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末马克思主义原理真题题库

摘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阶级性

答案:A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C

3.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A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阶级斗争

D.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答案:D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答案:A


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A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A

8.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C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科学性与革命性

B.新陈代谢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答案:D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CD

2.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原因在于( )

A.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B.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C.这是由党的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决定的

D.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答案:ABD

3.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说就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理论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AB

4.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ABCD


5.下列各项属于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的有

A.地理学的重大发现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生物进化论

答案:BCD

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包括

A.实事求是 B.辩证分析 C.阶级分析 D.历史分析

答案:ABCD

7.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B.1836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C.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1971年巴黎公社起义

答案:ABC

8.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A.科学性 B.阶级性 C.人民性 D.发展性

答案:ACD

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答案:B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D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答案:C

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论 B.二元论 C.诡辩论 D.不可知论

答案:D

5.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结构和功能 C.源泉和动力 D.形式和状态

答案:D

6.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D

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B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连续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顺序性 D.时间的重复性

答案:B

9.“绝对观念”派生世上万物,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A

10.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答案:D

1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答案:B

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答案:C

13.“因祸得福”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答案:A

14.“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截在里面的形式”这一观点属于

A.绝对主义的观点

B.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D

15.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B

16.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答案:D

17.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实践 B.运动 C.静止 D.空间和时间

答案:B

18.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二元论

答案:C

1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实物性 B.发展的规律性 C.内部的矛盾性 D.客观实在性

答案:D

20.运动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

答案:A

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 B.不可知论 C.辩证法 D.唯心主义

答案:D

2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唯心论的观点

答案:B

2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答案:B

2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式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答案:B

2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答案:D


来源:考试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