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观丨精心呵护 守护候鸟迁徙温馨家园

360影视 2024-12-23 15:35 4

摘要:候鸟迁徙是自然界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经过多种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湿地、草原等,这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极为丰富。保护候鸟迁徙通道,就是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和其中的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退化。救助候鸟不仅有助于保护候鸟本身,还能维

候鸟迁徙是自然界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经过多种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湿地、草原等,这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极为丰富。保护候鸟迁徙通道,就是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和其中的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退化。救助候鸟不仅有助于保护候鸟本身,还能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参与救助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候鸟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不断丰富生物的多样性。

迁徙路线有人保护,休息区域有人守护,受伤、生病,还会有专职医生免费医治、精心照顾,还有林草部门以及专家时时关注它们的生活环境……

兰州,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栖息地之一,正在用心用情呵护着这些远方的朋友,为它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温馨的驿站。

候鸟迁徙 兰州成为重要通道

“在迁徙过程中,候鸟会根据季节、气候、食物资源等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路线。对于迁徙至兰州的候鸟而言,它们主要遵循的是中亚—东亚迁徙路线,这是一条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候鸟迁徙通道。”采访中,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张立勋教授对记者说。

据了解,许多候鸟在春季会从南方或东南亚等地出发,沿着海岸线或内陆水系向北迁徙。当它们到达中国境内后,会沿着黄河等水系继续向北飞行,其中一部分候鸟会选择在兰州停留或栖息。这些候鸟在兰州补充能量后,会继续向北迁徙至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或更远的繁殖地。秋季时,这些候鸟会从繁殖地出发,开始向南迁徙。黄河流域湿地处在西太平洋、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三条候鸟迁飞通道上,是众多珍稀濒危水鸟的栖息地。

张立勋教授说,兰州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栖息地之一,主要涉及甘肃省的候鸟四大迁徙路线中的西部路线,现已成为候鸟迁飞通道上重要的“加油站”和中转站,每年都会有大量候鸟在此栖息和迁徙,如大天鹅、绿头鸭、斑嘴鸭、燕鸥、秋沙鸭、赤麻鸭等70余种,这些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选择兰州的湿地、湖泊、河流等水域作为重要的栖息地。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天王沟保护站职工开展日常巡护工作途经天王壕时,曾在大通河两岸发现上百只中型猛禽。经张立勋教授鉴定,该猛禽为黑鸢,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市区域内,如此数量之多的黑鸢迁徙保护区尚属首次。

“候鸟迁徙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于候鸟的迁徙和栖息至关重要。”张立勋教授说,只有保护好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才能确保候鸟能够顺利完成迁徙并繁衍后代。张立勋教授认为,黄河流域兰州段以其丰富的湿地资源和良好的水质为候鸟提供了迁徙途中的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并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兰州地处黄河沿岸,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兰州的气候条件适宜,使得越来越多的候鸟能够在此停留和栖息,如河口区域属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由于历史上黄河在境内不断改道、积淤等,故形成了河滩高地、浅平洼地、微斜平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张立勋教授对记者说,经观测,大天鹅在兰州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三河口,其他地段很罕见。它们每年11月份从蒙古国西部迁徙来到该区域,至次年3月份天气暖和后离开。冬天抵达三河口的大天鹅,起先仅有几只,今年的冬季已有31只。此外,在元通黄河大桥、小西湖黄河桥、银滩黄河桥附近的河心岛和浅滩上,以及滩尖子湿地等区域,都是候鸟喜爱聚集的地段。

目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一级动物的有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金雕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二级动物的有30多种。从鸟类的季节居留类型来看,主要有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

及时干预 伤病动物获得救助

2023年12月22日晚,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会同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七里河派出所在金港城救护一只小天鹅。经救护中心兽医初步检查,该小天鹅无明显外伤,精神状态较差,翅膀下垂,腹泻严重,喜卧,食欲废绝。经过兽医精心治疗、留园察看饲喂,12月25日,小天鹅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腹泻症状有明显改善,采食状态有所恢复。2024年2月7日上午,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带着恢复健康的小天鹅还有大天鹅来到西固区三河口天鹅滩进行放归,希望它们和正在这里栖息的天鹅群一起结伴、迁徙。此次救护的小天鹅为我市首次记录。

长途迁徙,难免会遇到食物匮乏、天敌以及误食等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及时伸出救助之手,为它们撑起生命之伞。

