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部、口唇及儿童化妆品迎最严限值;一妆企因分装观夏等香水被重罚近60万;森田面膜、施华蔻等产品未准入境......还有以下行业新闻值得你关注:
眼部、口唇及儿童化妆品迎最严限值;一妆企因分装观夏等香水被重罚近60万;森田面膜、施华蔻等产品未准入境......还有以下行业新闻值得你关注:
作者 | 苹 果
责编 | Lucky
来源 | 聚美丽
这里汇聚了一周(9月15日—9月21日)的热点事件,欢迎大家查看!
知名玻尿酸巨头因涉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
妆企因分装观夏、欧珑香水销售被罚近60万
眼部、口唇及儿童化妆品迎最严限值
森田面膜、施华蔻等旗下产品未准入境
欧莱雅旗下奢侈品美妆退出中国台湾
国货麦吉丽斩获IFSCC技术贡献金奖
本周,国内玻尿酸巨头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海生科)发布了一则有关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因非本公司事项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图源:昊海生科
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于2025年5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382025016号),因其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且已进入处罚告知阶段。
另据野马财经报道,昊海生科董事长侯永泰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他做的不是我们公司的股票,他就是投资人,喜欢做股票,我们也警告过他肯定不能做我们公司的股票。”
上述报道还显示,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汝波律师表示,内幕交易根据情节轻重,可能涉及民事、行政、刑事三方面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结合聚美丽往期报道来看,昊海生科与华熙生物、爱美客为国内玻尿酸三大龙头企业,因此并称为“医美三剑客”,在业绩上,昊海生科近年来增幅放缓,2025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分别同比下滑21.59%、29.57%。
针对上述蒋伟被立案调查一事,昊海生科表示,该《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所涉主体为蒋伟个人,涉及的事项与公司无关。蒋伟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及财务造成重大影响。
不仅有上市公司涉及处罚事件,本周还有企业因分装观夏、欧珑等香水涉嫌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被处罚!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福州意威达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期有一则行政处罚事项,处罚金额近30万元,罚没合计共59.06万元,为较大金额的重罚事件。
△图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回溯该事件,系因福州市长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后对其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后发现,当事人自2023年6月起购进观夏、欧珑、修道院三款品牌原装香水,用针筒分装成不同规格小样并包装后销售,该网店销售上述分装香水货值金额为29.88万元,违法所得为29.18万元。
梳理主要违法事实来看,当事人基于经营范围含化妆品零售但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行政许可,从2024年6月起通过淘宝网店“熊猫的香氛小店tb8943634836”从事化妆品网络交易,却未在店铺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信息。
综上,当事人未取得行政许可生产化妆品的行为违反了《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和《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29.18万元并处罚金29.88万元,罚没合计为59.06万元。
9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开征求《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征求意见稿)》等18项化妆品标准意见的通知。这预示着中国化妆品监管将进入一个更精准、更严格、更体系化的新阶段。
△图源:中检院
此次主要聚焦于菌落总数限值、二恶烷限值、限用组分、准用原料等的调整及拟新增禁用原料7项(4-甲基苄亚基樟脑、6-氨基间甲酚、丁苯基甲基丙醛、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吡硫翁锌),也就是说,前述7种化妆品准用原料将调整为化妆品禁用原料。
其中,在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方面,菌落总数限值大幅收紧,眼部、口唇及儿童化妆品的菌落总数限值拟由现行的≤500cfu/g或cfu/ml调整为≤100cfu/g或cfu/ml,与国际标准(如欧盟、美国、日本等)接轨。
△图源:中检院
另外,有害物质二恶烷(因技术上无法避免,可能会作为风险物质带入化妆品产品中),拟由30mg/kg调整为10mg/kg,与国际权威机构(如SCCS、ICCR等)的安全评估结果一致。
另据医学美学美容报道,除了禁用原料,还有多项原料迎来调整,其中防晒剂成为严抓品类,除了4-甲基苄亚基樟脑被禁用,还有二苯酮-3、胡莫柳酯、奥克立林被调低了限用浓度。
△截图自中检院
