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落实课程改革是关键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是党和国家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事
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落实课程改革是关键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是党和国家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事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性问题,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要深化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关键是基于对课程改革内外部系统性特征的把握,厘清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路。
一、把全面培养时代新人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育人体现在课程改革目标上就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肖像,指明了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为系统深化课程改革描绘了发展蓝图。
全面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观是在继承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理论创新。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实践的体现,表明了社会主义新教育区别于旧教育的本质特征,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的发展的具体要求[1]。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贯性与其内涵的与时俱进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石。当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新要求主要来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他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如何将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画像转变为可教可落实的课程育人目标,将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融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当中,这是当前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的重要命题。
全面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观是描述共性要求和尊重个性发展的统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将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的结果。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是“共同必备”,即核心素养不是少部分人拥有的特质,而是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个体之间先天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全面培养时代新人也包括培养在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培养共同必备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基础上,认识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尊重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和发展规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模式,同样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把育人方式变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举措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改课程,包括其形态、内容、教学方式,这些要素统称为课程的育人方式。课程改革的系统深化主要还是为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创造有利的内外部条件,要落实到提高课程育人的质量上。具体来说,课程育人方式变革在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两个转化”。
一是要实现课程育人蓝图到学校育人“施工图”的转化,关键在于遵循“全课程建设”的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把课程方案转化落地作为首项重点任务,其难点在于如何使课程方案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地域承责、学生发展特征等条件的差异性,通过科学诊断和集体协商为学校育人活动提供总体规划和指导。让课程方案“落在地上”而非“挂在墙上”,首先,需要让课程方案成为学校全员参与的成果,建立学校全体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社区协同参与课程规划的机制,凝聚广泛的课程规划共识和资源;其次,需要让课程方案对全学科和育人全过程作出系统规划,构成总体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方案、学年教学计划、课程实施保障方案的多层次系统,对学校教育内容的整体设计、各个学科的课程结构与实施方式以及课程方案落实的人财物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和全面统筹。
二是要实现学科素养培养要求到教学方式创新变革的转化,关键在于支持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课堂主阵地作用的彰显主要依赖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基于当前各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开展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相对于课程的规划性,教学的特征是生成性、艺术性,所谓“教无定法”在上述教学方式的变革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不能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倡导、规范,关键还是要发动广大教师主动、自觉、积极地参与进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精品课遴选规模,实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这些举措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配合积极落实,为教师参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性知识生产创造认知、工具、制度和资源条件的支持,提高教师相关的意愿、权利和能力。
三、把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法
课程改革的系统深化需要实施主体的协同参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将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因此,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是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法。
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来自全面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需要。一方面,协同育人是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只有构建家校社协同一致的育人格局,发挥各种场景的教育功能,才能创造核心素养发展所需的教育条件。《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都提出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另一方面,协同育人有助于整合育人共识。在“双减”政策规范校外教育培训以前,家长与学校争夺学生教育权造成的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兴趣下降和社会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忧虑。只有基于育人目标、内容、过程的共识,才能避免上述问题,将“双减”落实到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提高当中。
协同育人的实现,关键在于协同机制的建设。机制包括信息共享机制、沟通协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但建设健全协同机制的前提是理解制度与人的关系。新制度主义的观点认为,制度不仅包括明确而系统的规范体系,还是特定意义系统中人有组织的实践。因此,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不仅需要建立相关的规则、制度、政策,还需要确立协同育人原则在不同参与者意识中的合法性,通过舆论、培训、研讨等方面转变参与者的认知,引导协同育人实践的系统生成。应该说,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是实施者协同观的确立和各类制度流程建设共同推进的结果。