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周晓雯主任说:“自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后,我们救助的动物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2022年救助了260头(只),2023年救了360头(只),今年截至12月5日,已经救助了550头(只)。”

“丘鹬以鱼为食物,在我市一般在8、9月份开始出现。”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育红说,“今年救助丘鹬最多的月份在9月份,有9只,10月份救助了4只。总体来说,从8月至10月,是我们救助丘鹬相对集中的时段。”

在五泉山原动物园偏东,有一间60平方米的套房,一间为药房,另一间为治疗室,有伤病的鸟类或兽类都是在这里得到及时救治而获得重生。今年5月份,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接到一只受伤的草原雕,当时,这只雕已是呼吸微弱、奄奄一息,精神状态非常差。经兽医主管评估之后,判断为误食而导致的中毒。于是救护人员紧急注射解药、糖盐水,渐渐地,这只雕的精神状态开始恢复。第四天后,为了给雕提供更多的能量,救护人员在早市购买新鲜牛肉来进行喂食,五六天过后,这只雕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起来。

据了解,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施救的野生动物鸟类居多,其中占比较大的是雀形目的百灵鸟、朱雀等,还有鸡形目的大石鸡、环颈雉等等。兽类相对少一点,主要为白狐、赤狐、岩羊以及马麝等,像草原斑猫、豹猫之类的数量就更少了。

如果是外伤,先进行局部处理,再通过人工饲养观察一段时间,确认达到放归条件后,还要组织专家对动物进行综合评估:即健康评估和野外放归的综合评估,随后,再报请林草部门批准,才能把健康的野生动物放归原栖息地,有时考虑到食物或气候的影响,还需选择适合的季节。张育红说:“放归的原则是就近就地,及时、科学。”

因其具备的技术、人员优势,我市周边的临夏、白银等地区遇到救助方面的难题时也会及时和他们沟通,或将野生动物送至兰州实施救助。作为我省的5个救护站之一,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还挂有甘肃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站的牌子,承担着全省的野生动物救助工作。今年10月中旬,宕昌县发现了一头有伤被困的黑熊,后受省林草局委托,中心派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兽医前去协助,评估黑熊恢复正常后便及时放归自然。此外,他们还曾到文县救助猕猴、梅花鹿,前往酒泉救助棕熊……有时候,还需要通过远程协助对方治疗。

疫病监测 护航候鸟平安越冬

如果凑巧,你会在黄河边看到一个帅气小伙拿着照相机在河边拍照,他可不是摄影爱好者,他是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江进东。观察记录候鸟的生活、巡查保护救助鸟类、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是江进东每天的工作。

江进东说,当发现鸟类食物短缺时,要及时进行适量补给;当鸟类受伤、受困时,要及时进行救治;当发现异常死亡的鸟类时,则要立即上报并开展检查,找出病因,防止传染病传播。

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各种病毒和细菌,如果它们受到惊吓或受伤,有可能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通过及时收容、诊断和治疗这些野生动物,可降低传播疾病的风险,保护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

其实,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还有一个“兰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牌子,即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

张育红对记者说,他们要对每只(头)需要救助的动物进行初检鉴定,以排除传染病,然后进行初步检查,再隔离观察,治疗时间基本保持在1周以上。

张育红解释说,有时候,野生动物携带的一些病原体,对人类来说是很陌生的,国家对疫源疫病的监测非常重视。因此,在春季或秋冬季,尤其是在进入禽流感高发时段,就要特别加强对鸟类疫病的检测:一方面是加强对野生动物疾病的防范,另一方面则是控制疾病在更大范围的扩散,这不仅对人类健康有益,还对农业生产非常有益的。张育红介绍,我市要在每年的3至5月和9至11月向国家提交监测日报,即每日都要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信息平台上报数据,其余的月份是监测周报,他们要在黄河兰州段近40公里的沿线进行监测,掌握、记录沿河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生活和健康状况。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系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通过救助伤病、受困、被遗弃的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和延续这些动物的种群,从而维护生物多样性。这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周晓雯对记者说:“许多市民们或许对我们的工作不太了解或有些陌生。大致来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关注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存,控制疾病传播、提升救护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和记录野生动物的习性、繁殖和迁徙等行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动物的生态需求和保护策略,进而推动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

“其实,救助工作也是一种宣传方式,通过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通过小保护带动大保护,为野生动物创造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周晓雯最后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吕胜军 记者 李廷琳 文/图

见习记者 罗月

编辑丨马丽

来源:观澜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