回到本次意见征集一事,结合上述报道内容来看,在监管思路上,中检院新规将对高风险品类进一步“精准管控”,并制定更加严格的微生物安全标准,这也倒逼化妆品企业需要更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国内标准正在与国际主流法规接轨,也预示着中国化妆品产业在需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除了上述涉及安全的意见标准,本周还有一则关乎食品、化妆品安全卫生等项目不合格事件的通报。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以下简称: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发布了2025年8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
△图源: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其中,聚焦化妆品信息来看,共有5批次被通报,分别为森田复合玻尿酸保湿面膜、森田复合玻尿酸保湿面膜、国旗按摩油、施华蔻专业怡嬗矿物泥质地染膏9-MA(配合施华蔻专业怡嬗上色乳5.5%)、DiyCaki舒缓按摩油,重量至多为1970.6千克,最少也有70千克,且产地均在中国台湾、越南、泰国三地。
△图源: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从生产企业信息来看,森田药妆股份有限公司彰滨厂生产的2批次不合格,TheGiaFoodand OrientalMedicineJoint StockCompany、PREMACARE INTERNATIONAL CO.,LTD.均有1批次,而施华蔻相关生产企业不详。
上述产品未准入境,系标签不合格、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货证不符、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等原因。
据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显示,所列未准入境的化妆品在进口检验时不符合化妆品安全国家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均已依法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一边有进口美妆未准入境,另一边则有进口美妆选择退出中国台湾市场。
本周,美妆线归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华伦天奴美妆在中国台湾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将退出该市场:将在2025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中国台湾市场的线上与线下销售,相关会员积分兑礼服务将延长至2026年2月28日截止。
△图源: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据多方资料显示,华伦天奴美妆于2023年7月正式登陆中国台湾市场,品牌在台北新光三越、信义新天地A8以及台中林酒店均有设柜。
从时间线来看,可以看到,华伦天奴美妆仅在中国台湾市场2年多便选择退出,背后或与当地市场、企业区域布局调整等因素有关。
事实上,近年来退出中国台湾市场的美妆并非仅有华伦天奴美妆。据台湾地区杂志bella报道显示,于1994年成立的韩国美妆品牌兰芝将于年底全面撤除台湾柜台。另外,美妆连锁也有不少退出中国台湾市场的例子,如丝芙兰在2023年5月关停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官网及app运营,莎莎国际则早在2018年便退出。
从上述多例品牌退出台湾市场案例中,不难发现,区域调整背后影射出企业发展的多重难题,或如未能根据市场变化迭代、受限于当地零售市场萎缩品牌等,导致其在价格、渠道、产品差异化上的优势逐渐弱化。
在经济下行期,存量竞争时代,未来化妆品产业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于品牌而言,如若不能精准适配当地需求,抵御经济下行冲击及竞争压力,则后续可持续性发展空间则可能会缩小更多。
就在前两天,聚美丽报道中国成功获得2032年IFSCC大会主办权,此为历史性的首次,也彰显了国货美妆科技力的提升。
IFSCC素来享有“化妆品科技界奥林匹克”的美誉,其奖项则有“化妆品科技界诺贝尔奖”之称。聚焦今年第35届IFSCC中国美妆品牌相关获奖情况,聚美丽发现,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斩获IFSCC大奖。
聚美丽了解到,除了百雀羚三度摘得IFSCC青年科学家大奖外,中国高端护肤品牌麦吉丽获得了IFSCC主席Vania Leite教授为其颁发的Technical GoldBenefactor技术贡献金奖。
△图源:麦吉丽公众号
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奖项是IFSCC大会用于表彰对行业技术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重要奖项,其含金量高、评选标准严苛,被誉为全球化妆品科技界的“技术标杆”,由此视角看,麦吉丽斩获这一殊荣,不仅代表了国际学术界对麦吉丽科研创新实力与技术贡献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中国品牌正在全球化妆品科技舞台上释放影响力。
而麦吉丽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与其长期深耕科研的战略定力与持续投入不无关系。截至目前,麦吉丽已连续6年在IFSCC大会发表高质量成果,累计论文数量超40篇,另外,麦吉丽已与巴黎萨克雷大学、东京大学等全球顶尖机构建立深度合作,累计获得近300项国家专利……
△图源:麦吉丽
此外,聚美丽还关注到,在IFSCC大会期间,麦吉丽品牌不仅发表1篇主题演讲,还展示了4篇学术海报,而这既直观彰显中国在化妆品基础科研领域的实力与沉淀,更系统构建起“麦肤因”在皮肤微生态、细胞能量、屏障修护等多维度的抗衰科学证据体系,为中国成分赢得全球认可助力。
信息来源:上述企业官网、中检院、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小红书、医学美学美容、野马财经、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杂志bella
视觉设计:乐乐
来源:聚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