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站里“淘”回的女科学家,她有怎样的人生?

摘要:近日,南京的一位网友记录了一段奇妙的经历,她在废品站无意中“淘”了一批旧书和手稿,竟意外挖掘出一位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女科学家的人生故事。

废品站里的旧书稿会有怎样的际遇?

近日,南京的一位网友记录了一段奇妙的经历,她在废品站无意中“淘”了一批旧书和手稿,竟意外挖掘出一位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女科学家的人生故事。

网络上,这份笔记温暖与照亮了许多人,在众人的接力之下,这位已故女科学“王锐”遗落的旧书稿得到妥善保管。

网络平台上这条笔记已有28万余人点亮爱心。

与此同时,关于王锐更多的科研故事与成绩也被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老科学家采集工程”)课题项目的年轻学者关注。

其实,还有更多像王锐一样的老科学家和奋战在各行各业、不同层级的科技工作者们值得被我们记住,他们的资料也需要被关注、被“抢救”。

到目前,我国已持续15年推动“老科学家采集工程”建设,一批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得以被抢救性整理归档。今年5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放,向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科学、传承科学家精神的平台。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传记丛书》。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如同众人对“王锐”的关注,这些国家级平台的建设,不仅表达着对科技工作者的崇高致敬,也激励着人们继承和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两个时代的人不期而遇地碰撞

前不久,南京“90后”女孩冯源路过一个废品站时,发现了一批品类丰富的旧书,其中有一本红色封皮的莎士比亚作品,此外还散落着一些旧的书籍、医学期刊、俄语等不同语言的词典。凭着对书籍的热爱,她将这些旧书买回了家。

从废品店淘回的旧书。

随着对这些旧书的仔细翻阅,她发现书堆里还藏有一叠叠写满字迹的手写书稿。这些稿纸,大部分抬头是南京医科大学备课纸,从旧到新,上面写的全都是有关防治血吸虫病及灭螺药物的内容。

旧书堆里发现的手稿“灭螺药物”。

每一张都书写得条理清晰、密密麻麻,既有中文,也有英语、日语,还有几份手稿全文用拼音书写。在一些论文的手稿上,她抄写修改了好几版,许多地方都做了划线和笔记。

手稿书写得条理清晰,有英语、日语,还有拼音书写。

书稿的主人会是谁呢?在旧书中,有一本冯源看不懂的俄文书,它的扉页有两行手写繁体汉字:王锐购于哈医大,1953年4月7日国际书店。字的旁边还别出心裁地点缀着一朵烟花和一个化学符号。

俄文书上资料主人的签名别出心裁。

随后,冯源欣喜地发现,书稿中还夹着一张王锐的工作证。一张黑白寸照上,王锐留着干练的齐耳短发,面容清瘦、目光炯炯。她生于1928年,专业从事药物合成,职称是一名副研究员。

旧书和手稿中夹着王锐的工作证。

冯源没想到机缘巧合,还能找到了书稿主人的名字和身份。这些旧书籍与书稿,一下子灌入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分量也猛然重了起来。透过书稿,她仿佛能看见书主人走过的岁月,一个孜孜不怠研究学习的女性学者身影跃然纸上,让她不禁肃然起敬。

跨越时空,她在书稿中结识了一个朋友,敬佩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博学多才的风采,却又遗憾“初见即终章”。

这次奇妙的际遇,让冯源颇有触动。为此,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一篇帖子,没想到这条笔记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许多热心的网友搜集了更多信息,原来王锐是江苏武进人,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卫生部吸血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新药评审委员、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等职务。

如何让这些旧书和手稿有好的归属?有网友在建议冯源联系王锐女士家乡所在的档案馆,也许有机会收录这批手稿,永久保存。

随即,冯源与江苏武进档案馆取得了联系,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发来一张王锐的人物志,上面记载更多信息。

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提供的王锐人物志。

据介绍,王锐曾在血吸虫病严重流行时,奋战在防治一线,奉献突出,获得多项荣誉,后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旧书堆里淘出来的旧书和手稿背后的主人,竟是一位为时代做出的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这段跨越时空的因缘际遇令冯源及众多网友感慨万千。

用严谨的学术态度感召年轻一代

随着故事的发酵,已故科学家王锐的人生得到了更多人关注,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助理研究员姜海婷便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姜海婷还有另一个身份——“老科学家采集工程”的采集人员。

据了解,15年来,我国有4000多名“老科学家采集工程”的采集人员像蜜蜂一样在全国各地开展资料收集整理。

“老科学家采集工程”收藏的部分科学家手稿。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姜海婷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史、健康政策与卫生服务研究,重点关注血吸虫病防治相关历史研究,长期以来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既往也采集了有关王锐的部分文献资料。

看到关于王锐的报道后,姜海婷以高度的责任心及敏感度,马上联系事件当事人冯源,以及相关机构和王锐生前同事、朋友,进一步整理挖掘,由此,王锐的科研人生有了更清晰的展现。

据了解,王锐一生致力于血吸虫病的防治和治疗药物研发,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疗效好、更安全的新药。

