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有质量改进,都应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核心提示:所有质量改进,都应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所有质量改进,都应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总原则是:流程管理,闭环管理,从一而终。有检查,有落实,有跟踪,有反馈,有结果,有始有终。
采取如下方案:
1、建立质量体系;确定质量目标,建立质量责任制。
企业的产品标准是产品质量高低的依据。它用于产品生产及检验的全过程。
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应该是在现有企业工艺生产水平的基础上,以满足用户需要为原则,所制订的产品标准,应该起到指导生产和检验产品的作用,
绝不应该是生产管生产,标准管标准,搞好标准的制修订及贯彻实施,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即质量管理必要条件。
2、进行KPI考核,衡量工作的成效。
质量管理的效果,为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性,稳定性,必须要定期评价衡量。
原则:数据为主,全面客观;
公式:效果=流程质量×执行力;
流程质量=公司战略×组织结构;
执行力=人员素质×规章制度
3、建立质量组织架构:
一级组织架构:管理者代表,品质经理
二级组织架构
QA:体系维护,审计,问题跟进,追踪,年月周日报表
QC:执行标准,检查,测试,记录;
QE:问题分析,对策,标准维护;
QA、QC、QE可以是三组人员,也可以是兼职,由一组人员担任,简称QA。人人都是QA。
二、生产前质量管理
制定合适的原材料标准,选好外购件、外协件生产厂家。
合格的原材料是生产出优质产品的物质基础,原材料标准是检验原材料质量合格与否的准绳,
产品要求原料质量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验,都必须按照原材料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
原材料质量标准应包括,原材料的种类,产地、适应范围、规格尺寸、性能、包装运输和质量检验等方面。
制订时应注意几个方面:
1、合理压缩原材料品种、规格
压缩材料品种应根据现有产品和预计将来的发展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之前提下确定适用范围,压缩规格,应根据物料加工方式,加工余量确定选用档次。
2、提高原材料标准化系数。
原材料标准化系数,是指标准材料的品种占使用材料品种总数之百分比。
3、制定外购、外协件验收规范,列入企业标准。
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现场质量管理总原则:
1、培养三种意识
自检意识
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质量控制的密决是: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产品。
要求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自我进行检验,只有自己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车间。
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要自己做好标识并把它分开放置。
互检意识
对于上道工序或车间流过来的产品,员工不要看都不看,就突拉拉往下做,必须要检验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进行生产。
对查到上工序或车间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反馈。坚决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接收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专检意识
做了自检和互检的动作后,主管应对专职检验员灌输:员工一边要生产,一边都在做自检和专检,作为专职的检验员,就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
专职的检验员如是你部门的下属,那更好沟通;假如不是你部门的人员,他也会接受你的教导。
2、紧跟过程控制
注重过程,没有好的过程,难有好的结果!只有紧跟了过程控制,才可控制住品质。
首检控制
在产品上线前,必须要求班组长、品检人员和员工,对在要投入生产的物料,都要仔细核实;使用的工装,要确认性能是否稳定完好。
小批量生产三只产品,确认产品是否合格。合格后再上线生产,不合格要查找原因,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巡检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品检要对产品进行抽查,要用80%的精力关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如:生手员工、关键设备、关键岗位等。
终检控制
在收线时,对于最后的产品,要重点控制,往往此时员工的心态都比较急躁。
一位员工在快下班时,还缺一只产品装箱,他就找一只不合格品,叫人返修一下,没经过检验人员就直接装箱。被班组长立马纠出,此只产品有严重质量缺陷。
何况产品收线时,还有一部分产品等待返修,所以越是快完成的工作,越要严加控制。
3、持续宣贯,强化意识
强化“三分析三不放过”
每天生产早会上,要分析昨日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深入分析这些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不合格品一旦出厂,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损害用户利益。
接下来分析产生这些质量的原因,层层追溯,明确质量责任,找出漏洞。在此基础上,分析应采取的措施付诸实施,及时改进不足。
整个活动过程要真正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质量责任未明确不放过,纠正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质量出自于生产过程,出自于管理。具体实施如下:
产品质量第一,在生产中无论出现什么质量问题,首先是对事,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再查出责任人,决不隐瞒,坚决查处。
建立签收制度。工序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发出的各项通知,均必须进行签收。
这不仅规范了管理,而且提高了工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
建立制程质量互保制度,对生产作业中的质量严格把关,确保合格的产品入库。
建立产品入库前的抽检制度,进一步保证出厂产品包装质量。
4、制定奖惩条例,提高现场执行力。
凡是出现违规行为,坚决以通报的形式向全车间公布。对工人及管理者起到教育作用。
对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人员给予重奖。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
制定了奖惩条例后,监督检查条例的实施,通过务实的监控,提高工人的质量认识,主动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遵循原则
容易避免的质量事故从重处罚,难于避免的质量事故从轻处罚。
能查出责任人的处罚落实到个人,不能查出责任人的处罚落实到班组。
产品质量的把关,由原来巡检员的监督检查,变成全员的质量监控。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