品后,以及准备食物前、中、后。同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四、增强体质。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等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高糖、高盐的食物。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需要7-8小时的睡眠。

五、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更洁净。

六、与流感患者保持距离。如果身边有流感患者,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同时,避免接触患者的物品,如餐具、毛巾、衣物等,如果必须接触,应先进行消毒处理。

得了流感该如何治疗?

在流感高发季节,要提高警惕,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流感的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具体治疗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首先需要判定哪些患者是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流感高危患者,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就诊患者,疑诊流感,及时就医,积极尽早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患者,孕妇,5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密切接触流感患者的医护工作者,免疫妥协人群,流感样症状迁延不愈(≥5天),出现并发症以及原发病加重,均为流感重症高危人群。

另外需要注意流感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无法治疗病毒感染,因而不建议在不明确病原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那有没有必要日常囤抗病毒药呢?“囤药”的背后,是人们对“病毒”的焦虑。其实感染以后发病的相对来讲是少数人,且大部分患者是轻症病例。普通民众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平时注重防护及个人卫生,加强疫苗接种。只要我们的身体免疫状态是正常的,即便感染了病毒,重症的风险也会大大的降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呼吸内科周晓明、曾绮娴、梁砚薷)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