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唐卿和该校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等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该研究通过建立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等分析方法首次绘制地球距今20亿到5亿年前,间隔约15亿年的高精度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近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唐卿和该校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等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该研究通过建立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等分析方法首次绘制地球距今20亿到5亿年前,间隔约15亿年的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揭示了地球上的早期生命是通过漫长的演化历程,填补了关于早期地球生物多样性宏演化的空白,为阐明早期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规律、探索地外生命是否存在以及宜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在漫长的早期地球阶段,生命,尤其是发育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并留下第一个化石记录?早期生命如何进化出现在的生物世界?研究团队耗时6年创建目前全球数据最全、信息量最大的早期地球古生物地层数据库,并创新性结合超算和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分析手段,运用高精度地质时间轴的概念和方法,建立起迄今第一条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
据介绍,该研究首次用大数据方法定量化揭示早期地球15亿年的生命演化历程,定量勾画复杂生命的起源、辐射、灭绝、再次辐射至现代生态系统形成的早期历史过程。
《科学》期刊多位审稿人评价,此项研究带来了长期缺失的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曲线,将激发一大波探索早期地球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热潮。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