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师从催化大牛,首席研究科学家,新发Nature大子刊!

摘要:碱金属阳离子(AM+)具有高溶解度和离子电导率,使其成为水性电解质中的最佳成分。尽管传统观点认为AM+是化学惰性的,但电催化对AM+的强烈依赖性引发了关于其意外催化作用的争论,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5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经费预存选华算科技:年终重磅加码,高至30%预存增值

碱金属阳离子(AM+)具有高溶解度和离子电导率,使其成为水性电解质中的最佳成分。尽管传统观点认为AM+是化学惰性的,但电催化对AM+的强烈依赖性引发了关于其意外催化作用的争论,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

2024年12月20日,韩国浦项科技大学Chang Hyuck Choi副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Hyungjun Kim教授、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Hyung-Suk Oh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atalysis发表题为《Alkali metal cations act as homogeneous co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queous electrolytes》的研究论文,Sang Gu Ji、Minho M. Kim、Man Ho Han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Chang Hyuck Choi副教授、Hyungjun Kim教授、Hyung-Suk Oh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Chang Hyuck Choi,浦项科技大学副教授。2007年、2012年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2016年在马克斯·普朗克铁研究所继续接受博士后训练;2016年加入GIST;2022年加入浦项科技大学。

Chang Hyuck Choi副教授课题组的研究领域是1.对电催化的基本理解;2.新型电催化材料的发展;3.燃料电池和电解槽;4.有用产物的电化学合成;5.新分析技术的开发。

Hyungjun Kim,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教授。2004年获得KAIST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9年以高级研究员加入KAIST,2023年晋升为教授。

Hyungjun Kim教授的研究兴趣为理论与计算化学、多尺度材料模拟、计算电化学、能源材料和多相催化剂设计。

Hyung-Suk Oh,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首席研究科学家。2006年、2008年、2012年在延世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2017年在柏林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Peter Strasser 教授,2017年加入KIST,2021年晋升为首席研究科学家。

在这里,作者证明AM+可以与反应中间体偶联,并确定在水性条件下作为均相助催化剂的动力学,用于碳催化剂上的碱性氧还原反应。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揭示了带电电极上Na+的电子结构从水合状态发生的变化。

原位拉曼光谱进一步确定,这种变化是由于水不稳定的NaO2的形成而导致,NaO2是OOH−生产中的关键中间体。

结合理论计算,这一发现阐明了AM+在水环境中违反直觉的助催化作用,强调了改进界面设计原理以实现更好的电催化的迫切性。

图1:不同电解液中KB的氧还原反应(ORR)极化曲线

图2: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研究和提出的ORR机制

图3:基于Marcus理论的阳离子耦合电子转移(ET)到O2的模型

图4:原位NEXAFS和拉曼光谱学研究

综上,这篇论文研究了碱金属阳离子(AM+)在水溶液电解质中作为均相共催化剂在碱性氧还原反应(ORR)中的作用,发现AM+能够与反应中间体耦合并决定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AM+并非化学上惰性,而是通过与反应中间体形成复合物积极参与调节反应动力学,这一发现对于设计更高效的电催化剂界面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不仅挑战了传统上认为AM+在水溶液中化学惰性的观点,而且为电催化界面设计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开发高性能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和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Ji, S.G., Kim, M.M., Han, M.H. et al. Alkali metal cations act as homogeneous co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queous electrolytes. Nat. Cata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4-01241-1.

【做计算 找华算】

我们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我们的理论计算服务,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来源:华算科技

相关推荐