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对话 助力家乡心理健康发展——访甘肃心理干预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哈佛心理学博士柳伟

摘要:经常有对孩子心理疾病束手无策的家长找到柳伟,希望他能帮帮孩子。“很多心理疾病,尤其是青少年心理疾病,大多是假性心理疾病,并非真的有‘病’。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升,心理疾病往往不药而愈。”多年的研究发现,让柳伟更倾向于通过提升认知的无药物方式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

心理干预进校园

接受采访

核心提示:经常有对孩子心理疾病束手无策的家长找到柳伟,希望他能帮帮孩子。“很多心理疾病,尤其是青少年心理疾病,大多是假性心理疾病,并非真的有‘病’。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升,心理疾病往往不药而愈。”多年的研究发现,让柳伟更倾向于通过提升认知的无药物方式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他称之为“人格重塑”。

现年36岁的柳伟,是甘肃心理干预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其自主研发的“人格重塑”技术,首次在心理学咨询领域完成了无药物心理咨询模式。至今临床试验600例,成功率高达98%,对抑郁、焦虑、人格分裂、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具有显著成效。

通过“人格重塑”技术

15岁少年摆脱重度心理疾病

“老师,在你的设计下,经历三天挨饿受冻后,我终于明白了,我之前的抑郁和复发,其实都是自找的……我要好好学习……珍惜身边人……”

此前,柳伟接待了一位患有严重双向情感障碍的15岁兰州男孩顾军。当顾军一家人找到柳伟时,他们已花费近百万元,辗转国内多家医院,始终无济于事。顾军的病情日益严重,表现为花钱无度,时常摔砸东西,甚至与父母动手,通宵熬夜打游戏,不去上学,不与人交流。

顾军父母焦急无助,顾军也一度认为自己好不了了。但他没想到,柳伟通过一个月的治疗,就让他重新燃起了对自己的信心,以至于他激动地打了很多字向柳伟表达感谢,字里行间也折射出他自身心智的成长和心境的改变。

柳伟记得刚见到顾军时,顾军双眼无神、四肢麻木。他质问柳伟:“我看了很多医生,去了很多医院,吃了太多的药,每个医生都说会尽全力治好我,但是并没有治好我。那么,你到底行不行?我能不能相信你?”

“我不但能治好你,我还能让你回到太阳底下,跟同学一起去开心玩耍、娱乐。只要我不放弃你,你就不能觉得自己像个废物,不能放弃自己。”让顾军安心的是,柳伟给了他极其肯定的答复。柳伟认为,心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将自己的能量放到最大,时刻给予患者满满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要坚定地告诉患者,我就是发电站,只要我有电,你就永远一直有电,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柳伟为顾军量身打造的“人格重塑”计划,让他在四个月时间内,经历了认知与自我认知、模拟人生、置之死地而后生、财商管理意识训练等四个阶段。在柳伟的设计下,顾军尝试了许多从未做过的事:在街头与陌生人交谈,为父母包饺子并换得一顿火锅大餐,体验偏远山区的乡村生活,在陌生城市挑战仅用1元钱过生活,以及种种在雪地、在沙漠的极限野外挑战……现如今,顾军已完全康复,并考入理想大学。值得一提的是,顾军在武威一个乡村体验生活时,还成功帮助当地一位四年级的留守儿童走出了抑郁症。

“‘人格重塑’就是变相让患者的人格状态更加完善。简单来说,就是俗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达到一个正面、健康的状态。‘人格重塑’并不局限于病人,青春期严重叛逆或行为异常的人也可以通过‘人格重塑’来优化人格状态。适用于35岁以下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效果显著。”据柳伟介绍,“人格重塑”技术源自美国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研究提出的“人格融合”理论。

无药物心理治疗+中医针灸技术

创新角度破解失眠难题

据《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全国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近年来,柳伟团队也将解决失眠作为研究重点之一,由于致力于达到无药物最大咨询目标,他们一方面聚焦研发先进物理设备,一方面着力引进优秀中医人才,试图将心理治疗与中医技法相结合,为失眠患者提供一种多角度、多思维的治疗方案。

21岁的定西女孩陈阳曾患有重度精神分裂症。自18岁起,她在高考前夕多次发病,导致连续三年未能参加高考。由于伴随严重的神经衰弱,失眠是困扰她的最大问题。因长期依赖药物助眠,一年前,柳伟接诊时,她已经在服用四类抗精神类药物进行安眠,常规的助眠药物已对她不起作用。

彼时,柳伟团队创新研发出一款前沿的物理治疗设备——低频音波悬浮椅,并获得专利。这款悬浮椅首先在生理层面,通过“骨传导”技术,激发人体的松弛反应,使躯体得到放松;其次在心理层面,运用音乐的移情和疏泄,让人的情绪、情感等彻底放松下来。多重作用下,在悬浮椅上睡半个小时相当于正常睡眠的四个小时,能深远改善睡眠状况,广受患者青睐。

但对陈阳来说,仅仅依靠悬浮椅还不够。西固区佛喜堂医师张强强,作为柳伟团队的重要合作医生,用其独创的中医针灸疗法“宫式脑针”与“骨膜唤醒针”,为陈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中医针灸治疗。经过三个疗程,共计21天后,陈阳的睡眠状况明显改善。

“全部针灸完当晚,我一觉睡到了天亮,手机砸脸都没把自己砸醒。”陈阳说。

“我们是医生,也是研究人员。第一,我们希望研究出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模式;第二,我们希望降低治疗过程中的费用标准;第三,我们希望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研发无药物治疗,减少治疗带给患者的身体隐患。”柳伟表示,其团队接下来将对传统中医针灸和理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更深入的论证和实践。

目前,陈阳的睡眠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心理疾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她如今在兰州一家餐饮机构工作,每个月都会带着自己亲手做的食物来看望柳伟,顺便再聊聊自己的“情况”。而柳伟也再没有收取过她任何咨询费用,在柳伟看来,“大家是朋友,就够了。”

此心安处是吾乡

助力甘肃心理健康发展

2015年,柳伟即将博士毕业之际,他听到了这样一番“劝诫”:“国内西北的心理卫生体系还很不完善,人们普遍对心理健康缺少认知,很多人连精神科和神经科都无法区别,这种状况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这番“劝诫”刺痛了柳伟,却没有吓退他。

“若真如此,我愿做个开荒者。”柳伟表示,正是这番“劝诫”,最终使他下定决心回国,选择回到家乡甘肃进行心理学研究与发展。

2021年,在柳伟的牵头下,甘肃心理干预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作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机构,该中心曾在积石山地震、文县水灾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中,为群众提供紧急心理干预和疏导;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讲座与义诊;关注省内偏远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推进甘肃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一般情况下,过完年到5月份的四个月时间,我们团队都会奔向省内各处开展志愿服务,以学校为例,每年选定10个学校,为千余名孩子提供心理健康讲座,为近300名孩子提供心理援助。”12月19日,记者采访柳伟时,正赶上高三学生苏沫前来做咨询。苏沫外表看起来非常活泼,和柳伟的聊天语气也极为轻松。记者和她聊了起来,她表示自己曾患有抑郁症,但现在已经彻底好了,当下学习压力大,想找柳伟聊聊。苏沫说:“柳老师人很好很亲切,他总能让我感到被尊重和理解,还会告诉我正确的情绪解决方式和问题解决建议,非常荣幸能让我在兰州遇见这么优秀的一位心理医生,尽管我从不觉得和他咨询是在看病。”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