四、把评价创新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长效牵引
课程改革中的评价主要是对育人成效与目标实现程度的衡量。古贝等研究者提出的第四代评估理论指出,评估的本质是相关者对事实理解的共同建构[2]。因此评价不仅关系到育人的活动本身,还关系到如何在社会上形成何为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共识。相较于目标,评价更容易为各级实施者所理解,与其利益密切相关。《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发挥评价对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长效牵引作用,需要从理念和工具两个方面开展评价的创新。
评价理念包含如何认识评价的对象以及评价活动本身。从评价对象来看,课程改革探讨的是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理念更新要建立在时代新人画像的要求基础上,目的与评价一致才能为课程改革“掌舵”。首先,培养时代新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发展核心素养,因此要确立素养导向的评价观,从以往关注“学会什么”转向“实现什么”,关注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知识的教育价值而非掌握知识本身。其次,培养时代新人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要确立多样综合的评价观,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另外,从评价活动本身的性质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指出评价主要起到导向、诊断、反馈作用,因此还需要确立学习导向的评价观,既不能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也不能走向反对一切评价的极端,而是要关注评价所反馈的学习信息与评价使用方式的完善。
评价工具包含评价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的维度方式,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中介,也是评价理念与评价活动的中介。评价改革以往的困境就在于理念谈得多而工具研究得少。上述评价理念的创新最终要落实到工具创新上,从而切实提高评价活动的质量。以素养导向的评价为例,评价工具的创新包括内容方面将学科素养转化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行动表征,形式方面探究式、项目式、协作式等新型的任务设计以及评价维度方面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多方面的综合设计。评价工具创新是评价理念创新和评价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相较于评价理念有易操作、易迁移的特征。
五、把智能数字技术赋能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
课程改革的系统化特征带来的难题之一在于不同实施主体之间的信息交互与传递。智能数字技术能够作为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现代支撑的原因就在于,它有助于消除系统化课程改革中新的理念和复杂的交互过程不确定性,通过加速信息的扩散和传播,提高课程实施中集体行动的一致性和效率。但要发挥智能数字技术的上述功能,还需要回答赋什么能与如何赋能的问题。
智能数字技术为系统深化课程改革赋的是育人信息获取的“能”,“能”包括事实类的信息和知识性的信息。这两类信息都关系到实施者对于课程改革中发生的各类事件的判断,事实类信息关系到事件本身,知识类信息则关系到实施者理解事件的方式。智能数字技术为促进课程改革当中各级各类实施者的共识形成和实施能力提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广泛应用,其本质就是在事实和知识两方面的信息方面为课程实施者,尤其是教师,提供了全方面的现代化支持。
智能数字技术为系统深化课程改革赋能的方式是加速育人信息的交互,因此关键的举措在于开发信息采集、整合和交互的新型基础设施,包括各类应用、工具和平台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从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六个方面描绘了未来教育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蓝图,为高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实提供了学情获取与分析、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组织管理以及教育内容供应等各方面的支持,为提高课程改革中教研、教学、评价等各项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这也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响应新质生产力对于劳动力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受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反哺,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系统深化落实与教育强国、科教兴国战略之间密切的关联。
六、把系统治理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保障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孤立的教育系统内部变革,而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近年来,事关课程改革价值、愿景、方向的重要政策文件往往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或者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的公共事业进行全局统筹和综合治理。这表明,系统深化课程改革不仅要把握教育系统内部的系统性,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课程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把治理现代化作为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石。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课程实施与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主张国家主导对课程进行系统治理。课程改革的落实因此关系到政府、教育界和其他参与者的共同参与,系统性成为改革的当代特征。经合组织(OECD)提出了基于改革系统性特征的“实施完整度”的理论框架,包括一致清晰的愿景、相关者的协同参与、全面系统的实施策略[3],这与我国深化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强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作为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明确了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规划、教学管理各个方面对各级实施主体提出具体要求,体现了实施的系统性和关系性。
推进课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全面保障。课程育人方式变革如同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课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在水面之下,要从制度和能力两个维度支持课程改革的深化落实。课程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表现为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规范。我国课程改革已经从总体规划走向了具体规划各类课程深化落实的阶段。课程治理能力现代化表现为基于不同实施主体的权责提升其履行改革职能的能力,直接体现在区县、学校等不同主体在落实改革中的治理能力上。考虑到当前改革的系统性特征,还要进一步提升不同实施者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把课程的共治建立在参与者的共同发展之上。
把握治理现代化的国情特征,不仅为系统深化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更为其注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课程改革的中国特色要彰显在人的发展质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把培养时代新人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转化到各级各类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当中。其次,课程改革的中国特色要彰显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特征,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保障制度上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教育质量提升,把高质量建立在优质均衡的基础上。最后,课程改革的中国特色彰显在课程改革的话语体系建设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道路和文化自信的课程改革话语体系,有助于总结中国过去几十年来课程改革取得的瞩目成就,服务于课程改革的系统深化战略决策,在全球化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中发出中国声音。
(作者郝志军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邵容与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人民教育》2024年第22期
作者:郝志军 邵容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