我国曾是世界上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70年,全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送瘟神”群众运动,在科研人员不断努力下,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相继问世。

血吸虫病患者在江西省余江县的一卫生院接受治疗(资料照片)。新华社

王锐参与研发的抗日本血吸虫病新药“锑-273”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锑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早期血吸虫病。该药耐受性好,因此迅速得到大规模推广,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王锐本人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

尽管当时口服锑剂在血吸虫病病原治疗上已取得最好疗效,但该药可引起心肌损害。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自制抗血吸虫病新药吡喹酮。吡喹酮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口服有效等特点,且对心脏的副作用远比锑剂少。

王锐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和研制的吡喹酮,于1979年获江苏省科技奖、1980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1982年,该药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我国在抗血吸虫病药物研发领域的里程碑。1985年,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迅速成为全球公认的抗血吸虫病首选药物。

为进一步提升药物疗效,保障患者安全,王锐团队不断对吡喹酮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改变吡喹酮的化学结构,成功合成了多种类似物。这些研究不仅为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抗血吸虫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药物化学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锐的手稿“近年来抗寄生虫药物研究进展”。

钉螺是一种水陆两栖的淡水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链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药物灭螺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来控制和消灭钉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

王锐及团队致力于研发高效低毒的灭螺药,不仅要筛选出对钉螺具有高杀灭效果的药物,同时还注重药物的环境安全性,兼顾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力求在保护人类健康的同时维持生态平衡。

“她带领大家对灭螺药进行合成工艺研究,与合作单位紧密配合,开展室内杀螺试验、小范围现场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观察等。”王锐的一位同事回忆。通过不懈努力,王锐团队在用于环境中媒介钉螺控制的杀螺药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王锐对药物研究的持续追求和对患者健康的深切关怀,为防治血吸虫病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她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更感召着年轻一代。

“勤奋学习、热情工作”“为人敦厚、亲切”这是姜海婷在走访调研中,听到的王锐生前的同事、朋友对她的评价。

“王锐老师已逝世有3年多,她是我们‘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团队的老师,我一上班就跟着她做灭螺试验,她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科学家。”王锐曾经的一位同事说。据介绍,王锐于2021年去世,享年94岁。

王锐不仅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还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年轻一代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血吸虫病相关药物研发及相关研究。她自编教材,为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血防站站长和南京医科大学血防大专班学员授课,培养了数名硕士研究生。

此外,王锐在科学文献翻译领域亦有一定建树,她是苏联高等医学院教学用书《成药分析》和《法医化学》的主要译者之一,并翻译了大量科学文献论文。

“抢救”更多老科学家史料

如今,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已接近于零,王锐的名字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去。

其实,王锐的际遇只是一批年岁已高的老科学家的冰山一角。

有很多科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度过了传奇的一生,但在本领域外少有人知道。而现在,他们正在离去。“老科学家采集工程”便是一场国家级的“抢救”工程。

据了解,2009年,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贝时璋等学术泰斗相继离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科协组织专家研究起草《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亟待抢救》报告并上报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

自2010年起,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1部委,采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资料,包括自述、手稿、信件、学生和亲友访谈等。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传记丛书》。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通过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每一位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和师承关系,更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各领域的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

今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一批科学家的珍贵史料得以展露。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建设,也正是得益于“老科学家采集工程”的深厚积淀。

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中展出了采集自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等展品。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近年来,各届在‘老科学家采集工程’相关工作上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南京医科大学建设‘慰丰书斋’,张慰丰教授捐赠母校毕生藏书两万余册;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建‘北医学者文库’,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题词,收藏教师及校友书稿、手稿等资料;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春燕行动’研究生团队结合‘老科学家采集工程’项目开展老科学家口述历史活动,现年届96岁高龄的流行病学家魏承毓教授与团队成员出版《承任安邦医心毓人:新中国霍乱防治往事回叙》一书;我们采集团队还陆续抢救性整理彭瑞骢、金宝善、钱惪、李天霖、朱聃、苏德隆、马凤楼、俞顺章等公共卫生领域前辈们的资料……”姜海婷说。

作为一名“90”后,姜海婷认为,“讲述科学前辈们的故事,继承和发展前辈未竟的事业,是记住他们最好的方式。”

近日,冯源已经收到常州市武进区档案馆发来的证书,上面写着“您捐赠的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锐女士的资料51件已被我馆收藏。特发此证,谨致谢忱!”这意味着,王锐的旧书稿已在她的家乡档案馆里得到了更好的珍视与保护。目前,武进区档案馆已建立王锐个人全宗。

常州市武进区档案馆的收藏证书。常州市武进区档案馆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年轻人对科技工作精神传承的关注,希望广大网友今后能够为档案馆提供更多线索。一颗璀璨的星辰,它的光芒虽然有时会被掩盖,但永远不会熄灭。像王锐这样的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这样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值得被我们记住。”冯源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藏品。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官网注:本文主要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姜海婷、南京热心市民冯源提供资料整理而成,未署名图片均由冯源授权提供。

编辑:陈尽美

责编:刘洞天

审核:张敬一

值班编委:谭华霖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